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離去後,老夫人便召來小少將君,細問道:「我聽人說有此等事,可否是真?為何不詳訴於我?」小少將君甚覺難堪,但終於將前因後果詳說與她。 又告知了今晨大將來信之意與公主內心隱衷。 末了又道:「大將僅是將隱藏多年的情捷與公主訴說而已。 他自是謹小慎微,天剛破曉,便歸去了。 不知世人作何說法。 」她只當是某侍女秘告于老夫人,並未料到是法師所說,老夫人聞此,不覺悲從心起,默默流淚不止。 小少將君睹此,很是難過。 懊悔地想:「我不該實告于她!如此病重之人,真是雪上加霜啊!」便安慰道:‘她們是隔簾相晤的呢!老夫人道:「無論如何,如此輕率冒失地與男人會面,實是不該。 即便是清清白白的,但那些法師,多嘴的童侍,背後不知又要怎樣加減言語?她身側之人均不辨事之輕重....」話未說完,已是悲痛欲絶,哽咽難言。 她原來期望公主做個氣節高尚的皇女,如今卻結了塵緣,流傳浮薄之名。 病中聞知,怎不令她傷心落淚呢? 老夫人噙着淚對小少將君說道:「我時下精神稍好,然亦不想走動。 許久未見公主,去喚她過來吧!」小少將君忙迴轉公主房中告道:「老夫人那邊有請呢!」公主也甚想見母親,便梳理了一番被淚沾濕的額發,換掉掙破了的單衫。 然又不肯即刻過去。 她暗想:「侍女們不知對昨夜之事作何想法。 母親仍全然不知,日後倘隱約聞曉此事,定責怪於我,叫我有何顏面于世?」於是便躺下對小少將君道:「我好生心傷啊!但求就此而死,反落得一身乾淨。 」說時,其腳氣病發作,便叫小少將君按摩了一回。 此病每逢她心惰煩亂,憂愁悲傷之時便發作。 小少將君說道:「老夫人已約略聞知昨夜之事。 今日,她問我甚詳。 無奈,只得據實相告,又說了些撫慰她的話。 若問及公主,便照我這般相答吧!」但她未曾將老夫人傷心情形告訴公主。 公主聽後,覺得果如其所料,甚是悲哀。 她一語不發,對枕垂淚。 自嫁與柏木以來,時常惹得母親憂慮。 如今又添煩惱,便覺此身實無意趣。 她料想夕霧不會就此罷休,定會前來糾纏不止,而外間定也是排聞流傳。 她前思後慮,心緒更為煩亂,況又無法辨別自己清白,今後惡名傳下去,任人譏議,又是何等羞愧!雖未曾失身於他,尚可聊以自慰,然自己千金之軀,怎可如此輕率與他相晤?實是不該。 公主自傷命運賽劣,心中更生無限辛酸。 待得傍晚,老夫人又遣人傳話,並令人打通了兩廂室之間儲藏室的門,以作通道。 老夫人雖身染重病,但作為更衣,她也只得依照宮禮恭迎身份高貴的皇女。 老夫人言道:「此屋內齷齪,邀你過來,實乃不便。 但因幾口不見,如隔三秋,故特別想念於你。 況人世無常,今世為母女,下世卻未必能再相廝守。 即或仍作母女,忘卻了前生之事,卻也枉然。 如此一想,我倆母女之緣實是短暫,過分親見相愛,思來反而令人難過啊!」話畢長吁而泣。 公主也百感交集,久久凝視母親,一語不發老夫人很是憐惜她,毫不詢問昨夜之事。 不覺天色微暗,侍女們點上燈,送上老夫人親手調製的晚餐,然公主並不想吃。 倒是她見老夫人病勢減輕,也略覺欣慰了些。 恰值此時夕霧又遣使送信來。 侍女不知內情,送將進來,道:「大將有信,給小少將君。 」公主不由又揣惴不安起來。 小少將君接了信。 老夫人詢問道:「是什麼信呢片原來老夫人確信女兒已失身于大將,正待他今夜重來。 見有信到,便料想他不會來了,心中頗為不悅。 她說道:“理應答覆此信方好。 否則,便不成體統了。 世人是很難聽你辯解的。 你雖自信清白無事,然又有誰會相信你呢?倒不如似無前一般,若無其事與他通信。 置之不理,顯得高傲自大,也有傷情面。 」說完,便要看信。 小少將君甚感為難,但只得呈與老夫人。 只見信中寫道:“昨夜拜謁,公主雖待我冷酷平淡,反令我愈發誠心,倍加眷念了。 泉水清清流山澗,溪流濁濁出山原。 若欲保守清白名,縱成淺薄卻枉然。 其它種種甚多,老夫人不能盡閲。 此信態度甚是曖昧,語氣似頗多得意,今夜又淡然不再造訪。 老夫人看信後頗為不悅。 她反覆尋思道:「昔日棺木對公主愛情淺淡,頗使人傷心。 但表面上仍十分尊重公主,也聊可慰心,尚令人不稱心呢,而大將態度如此輕浮,更如何是好!若被太政大臣家人聞曉,不知又該作何想法。 」又想道:「我權且試探其;心意,看他會出何言!」便不顧心情悲抑,拭去眼淚,勉力振作,執筆代復大將。 所書筆致婉曲怪異,好似鳥跡。 信中書道:“老身病情深重,公主親來安慰。 此間,接閲來信,苦勸公主復答,怎奈其心情抑鬱煩亂,不能提筆作復。 老身只得代為回覆。 野畔生長女蘿花,名州勝出佳秀人。 何故匆匆探花者,一夜留宿野山郊?僅僅寥寥數語。 將信兩端封好,擲于室外。 立即側臥躺下,只覺心中痛苦難當。 侍女們料想定是鬼魂一時大意,暫未作祟,現下又行侵撓之故。 於是驚慌失措,騷亂不安起來。 幾位正在祈禱的法師就又開始大聲誦唸經文。 眾侍女奉請公主回房,但她自哀薄命多苦,寧願隨母同去,仍一直在旁侍候。 第10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源氏物語》
第10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