孜長於宮禁中,內外頗涉疑似,言者請罷孜兵柄,乃出為寧遠軍節度使、知潞州,徙陳州。 仁宗以其無他,復召為馬軍副都指揮使。 御史中丞韓絳又言:「孜不當典兵,而宰相富弼薦引之,請黜弼。 」弼引咎求罷政事。 諫官御史皆言進擬不自弼。 絳家居待罪,曰:「不敢復稱御史矣。 」坐此謫知蔡州。 而孜尋以罪罷,知曹州。 卒,贈太尉,謚勤惠。 孜初名茂實,避英宗舊名,改「孜」雲。 許懷德,字師古,開封祥符人。 父均,磁州團練使。 懷德長六尺餘,善騎射擊刺。 少以父任為東西班殿侍,累擢至殿前指揮使、左班都虞候。 元昊寇邊,選為儀州刺史、鄜延路兵馬鈐轄,遷副總管。 夏人三萬騎圍承平砦,懷德時在城中,率勁兵千餘人突圍,破之。 夏人復陣,有出陣前據鞍嫚罵者,懷德引弓一發而踣,敵乃去。 屠金明縣,復進圍延州。 懷德遽還,夜遣裨將以步騎千餘人,出不意擊之,斬首二百級,遂解延州。 遷鳳州團練使,專領延州東路茭村一帶公事。 徙秦鳳路,未行,坐夏人破塞門砦不赴援,降寧州刺史。 頃之,擢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陵州團練使、本路副都總管。 遷康州防禦使,又坐當出討賊逗留不進,所部兵夫棄隨軍芻糧,更赦,徙秦鳳路副都總管,改捧日、天武四廂。 又以賊侵掠屬羌,亡十餘帳,徙永興軍,又徙高陽關、並代路,歷殿前都虞候、遂州觀察使、侍衛親軍馬軍副都指揮使、武信軍節度觀察留後、殿前副都指揮使、寧遠軍節度使。 會從妹亡,無子,懷德欲冒有其田,事覺,罷管軍,知亳州,徙徐州。 歲余,復為殿前副都指揮使。 祀明堂,進都指揮使,更保寧、建雄二節度。 年八十猶生子,筋力過人。 在宿衛十四年,數乞身,帝不許。 懷德曰:「臣年過矣,倘為御史所彈,且不得善罷。 」即詔為減數歲。 卒,贈侍中,謚榮毅。 懷德自初擢守邊,連以畏懦被謫,已而與功臣併進典軍,及坐請託得罪,去而復還。 時遭承平,保寵終祿。 故事,節度使移鎮加恩,皆別上表再辭,每降批答,遣內侍賫賜,必有所遺。 懷德以祫享加恩,既又移鎮,乃共為一表以辭。 翰林學士歐陽修劾其慢朝命,詔以修章示之,懷德謝罪而已,不復別進表。 其鄙吝如此。 李允則,字垂範,濟州團練使謙溥子也。 少以材略聞,蔭補衙內指揮使,改左班殿直。 太平興國七年,幽薊還師,始置榷場于靜戎軍,允則典其事。 還,使河東路決繫囚,原治逋欠。 又使荊湖察官吏,與轉運使檢視錢帛、器甲、刑獄,遂擢閣門祗候。 浚治京師諸河,創水門,鄭州水磑。 西川賊劉旰平,上官正議修城未決,命允則與王承衎、閻承翰往視。 還,言西川以無城難守,宜如正議。 又言兵分則緩急不為用,請亻並屯要害,以便饋餉。 高溪州蠻田彥伊入寇,遣詣辰州,與轉運使張素、荊南劉昌言計事。 允則以蠻徼不足加兵,悉招輯之。 累遷供備庫副使、知潭州。 將行,真宗謂曰:「朕在南衙,畢士安嘗道卿家世,今以湖南屬卿。 」初,馬氏暴斂,州人出絹,謂之地稅。 潘美定湖南,計屋輸絹,謂之屋稅。 營田戶給牛,歲輸米四斛,牛死猶輸,謂之枯骨稅。 民輸茶,初以九斤為一大斤,後益至三十五斤。 允則請除三稅,茶以十三斤半為定製,民皆便之。 湖湘多山田,可以藝粟,而民惰不耕。 乃下令月所給馬芻,皆輸本色,繇是山田悉墾。 湖南饑,欲發官廩先賑而後奏,轉運使執不可,允則曰:「須報逾月,則饑者無及矣。 」明年薦饑,復欲先賑,轉運使又執不可,允則請以家資為質,乃得發廩賤糶。 因募饑民堪役者隷軍籍,得萬人。 轉運使請發所募兵禦邵州蠻,允則曰:「今蠻不攪,無名益戍,是長邊患也。 且兵皆新募,饑瘠未任出戍。 」乃奏罷之。 陳堯叟安撫湖南,民列允則治狀請留,堯叟以聞。 召還,連對三日,帝曰:「畢士安不謬知人者。 」 遷洛苑副使、知滄州。 允則巡視州境,浚浮陽湖,葺營壘,官舍間穿井。 未幾,契丹來攻,老幼皆入保而水不乏,斫冰代炮,契丹遂解去。 真宗復召謂曰:「頃有言卿浚井葺屋為勞民者,及契丹至,始見善為備也。 」轉西上閣門副使、鎮定高陽三路行營兵馬都監,押大陣東面。 請對,自陳武藝非所長,不可以當邊劇。 帝曰:「卿為我運籌策,不必當矢石也。 」賜白金二千兩,副以幃幄、什器,凡下諸路宣敕,必先屬允則省而後行。 及王超敗,人心震搖,允則勸超衰絰向師哭,以解眾忿。 真宗知允則始屢趣超進兵,手詔褒厲。 契丹通好,徙知瀛州,上言:「朝廷已許契丹和議,但擇邊將,謹誓約,有言和好非利者,請一切斥去。 」真宗曰:「茲朕意也。 」遷西上閣門副使。 何承矩為河北緣邊安撫、提點榷場,及承矩疾,詔自擇代,乃請允則知雄州。 初,禁榷場通異物,而邏者得所易珉玉帶。 允則曰:「此以我無用易彼有用也,縱不治。 」遷東上閣門使、獎州刺史。 河北既罷兵,允則治城壘不輟,契丹主曰;「南朝尚修城備,得無違誓約乎?」其相張儉曰;「李雄州為安撫使,其人長者,不足疑。 」既而有詔詰之,允則奏曰:「初通好不即完治,恐他日頽圮因此廢守,邊患不可測也。 」帝以為然。 城北舊有徹城,允則欲合大城為一。 先建東嶽祠,出黃金百兩為供器,道以鼓吹,居人爭獻金銀。 久之,密自徹去,聲言盜自北至,遂下令捕盜,三移文北界,乃興版築,揚言以護祠。 而卒就關城浚壕,起月堤,自此徹城之人,悉內城中。 始,州民多以草覆屋,允則取材木西山,大為倉廩營舍。 始教民陶瓦甓,標裡閈,置廊市、邸舍、水磑。 城上悉累甓,下環以溝塹,蒔麻植榆柳。 廣閻承翰所修屯田,架石橋,構亭榭,列堤道,以通安肅、廣信、順安軍。 歲修禊事,召界河戰棹為競渡,縱北人遊觀,潛寓水戰。 州北舊多設陷馬坑,城上起樓為斥堠,望十里;自罷兵,人莫敢登。 允則曰:「南北既講和矣,安用此為?」命徹樓夷坑,為諸軍蔬圃,浚井疏洫,列畦隴,築短垣,縱橫其中,植以荊棘,而其地益阻隘。 因治坊巷,徙浮圖北原上,州民旦夕登望三十里,下令安撫司,所治境有隙地悉種榆,久之榆滿塞下。 顧謂僚佐曰:「此步兵之地,不利騎戰,豈獨資屋材耶?」 上元舊不燃燈,允則結綵山,聚優樂,使民夜縱游。 明日,偵知北酋欲間入城中觀,允則與同僚伺郊外。 果有紫衣人至,遂與俱入傳舍,不交一言,出奴女羅侍左右,劇飲而罷。 且置其所乘騾廡下,使遁去,即幽州統軍也。 後數日,為契丹所誅。 嘗宴軍中,而甲仗庫火。 允則作樂行酒不輟,副使請救,不答。 少頃火熄,命悉瘞所焚物,密遣吏持檄瀛州,以茗籠運器甲。 不浹旬,兵數已完,人無知者。 樞密院請劾不救火狀,真宗曰:「允則必有謂,姑詰之。 」對曰:「兵械所藏,儆火甚嚴,方宴而焚,必奸人所為。 舍宴而救,事或不測。 」 第43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史 中》
第43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