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先生曾指出貨幣與其他各種動產的區別。 他說,其他各種動產是那麼容易消耗,以致由這等動產構成的財富不太可靠;今年富有這等動產的國家,即使毫無輸出,只要是奢侈浪費,明年就可能很缺少這等動產。 反之,貨幣卻是一個可靠的朋友,它雖然會由這個人轉給那個人,但若能使它不流出國外,就很不容易浪費消耗。 所以,在他看來,金銀乃是一國動產中最堅固最可靠的部分;他認為,由於這個緣故,增加此等金屬,應當是該國政治經濟的大目標。 另一些人卻以為,一國如能脫離全世界而存在,則國內流通的貨幣無論多少,都毫無關系。 借這種貨幣而流通的可消費物品,只會換取或多或少的貨幣;他們認為,這樣的國家實際上是富是貧,完全取決於此等可消費物品的豐饒或稀少。 但對於那些同外國發生聯系,而且有時不得不對外作戰,因而有必要在遠地維持海陸軍的國家,他們的看法卻又不同。 他們說,除了送出貨幣來支付給養,否則就無法在遠地維持海陸軍,但要送出貨幣,又非先在國內有許多貨幣不可。 所以,每個這樣的國家都必須盡力在和平時期累積金銀,一旦需要,才會有財力進行對外戰爭。 由於有這些通常流行的見解,歐洲各國都盡力研究在本國累積金銀的一切可能的方法,雖然沒有多大成效。 西班牙和葡萄牙是以此等金屬供給歐洲的主要礦山占有者,它們曾以最嚴厲的刑罰或苛重的關稅禁止金銀輸出。 往時,其他大多數歐洲國家似乎也都采用類似的禁止辦法作為它們政策的一部分。 在某些古代蘇格蘭議會法案里,我們會出乎意料地發現,亦曾以重刑禁止金銀輸出國外。 法蘭西和英格蘭古時候也曾采用同樣的政策。 當那些國家成為商業國時,商人們在許多場合總感到這種禁令非常不便。 他們以金銀為媒介,向外國購買他們所需要的物品,輸入本國或運往別國,比用任何其他商品為媒介,往往都更為有利。 因此他們反對這種禁令,認為它妨害貿易。 第29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國富論》
第29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