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興,其先曹州人。 父郭公,少以日者術游定遠,言禍福輒中。 邑富人有瞽女無所歸,郭公乃娶之 ,家日益饒。 生三子,子興其仲出。 始生,郭公卜之吉。 及長,任俠,喜賓客。 會元政亂,子興散家資,椎牛釃酒,與壯士結納。 至正十二年春,集少年數千人,襲據濠州。 太祖往從之。 門者疑其諜,執以告子興。 子興奇太祖狀貌,解縛與語,收帳下。 為十夫長,數從戰有功。 子興喜,其次妻小張夫人亦指目太祖曰:「此異人也。 」乃妻以所撫馬公女,是為孝慈高皇后。 始,子興同起事者孫德崖等四人,與子興而五,各稱元帥不相下。 四人者粗而戇,日剽掠 ,子興意輕之。 四人不悅,合謀傾子興。 子興以是多家居不視事。 太祖乘閒說曰:「彼日益合,我益離,久之必為所制。 」子興不能從也。 元師破徐州,徐帥彭大、趙均用帥餘眾奔濠。 德崖等以其故盜魁有名,乃共推奉之,使居己上。 大有智數,子興與相厚而薄均用。 於是德崖等譖諸均用曰:「子興知有彭將軍耳 ,不知有將軍也。 」均用怒,乘間執子興,幽諸德崖家。 太祖自他部歸,大驚,急帥子興二子訴于大。 大曰:「吾在,孰敢魚肉而翁者!」與太祖偕詣德崖家,破械出子興,挾之歸。 元師圍濠州,乃釋故憾,共城守五閲月。 圍解,大、均用皆自稱王,而子興及德崖等為元帥如故。 未幾,大死,子早住領其眾。 均用專狠益甚,挾子興攻盱眙、泗州,將害之。 太祖已取滁,乃遣人說均用曰:「大王窮迫時,郭公開門延納,德至厚也。 大王不能報,反聽細人言圖之,自剪羽翼,失豪傑心,竊為大王不取。 且其部曲猶眾,殺之得無悔乎?」均用聞太祖兵甚盛,心憚之,太祖又使人賂其左右,子興用是得免,乃將其所部萬餘就太祖于滁。 子興為人梟悍善鬥,而性悻直少容。 方事急,輒從太祖謀議,親信如左右手。 事解,即信讒疏太祖。 太祖左右任事者悉召之去 ,稍奪太祖兵柄。 太祖事子興愈謹。 將士有所獻,孝慈皇后輒以貽子興妻。 子興至滁,欲據以自王。 太祖曰:「滁四面皆山,舟楫商旅不通,非可旦夕安者也。 」子興乃已。 及取和州,子興命太祖統諸將守其地。 德崖饑,就食和境,求駐軍城中,太祖納之。 有讒于子興者。 子興夜至和,太祖來謁,子興怒甚,不與語。 太祖曰:「德崖嘗困公,宜為備。 」子興默然。 德崖聞子興至,謀引去。 前營已發,德崖方留視後軍,而其軍與子興軍鬥,多死者。 子興執德崖,太祖亦為德崖軍所執。 子興聞之,大驚,立遣徐達往代太祖,縱德崖還。 德崖軍釋太祖,達亦脫歸。 子興憾德崖甚,將甘心焉,以太祖故強釋之,邑邑不樂。 未幾,發病卒,歸葬滁州。 子興三子。 長子前戰死,次天敘、天爵。 子興死,韓林兒檄天敘為都元帥,張天祐及太祖副之。 天祐,子興婦弟也。 太祖渡江 ,天敘、天祐引兵攻集慶,陳野先叛,俱被殺。 林兒復以天爵為中書右丞。 已而太祖為平章政事。 天爵失職怨望,久之謀不利於太祖,誅死,子興後遂絶。 有一女,小張夫人出者,事太祖為惠妃,生蜀、谷、代三王。 洪武三年追封子興為滁陽王,詔有司建廟,用中牢祀,復其鄰宥氏,世世守王墓。 十六年 ,太祖手書子興事蹟,命太常丞張來儀文其碑。 滁人郭老舍者,宣德中以滁陽王親,朝京師。 弘治中,有郭琥自言四世祖老舍,滁陽王第四子,予冠帶奉祀。 已,為宥氏所訐。 禮官言:「滁陽王祀典,太祖所定,曰無後,廟碑昭然,老舍非滁陽王子。 」奪奉祀。 韓林兒,欒城人,或言李氏子也。 其先世以白蓮會燒香惑眾,謫徙永年。 元末,林兒父山童鼓妖言 ,謂「天下當大亂,彌勒佛下生」。 河南、江、淮間愚民多信之。 潁州人劉福通與其黨杜遵道、羅文素、盛文鬱等復言「山童,宋徽宗八世孫,當主中國」。 乃殺白馬黑牛,誓告天地,謀起兵,以紅巾為號。 至正十一年五月,事覺,福通等遽入潁州反,而山童為吏所捕誅。 林兒與母楊氏逃武安山中。 福通據硃皋,破羅山、上蔡、真陽、確山,犯葉、舞陽,陷汝寧、光、息,眾至十餘萬,元兵不能禦。 時徐壽輝等起蘄、黃,布王三、孟海馬等起湘、漢,芝麻李起豐、沛,而郭子興亦據濠應之。 時皆謂之「紅軍」,亦稱「香軍」。 十五年二月,福通物色林兒,得諸碭山夾河;迎至亳,僭稱皇帝,又號小明王 ,建國曰宋,建元龍鳳。 拆鹿邑太清宮材,治宮闕于亳。 尊楊氏為皇太后,遵道、文鬱為丞相,福通、文素平章政事,劉六知樞密院事。 劉六者,福通弟也。 遵道寵用事。 福通嫉之,陰命甲士撾殺遵道,自為丞相,加太保,事權一歸福通。 既而元師大敗福通於太康,進圍亳,福通挾林兒走安豐。 未幾,兵復盛,遣其黨分道略地。 十七年,李武、崔德陷商州,遂破武關以圖關中,而毛貴陷膠、萊、益都、濱州,山東郡邑多下。 是年六月 ,福通帥眾攻汴梁,且分軍三道:關先生、破頭潘、馮長舅、沙劉二、王士誠趨晉、冀;白不信、大刀敖、李喜喜趨關中;毛貴出山東北犯。 勢鋭甚。 田豐者,元鎮守黃河義兵萬戶也,叛附福通,陷濟寧,尋敗走。 其秋,福通兵陷大名,遂自曹、濮陷衛輝。 白不信、大刀敖、李喜喜陷興元,遂入鳳翔,屢為察罕帖木兒、李思齊所破,走入蜀。 十八年,田豐復陷東平、濟寧、東昌、益都、廣平、順德。 毛貴亦數敗元兵,陷清、滄,據長蘆鎮,尋陷濟南;益引兵北 ,殺宣慰使董搏霄于南皮,陷薊州,犯漷州,略柳林以逼大都。 順帝征四方兵入衛,議欲遷都避其鋒,大臣諫乃止。 貴旋被元兵擊敗,還據濟南。 而福通出沒河南北,五月攻下汴梁,守將竹貞遁去,遂迎林兒都焉。 關先生、破頭潘等又分其軍為二,一出絳州,一出沁州。 逾太行,破遼、潞,遂陷冀寧;攻保定不克,陷完州,掠大同、興和塞外諸郡,至陷上都,毀諸宮殿,轉掠遼陽,抵高麗。 十九年陷遼陽,殺懿州路總管呂震。 順帝以上都宮闕盡廢,自此不復北巡。 李喜喜餘黨復陷寧夏,略靈武諸邊地。 是時承平久,川郡皆無守備。 長吏聞賊來,輒棄城遁,以故所至無不摧破。 然林兒本起盜賊,無大志 ,又聽命福通,徒擁虛名。 諸將在外者率不遵約束,所過焚劫,至啖老弱為糧,且皆福通故等夷,福通亦不能制。 兵雖盛,威令不行。 數攻下城邑,元兵亦數從其後復之,不能守。 惟毛貴稍有智略。 其破濟南也,立賓興院,選用元故官姬宗周等分守諸路。 又于萊州立屯田三百六十所,每屯相距三十里,造輓運大車百輛,凡官民田十取其二。 多所規畫,故得據山東者三年。 及察罕帖木兒數破賊,盡復關、隴,是年五月大發秦、晉之師會汴城下,屯杏花營,諸軍環城而壘。 林兒兵出戰輒敗,嬰城守百餘日,食將盡。 福通計無所出,挾林兒從百騎開東門遁還安豐,後宮官屬子女及符璽印章寶貨盡沒于察罕。 時毛貴已為其黨趙均用所殺,有續繼祖者,又殺均用,所部自相攻擊。 獨田豐據東平,勢稍強。 第3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明史 下》
第3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