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上古三代文章    P 36


作者:夏商周
頁數:36 / 72
類別:白話散文

 

上古三代文章

作者:夏商周
第36,共72。
秦欲攻齊,恐天下救之,則以齊委於天下,曰:「齊王四與寡人約,四欺寡人,必率天下以攻寡人者三。有齊無秦,無齊有秦,必伐之,必亡之!」已得宜陽、少曲,致藺、石,因以破齊為天下罪。秦欲攻魏,重楚,則以,南陽委於楚,曰:「寡人固與韓且絶矣!殘均陵,塞黽阝隘,苟利於楚,寡人如自有之。」魏棄與國而合於秦,因以塞黽阝隘為楚罪。

兵困於林中,重燕、趙,以膠東委於燕,以濟西委於趙。趙得講於魏,至公子延,因犀首屬行而攻趙。兵傷於離石,《史記》作譙石,遇敗於馬陵,而重魏,則以葉、蔡委於魏。已得講於趙,則劫魏,魏不為割。



  
困則使太后、穰侯為和,羸則兼欺舅與母。適燕者曰:「以膠東」。適趙者曰:「以濟西」。適魏者曰:「以葉、蔡」。

適楚者曰:「以塞黽阝隘。」適齊者曰:「以宋。」此必令其言如循環,用兵如刺蜚綉,母不能制,舅不能約。龍賈之戰,岸門之戰,封陸之戰,高商之戰,趙莊之戰,秦之所殺三晉之民數百萬。

今其生者,皆死秦之孤也。西河之外、上雒之地、三川,晉國之禍,三晉之半。秦禍如此其大,而燕、趙之秦者,皆以爭事秦說其主,此臣之所大患。(《戰國策》三十:秦召燕王,燕王欲往,蘇代約燕王,燕昭王不行。

又見《史記·蘇秦傳》)

○為齊陰遺穰侯書

臣聞往來者言曰:「秦將益趙甲四萬以伐齊。」臣竊必之弊邑之王曰:「秦王明而熟於計,穰侯智而習於事,必不益趙甲四萬以伐齊。」是何也?夫三晉之相與也,秦之深讎也。百相背也,百相欺也,不為不信,不為無行。

今破齊以肥趙,趙,秦之深讎,不利於秦,此一也。秦之謀者必曰:「破齊弊晉、楚,而後制晉、楚之勝。」夫齊,罷國也,以天下攻齊,如以千鈞之弩決潰癰也,必死,安能弊晉、楚?此二也。秦少出兵,則晉、楚不信也;多出兵,則晉、楚為制於秦,齊恐,不走秦,必走晉、楚,此三也。

秦割齊以啖晉、楚,晉、楚案之以兵,秦反受敵,此四也。是晉、楚以秦謀齊,以齊謀秦也。何晉、楚之智,而秦齊之愚?此五也。故得安邑以善事之,亦必無患矣。

秦有安邑,韓氏必無上黨矣。取天下之腸胃,與出兵而懼其不反也,孰利?臣故曰:秦王明而熟於計,穰侯智而習於事,必不益趙甲四萬以伐齊矣。(《史記·穰侯傳》,又《戰國策》四,《穰侯傳》十餘字稍有脫誤。)



  
☆蘇厲

厲,代弟,為齊王臣。

○為齊遺趙三書

臣聞古之賢君,其德行非佈於海內也,教順非洽於民人也,祭祀時享非數常于鬼神也,甘露降,時雨至,年谷豐熟,民不疾疫,眾人善之,然而賢主圖之。今足下之賢行功力,非數加於秦也;怨毒積怒,非素深於齊也。秦趙與國,以強徵兵於韓,秦誠愛趙乎?其實憎齊乎?物之甚者,賢主察之。秦非愛趙而憎齊也,欲亡韓而吞二周,故以齊啖天下。

恐事之不合,故出兵以劫魏、趙。恐天下畏已也,故出質以為信。恐天下亟反也,故徵兵於韓以威之。聲以德與國,而實伐空韓,臣以秦計為必出於此。

夫物固有勢異而患同者,楚久伐而中山亡。今齊久伐而韓必亡,破齊,王與六國分其利也。亡韓,秦獨擅之。收二周,西取祭器,秦獨私之。

賦田計功,王之獲利孰與秦多?說士之計曰:「韓亡三川,魏亡晉國,市朝未變而禍已及矣。」燕盡齊之北地,去沙丘、鉅鹿斂三百里,韓之上黨去邯鄲百里,燕、秦謀王之河山,間三百里而通矣。秦之上郡近挺關,至於榆中者千五百里,秦以三郡攻王之上黨,羊腸之西,句注之南,非王有已。逾句注斬常山而守之,三百里而通於燕,代馬胡犬不東下,崑山之玉不出,此三寶者亦非王有已。

王久伐齊,從強秦攻韓,其禍必至於此。願王熟慮之。且齊之所以伐者,以事王也。天下屬行,以謀王也。

燕秦之約成而兵出有日矣。五國三分王之地,齊倍五國之約而殉王之患,西兵以禁強秦,秦廢帝請服,反高平、根柔。(徐廣曰:「根柔,一作蕓柔,一作平柔)於魏,反■分、(徐廣曰一作王公。)先俞於趙。

齊之事王,宜為上佼,而今乃抵罪,臣恐天下後事王者之不敢自必也。願王孰計之也。今王毋與天下攻齊,天下必以王為義。齊抱社稷而厚事王,天下必盡重王義。

王以天下善秦,秦暴,王以天下禁之,是一世之名寵制於王也。(《史記·趙世家》:“趙與韓魏秦共擊齊,齊王敗走,燕獨深入取臨。十六年,秦復與趙數擊齊,齊人患之,蘇厲為齊遺趙王書,於是趙乃輟秦不擊齊。」案《戰國策》十八作蘇秦,彼篇多誤,當以《史記》為正)

☆淳于髡

髡,齊人,梁惠王欲以卿相待之,謝去。齊以為列大夫。

○十酒說

羅襦排門,翠笄窺牖。(《禦覽》七百十八引齊淳于髡《十酒說》)

☆魯仲連

仲連,齊人。邯鄲圍解,趙勝田單欲封之,皆不受,逃隱海上,莫知所終。有《魯連子》五卷。(案《漢志》儒家《魯仲連子》十四篇,《隋志》《意林》《舊唐志》皆五,卷《新唐志》一卷,《宋志》五卷,已後不著錄。



○遺燕將書

吾聞之,智者不倍時而棄利,勇士不怯死而滅名,忠臣不先身而後君。今公行一朝之忿,不顧燕王之無臣,非忠也;殺身亡聊城,而威不信於齊,非勇也;功廢名滅,後世無稱,非知也。故知者不再計,勇士不怯死。今死生榮辱,尊卑貴賤,此其一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