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場 論有時提供有時不提供地租的土地生產物 在各種土地生產物中,似乎只有人類食物是必然提供地租的;其他生產物,隨著不同情況,有時提供地租,有時不提供地租。 人類最需要的東西,除了食物,就是衣服及住宅。 在原始自然狀態下,土地在衣服及住宅材料方面所能供給的人數,比在食物方面所能供給的人數多得多。 但在進步狀態下,土地在前一方面所能供給的人數,有時卻比在後一方面所能供給的人數少,至少,就人們需要衣服住宅材料和願意支付代價這二方面說,是如此。 所以,在原始自然狀態下,衣服和住宅材料總是過剩,因而沒有多少價值,甚或完全沒有價值。 在進步狀態下,此等材料往往缺乏,其價值於是增大。 在前一場合,大部分衣住材料,由於無用被拋棄,而使用部分的價格,可以說只等於改造這些材料使其適於人用所花的勞動與費用。 因此,對於地主,自不能提供地租。 在後一場合,這些材料全被使用,而且往往求過於供。 於是,對於此等材料的任何部分,總有人願意以超過其產制和上市的費用的價格來購買。 所以,此等材料的價格,對地主總可提供若幹地租。 原始的衣服材料,乃是較大動物的皮。 所以,只那些動物的肉為主要食料的狩獵和牧畜民族,在獲取食料時,就獲得了他們自身穿不了的衣服。 如果沒有對外貿易,那末此等多餘材料,便看作無價值東西而被拋棄。 就未被歐洲人發現以前的北美狩獵民族說,情況大抵如此。 現在,他們以過剩的毛皮和歐洲人交換毛氈、火器和白蘭地酒,這樣就使他們的毛皮具有若幹價值。 我相信,在現在世界的通商狀態下,即使最不開化的民族,只要土地所有制業已確立,就在一定程度上有這種對外貿易,他們在國內土地生產但不能在國內加工或消費的衣服材料,在較富裕的鄰國中,找到那樣的銷路,以致此等材料的價格,抬高到超過其運輸費用。 於是,此等材料的價格,就給地主提供了若幹地租。 當蘇格蘭高地牲畜的大部分,在內部丘陵地帶消費的時候,獸皮成為輸出的最主要商品,換回其他物品,這樣就稍稍增加了高地土地的地租。 以前,英格蘭不能在本國加工或消費的羊毛,也在當時更富裕和更勤勞的弗蘭德人的國家里找到了銷路,其售價對羊毛產地也提供了若幹地租。 然而,在耕作狀態不比當時英格蘭及今日蘇格蘭高地更為進步,又無對外貿易的國家,衣服材料顯然是那麼過剩,以致有一大部分由於無用而被拋棄,那就不能給地主提供地租。 第12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國富論》
第1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