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家資本所能推動的生產性勞動量最大。 他的工人是生產性勞動者,他的牲畜也是生產性勞動者。 在農業上,自然也和人一起勞動;自然的勞動,雖無須代價,它的生產物卻和最昂貴的工人生產物一樣,有它的價值。 農業的最重要的任務,與其說是增加自然的產出力,無寧說是指引自然的產出力,使生產最有利於人類的植物,雖然它也增加自然的產出力。 長滿蓬蒿荊棘的田地可能生產的植物,常常不比耕作最好的葡萄園或穀田所能生產的少。 耕耘與其說是增益自然的產出力,無寧說是支配自然的產出力。 人工以外,尚有大部分工作,非賴自然力不可。 所以,農業上雇用的工人與牲畜,不僅象制造業工人一樣,再生產他們消費掉的價值(或者說,再生產雇用他們的資本)及資本家的利潤,而且生產更大的價值。 他們除了再生產農業家的資本及利潤外,通常還要再生產地主的地租。 這種地租,可只說是地主借給農業家使用的自然力的產物。 地租的大小取決於想象上的自然力的大小,換言之,取決於想象上的土地的自然產出力或土地的改進產出力的大小。 減除了一切人的勞作之後,所餘的便是自然的勞作。 它在全生產物中,很少占四分之一以下,很常占三分之一以上。 用在制造業上的任何同量的生產性勞動,都不能引出這樣大的再生產。 在制造業上,自然沒做什麼,人做了一切;再生產的大小,總是和導致再生產的生產因素的力量的大小成比例。 所以,和投在制造業上的等量資本比較,投在農業上的資本,不僅推動較大的生產性勞動量,而且,按照它所雇用的生產性勞動的量來說,它對一國土地和勞動的年產物所增加的價值,對國內居民的真實財富與收入所增加的價值,都大得多。 在各種資本用途中,農業投資最有利於社會。 投在農業上和零售業上的資本,總是留在本社會內。 它們的使用,有一定地點,在農業,是農場;在零售業,是商店。 而且,它們的所有者,大都是本社會內的居民。 當然,有時也有例外。 批發商人的資本,卻似乎不固定或停留在什麼地方,而且也沒有必要固定或停留在什麼地方。 因為要賤買貴賣,他們的資本往往周遊各地。 第25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國富論》
第25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