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把房子當資產的想法和那種認為錢越多就能買更大的房子或消費得更多的理財哲學就是形成今天債台高築的社會的基礎。 過多的支出把家庭拖入到債務和財務不確定性的漩渦之中,這種情形甚至發生在人們工作成績優秀和收入固定增長的時候,而這種高風險的生活正是由於缺乏財務知識教育所造成的。 90年代經濟不景氣,人們大量失業,就已經表明了中產階級的財務狀況是多麼脆弱。 公司養老金計劃突然被「401K計劃」所替代,社會保障體系明顯地陷入困境,不能再成為退休後的生活來源,恐慌在中產階級中產生。 而今天來看這倒是件好事,許多人意識到這個問題並開始購買共同基金,投資增長在很大程度上帶動了股市的漸漸復甦,並且越來越多的共同基金被創立以滿足中產階級的投資需要。 共同基金因其風險小而大受歡迎。 一般的基金購買人因為忙著去支付稅款和貸款、儲蓄孩子上大學的費用、償還信用卡等,根本無暇去研究如何投資,所以他們依賴於共同基金的管理專家來幫助他們投資。 而且,因為共同基金投資多個項目,使他們感到風險被「分散化」了。 這些受過教育的中產階級贊成基金管理人提出的『』風險分散「的說法,他們想安全運作,避開風險。 但真正的原因仍在於早年缺乏必要的財務知識教育,這也是普通中產階級被迫迴避風險的原因。 他們必須安全操作,因為他們的經濟地位虛弱:他們的資產負債表從未平衡過,承擔著大量債務而且沒有能夠產生收入的真實資產。 他們的收入來源只是工資,生活完全依賴於他們的僱主。 所以當名副其實的「關係一生的機會」來臨時,這些人無法抓住機會,他們必須保證安全,因為他們負擔著高額的稅和債務。 第6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窮爸爸富爸爸》
第6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