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春,幽州劉仁恭率軍十萬寇魏州,屠貝郡。 從周自邢台馳入魏州,燕軍突上水關,攻館陶門。 從周與賀德倫率五百騎出戰,謂門者曰:「前有敵,不可返顧!」命闔其門。 從周等極力死戰,大敗燕人,擒都將薛突厥、王郃郎等。 翼日,破其八寨,追擊至臨清,劉仁恭走滄州,從周授宣義軍行軍司馬。 五月,並人討李罕之於潞州,太祖以丁會代罕之,令從周馳入上黨。 七月,並人陷澤州,太祖召從周,令賀德倫守潞州,德倫等尋棄城而歸。 三年四月,領軍討滄州,先攻德州,下之。 及進攻浮陽,幽州劉仁恭大舉來援。 時都監蔣元暉謂諸將曰:「吾王命我護軍,志在攻取,今燕帥來赴,不可迎戰,當縱其入壁,聚食囷廩,力屈糧盡,必可取也。 」從周對曰:「兵在機,機在上將,非督護所言也。 」乃令張存敬、氏叔琮守其寨。 從周逆戰于乾寧軍老鴉堤,大破燕軍,斬首三萬,獲將佐馬慎交已下百餘人,奪馬三千匹。 八月,並人攻邢、洺,從太祖破之。 從周追襲至青山口,斬首五千級,獲其將王郃郎、楊師悅等,得馬千匹,表授檢校太保,兼徐州兩使留後,尋為兗州節度使。 天復元年三月,與氏叔琮討太原,從周以兗、鄆之眾,自土門路入,與諸軍會于晉陽城下,以糧運不給,班師。 頃之,從周染疾,會青州將劉鄩陷兗州,太祖命討之,遂力疾臨戎。 三年十一月,鄩舉城降,以功授檢校太傅。 太祖以從周抱疾既久,命康懷英代之,授左金吾上將軍,以風恙不任朝謁,改右衛上將軍致仕。 養疾偃師縣亳邑鄉之別墅。 頃之,授太子太師,依前致仕。 末帝即位,制授潞州節度使,令坐食其俸,加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師、兼侍中,封陳留郡王,累食邑至七千戶,命近臣賚旌節就別墅以賜之。 貞明初,卒於家。 冊贈太尉。 謝彥章,許州人。 幼事從周為養父,從周憐其敏慧,教以兵法,常以千錢于大盤中,布其行陣偏伍之狀,示以出沒進退之節,彥章盡得其訣。 及壯,事太祖為騎將。 末帝嗣位,用為兩京馬軍都軍使,累與晉軍接戰有功,尋領河陽節度使。 及從周卒,臨喪行服,躬預葬事,時人義之。 彥章後為許州節度使、檢校太傅。 貞明四年冬,滑州節度使賀瑰為北面招討使,彥章為排陣使,同領大軍,駐於行台寨,與晉人對壘。 彥章時領騎軍與之挑戰,晉人或望我軍行陣整肅,則相謂曰:「必兩京太傅在此也。 」不敢以名呼,其為敵人所憚如此。 是時咸謂賀瑰能將步軍,彥章能領騎士,既名聲相軋,故瑰心忌之。 一日,與瑰同設伏于郊外,瑰指一方地謂彥章曰:「此地岡阜隆起,中央坦夷,好列柵之所。 」尋而晉人舍之,故瑰疑彥章與晉人通;又瑰欲速戰,彥章欲持重以老敵人,瑰益疑之。 會為行營馬步都虞候朱珪所誣,瑰遂與珪邦協謀,因享士伏甲以殺彥章及濮州刺史孟審澄、別將侯溫裕等於軍,以謀叛聞。 晉王聞之,喜曰:「彼將帥如是,亡無日矣。 」 審澄、溫裕亦善將騎軍,然所領不過三千騎;多而益辦,惟彥章有焉。 將略之外,好優禮儒士。 與晉人對壘于河上,恆褒衣博帶,動皆由禮,或臨敵禦眾,則肅然有上將之威。 每敦陣整旅,左旋右抽,雖風馳雨驟,亦無以喻其迅捷也,故當時騎士咸樂為用。 及其遇害,人皆惜之。 胡真,江陵人也。 體貌洪壯,長七尺,善騎射,少為縣吏。 及在巢寇中,寇推為名將,隨巢涉淮、浙,陷許、洛,入長安。 及太祖以眾歸唐,真時為元從都將,《通鑒》云:溫見巢兵勢日蹙,知其將亡,親將胡真、謝瞳勸溫歸國。 從至梁苑,表授檢校刑部尚書,頻從破巢、蔡于陳、鄭間。 尋以奇兵襲取滑州,乃署為滑州節度留後,復表為鄭滑節度使、檢校右仆射。 數年,征為右金吾衛大將軍,俄拜寧遠軍節度使、容州刺史、檢校太保。 卒贈太傅。 張歸霸,字正臣,清河人。 祖進言,陽谷令。 父實,亦有宦緒。 少倜儻,好兵術。 唐乾符中,寇盜蜂起,歸霸率昆弟三人棄家投黃巢,頗以勇略聞。 巢陷長安,遂署為左番功臣。 中和中,巢領徒走宛丘。 時太祖在汴,奉詔南討,巢黨日窘,歸霸昆仲與葛從周、李讜等相率來降,尋補宣武軍劇職。 光啟二年,與蔡將張存戰于盧氏。 三年夏,又與蔡將盧瑭戰于雙丘,復與秦宗賢戰于萬勝,皆敗而殲之。 翼日,宗權遣將張郅來寇,列寨于赤堈。 一日,出騎將較勝,歸霸為飛戈所中。 即拔馬卻逸,控弦一發,賊洞頸而墜,遂兼騎而還。 太祖時于高丘下瞰,備見其狀,面加賞激,厚以金帛及所獲馬錫之。 又嘗被命以控弦之士五百人伏于壕內,太祖統數百騎稍逼其寨,蔡人果以鋭士摩壘來追,歸霸發伏兵,掩殺千餘人,奪馬數十匹,尋奏授檢校左散騎常侍。 其後從太祖伐鄆,副李唐賓渡淮,咸著奇績。 文德初,大軍臨蔡州,賊將蕭顥來斫寨,歸霸于徐懷玉各以所領兵自東南二扉分出,合勢殺賊,蔡人大敗。 及太祖振眾離營,寇塵已息。 太祖召至,賞之曰:「昔耿弇不俟光武擊張步,言不以賊遺君父,弇之功,爾其二焉。 」大順中,郭紹賓拔曹州,歸霸率兵數千守之。 俄而朱瑾統大軍自至,歸霸與丁會逆擊之於金鄉,瑾大敗,擒賊將宗江等七十餘人,曹州以寧。 明年,破濮州,生擒刺史邵儒。 又佐葛從周與晉軍戰于洹水,生獲克用愛子落落。 復與燕人戰于內黃,殺仁恭兵三萬餘眾。 戎績超特,居諸將之右,累官至檢校左仆射。 光化二年,權知邢州事。 明年春,李嗣昭以蕃漢五萬來寇,歸霸堅壁設備,晉軍不敢顧其城,遂移軍攻洺州,陷焉。 時太祖在滑,頗慮邢之失守。 及葛從周復洺,嗣昭北遁,歸霸出兵襲之,殺二萬餘眾。 捷至,賞錫殊等,旋以功奏加檢校司空。 天祐初,遷萊州刺史,秩滿授左衛上將軍,又除曹州刺史。 其秋,加檢校司徒,副劉知俊禦邠、鳳之寇,敗之。 太祖受禪,拜右龍虎統軍,改左驍衛上將軍,充河陽諸軍都指揮使。 明年夏六月,就除河陽節度使、檢校太保,尋加同平章事。 二年秋七月,卒於位。 詔贈太傅。 梁末帝德妃張氏,即歸霸女也。 末帝嗣位,以歸霸子漢鼎、漢傑併為近職。 漢鼎早亡,漢傑貞明中為控鶴指揮使,領兵討惠王于陳州,擒之。 當貞明、龍德之際,漢傑昆仲分掌權要,籓鎮除拜多出其門,段凝因之遂竊兵柄。 及莊宗入汴,漢傑與兄漢倫、弟漢融同日伏誅于汴橋下。 第3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舊五代史》
第3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