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中國現代文學史    P 25


作者:網路
頁數:25 / 31
類別:文學史

 

中國現代文學史

作者:網路
第25,共31。
簡析《邊城》中的翠翠形象 翠翠是作者傾注「愛」與「美」的理想的藝術形象。翠翠來到人間,便是愛的天使與愛的精靈。她爺爺把她領大,一老一少相依為命。自然即長養她且教育她,為人天真活潑。她既是愛情的女兒,又是大自然的女兒。在她身上「天人合一」,她是美的精靈與化身。翠翠身上的「美」,是通過她的愛情故事逐步表現出來的:第一階段:翠翠愛情萌生階段。她在小鎮看龍舟初遇儺送,愛情的種子就萌芽了。第二階段:翠翠愛情的覺悟階段。兩年後又進城看龍舟,她的愛情意識已完全覺醒。第三階段:翠翠對愛情執着的階段。她在愛上儺送後,沒想到儺送的哥哥也愛上了她。出於對愛情的忠貞,她明確向爺爺表示拒絶。然而,她與儺送的愛情卻忽然受到嚴重挫折,儺送遠走他鄉、爺爺也死了使她一夜之間“長成大人“。最後,她像爺爺那樣守住擺渡的崗位,苦戀並等待着儺送的歸來,這些充分表現了翠翠性格堅強的一面。 在愛情挫折中翠翠的性格展現着柔中有剛的美。

簡析《邊城》中的老船伕形象 老船伕是「善」的化身,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1、他是「邊城」世界裡的公僕,五十年如一日的擺渡,把它看成是自己的天職,任勞任怨,從不計較個人得失。他質樸憨厚、狹義心腸,不僅拘收過客的錢財,而且還善待鄉親。2、老船伕的「善」,主要通過對外孫女翠翠的呵護、關愛充分地表現出來。他是一位慈祥、仁愛,為孫女可以付出一切的爺爺。最大的心願是翠翠能得到自由幸福的愛情。為此他遵循苗族婚戀習俗。他見天保對翠翠有意,便指出「馬路」和「出路」求愛的途徑,引來了天保家正式向他提親,未料翠翠卻把答應,好心辦壞事。在明白翠翠心裡有儺送之後,又為孫女與儺送的聯姻勞碌奔波,受到船總的冷遇,他怕翠翠的自尊受到傷害,不講實情,以至鬱悶離世。 作者對老船伕的刻畫是圍繞着翠翠的婚事種種,特意「放大」了去表現一個平凡老人充滿人情美、倫理美的寬大的胸襟,即一個純真、至善、完美的人性的生命個體。



  
分析沈從文《邊城》的藝術特色與風格


  

《邊城》在藝術表現方面具有鮮明、獨特的個性。1、作者擅長將人物的語言、行動描寫與心理描寫結合起來,以揭示人物的個性特徵和豐富的內心世界。如對翠翠的描寫,作者靜觀、揣摩少女在青春發育期性心理所表現的各種情態,通過粗線條的外部刻畫與細膩入微的心理描寫,從而把羞澀、溫柔的個性突現出來。2、小說結構寓嚴謹于疏放。全篇圍繞翠翠的愛情故事這一中心逐步展開,情節集中、單純;作品以儺送、天保兩人鍾情與翠翠為經線,以老船伕關心、撮合孫女的婚事為緯線,推動故事有節奏地向前發展。又以翠翠與儺送、天保的愛情糾葛為明綫,以王團總想儺送當女婿為暗線。經緯交織,明暗結合,將情節的單純性與複雜性完美結合。3、作者特意在故事的發展中穿插了對歌、提親、賽龍舟等苗族風俗的描寫。特別是關於端午節風俗的描寫,來展示邊城的自然環境、人文環境,既是「邊城」鄉土性的詩意揭示,又是撲朔迷離的詩意烘托。4、《邊城》的藝術風格,是一首抒情的詩,一曲浪漫主義的牧歌。 翠翠與儺送的愛情故事成為詩情的載體,抒情才是小說的「本事」與目的。作者敘事的筆端,傾瀉着、流動着作者對「愛」與「美」的詩性的謳歌與詠歎。作者還在藝術上追求詩意化的表現。以關於動作、對話的白描與韻味發掘翠翠內心豐富的「潛台詞」;情節結構方面,以經緯交織、明暗結合的手法,烘托內在的情緒節奏;在鄉土風俗描寫方面,將人物的活動置於一副副風俗風情畫面上,形成了詩情畫意的意境。 《邊城》的故事基本上建築在夢幻的基礎上。運用的是浪漫主義的創作方法,一半是「夢」,一半是理想的「現實」,並非對當時社會的寫真。人物與故事是當時社會真實的超脫與超越。作者在「邊城」世界裡有意識地消解了種種對立因素。作品的結尾採用了比較平和、並非絶望結局,結尾更與餘味裊裊的牧歌的情韻。

簡析《長河》的思想和藝術特點 《長河》是沈從文的一部長篇小說。思想:作品思想上的突出之點,是敢於對國民黨反動統治進行揭露與批判。1、作者嘲諷批判蔣介石提倡的所謂「新生活運動」。2、小說通過呂家坪保安隊長與滕長順一家的矛盾,揭露與批判國民黨地方勢力的罪惡。同時,作者還寫到苗民對國民黨地方罪惡勢力的反抗。藝術特色:《長河》依然寫人性美與風俗美,尤其對橘林秋色、農家摘果等鄉土風俗風情,寫得絢麗多彩,詩意盎然,頗具鄉土氣息。從人性美的表現看,滕長順和夭夭的身上,保留着《邊城》中老船伕與翠翠的影子,作者試圖通過這兩個人物,表現湘西的自古不變的「常」,即人性永恆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