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運開拓了比陸運所開拓的廣大得多的市場,所以從來各種產業的分工改良,自然而然地都開始於沿海沿河一帶。 這種改良往往經過許久以後才慢慢普及到內地。 現在,以禦者二人馬八匹,駕廣輻四輪運貨車一輛,載重約四噸貨物,往返倫敦和愛丁堡間,計需六星期日程。 然而,由六人或八人駕駛船一艘,載重二百噸貨物,往返倫敦和利斯間,也只需同樣日程。 所以需一百人,四百匹馬和五十輛四輪運貨車搬運的貨物,可借水運之便,由六人或八人搬運。 而且,把二百噸貨物由倫敦運往愛丁堡,依最低陸運費計算,亦需負擔一百人三個星期的生活費和四百匹馬五十輛四輪運貨車的維持費,以及和維持費幾乎相等的消耗。 若由水運,所應負擔的,充其量也不過是六人至八人的生活費,載重二百噸貨船的消耗費,和較大的保險費,即水運保險費與陸運保險費之間的差額。 所以,假若在這兩都市間,除陸運外,沒有其他交通方法,那末除了那些重量不大而價格很高的貨物而外,便沒有什麼商品能由一地運至另一地了。 這樣,兩地間的商業,就只有現今的一小部分,而這兩地相互間對產業發展提供的刺激,也只有現今的一小部分。 假使世界上只有陸運,則各僻遠地區間的商業,一定會無法進行。 有什麼貨物,負擔得起由倫敦至加爾各答的陸上運費呢,即使有這種貨物,又有什麼輸送方法能使貨物安然通過介在兩地間的許多野蠻民族的領土呢,然而,現今這兩個都市,相互進行大規模的貿易,相互提供市場,並對彼此的產業發展,相互給與很大的鼓勵。 由於水運有這麼大的便利,所以工藝和產業的改良,都自然發初在水運便利的地方。 這種改良總要隔許久以後才能普及到內地。 由於與河海隔離,內地在長期間內,只能在鄰近地方,而不能在其他地方,銷售其大部分生產物。 所只,它的貨品銷量,在長時間內,必定和鄰近地方的財富與人口成比例。 結果,它的改良進步總落在鄰近地方的後面。 我國殖民北美所開發的大種植園,都沿著海岸和河岸,很少擴展到離此很遠的地區。 第1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國富論》
第1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