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創造優質優價的名牌效應。 為了企業的產品或服務與市場上同類產品或服務拉開差距,作為一種價格策略,可以利用提價營造名牌形象。 充分利用顧客“一分價錢、一分貨”的心理,使其產生高價優質的心理定勢。 創造優質效應,從而提高企業及產品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2、降價的原因 降低價格則往往在下述情形下采用。 (1)應付來自競爭者的價格競爭壓力。 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反擊直接競爭者價格競爭見效最快的手段就是“反價格戰”,即制定比競爭者的價格更有競爭力的價格。 (2)調低價格以擴大市場占有率。 在企業營銷組合的其它各個方面保持較高質量的前提下,定價比競爭者低的話,能給企業帶來更大的市場份額。 對於那些仍存在較大的生產經營潛力,調低價格可以刺激需求,進而擴大產銷量,降低成本水平的企業,價格下調更是一種較為理想的選擇。 (3)市場需求不振。 在宏觀經濟不景氣或行業性需求不旺時,價格下調是許多企業借以渡過難關的重要手段。 比如,當企業的產品銷售不暢,而又需要籌集資金進行某項新產品開發時,可以通過對一些需求價格彈性大的產品予以大幅度降價,從而增加銷售額以滿足企業回籠資金的目的。 (4)根據產品壽命周期階段的變化進行調整。 這種做法也被稱為階段價格策略。 在從產品進入市場到被市場所淘汰的整個壽命周期過程中的不同階段,產品生產和銷售的成本不同,消費者對產品的接受程度不同,市場競爭狀況也有很大不同。 階段價格策略強調根據壽命周期階段特征的不同,及時調整價格。 例如,相對於產品導入期時較高的價格,在其進入成長期後期和成熟期後,市場競爭不斷加劇,生產成本也有所下降,下調價格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大幅度增進銷售,從而在價格和生產規模之間形成良形循環,為企業獲取更多的市場份額奠定基礎。 第34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柯特勒行銷管理》
第34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