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兩旁擠滿了過路人,窗口擠滿了好奇的人。 在劇院立柱廊周圍的大平台上,沿著邊擠滿了觀眾。 除了觀看化裝戴假面具的人外,還要看這狂歡節所特有的、象隆桑那樣的車隊,這些形形式式的車輛,如出租馬車、市民馬車、帶篷大車、皮篷式兩輪小車、單馬有篷雙輪車,它們順序前進,按警章嚴格要求,一輛緊跟一輛,好象在鐵軌上行駛一般。 在這車隊中的任何人,他既是觀眾又在演出。 警察把這兩條平行的、朝相反方向前進的絡繹不絶的車輛控制在林蔭大道的兩側,不讓這兩條河一樣的車流發生任何故障,一條往下游去,一條往上游去,一條走向昂坦大街,一條走向聖安東尼郊區。 那些帶有徽章的法國貴族院議員和公使的車輛可以在大路中央自由來往。 有些精彩而歡快的車隊,特別是肥牛①車也有這種特權。 在巴黎的狂歡中,英國人也揮着他的馬鞭,西麥勛爵坐著遊覽馬車招搖過市,這車被起了一個下等人的綽號。 ①肥牛(BoeufGras),狂歡節中盛飾遊行的肥牛,表示吃葷的最後一日。 保安警察沿著這兩列車隊跑來跑去,好象看羊的群狗,車隊裡有規規矩矩的私人轎式馬車,擠滿了姨婆和老祖母,在車門口站立着容光煥發的化了裝的兒童,七歲的男小丑,六歲的女小所扮的滑稽角色的尊嚴,態度莊重,猶如官員。 車隊不時會在某處發生阻塞,路側兩列車隊中的一列就得停下來一直等到疙瘩解開;一輛礙事的車子足以使整個隊伍癱瘓,後來又繼續前進。 婚禮的車隊是在走向巴士底的行列裡,沿著大道的右邊。 走到白菜橋街附近時,停了一下。 几乎同時,對面,往馬德蘭教堂去的那一列車隊也停下來了,就在這地方有着一輛載有戴假面具的人的車。 這種車輛,或者說得更確切一點,這些滿載戴假面具的人的貨車,巴黎人是很熟悉的。 如果它們在某個狂歡節或封齋節的中期不出現,人們就會覺得出了事,就會說:「裡面肯定有名堂,大概內閣要換人了吧!」一大堆卡桑德①、阿勒甘②、高隆比娜③,高出行人的頭,在車中顛簸着,奇形怪狀的人物應有盡有,從土耳其人到野人,扶着侯爵夫人的大力士,能使拉伯雷塞住耳朵的滿口粗話的女人,同樣的情況罵街的潑婦們也會使阿里史托芬垂下眼帘,麻絲做的假髮,桃紅色的汗衫,衣着講究的人戴的帽子,扮鬼臉人的眼鏡,雅諾④那種會引來蝴蝶的三角帽,衝著行人的怪叫,兩拳支在大胯上,姿態大膽放肆,袒着雙肩,戴着假面具,真是極其厚顏無恥;這是一夥放任不覊的亂糟糟的角色被一個戴着花冠的馬車伕帶著遊逛,這種車就是這樣的一個集體。 希臘需要特斯畢斯⑤的四輪載貨馬車,法國需要瓦代⑥的出租馬車。 ①卡桑德(Cassandre),意大利喜劇中的老頭,總是被周圍的人所欺騙。 。 ②阿勒甘(Arlequin),意大利喜劇中之人物,身穿各色三角形布頭拼湊成的衣服,頭戴黑色面具。 ③高隆比娜(Colombine),意大利喜劇中聰明伶俐的侍女。 ④雅諾(Janot),滑稽丑角。 ⑤特斯畢斯(Thespis),希臘悲劇始祖,乘車巡迴演出,以馬車作為戲台。 ⑥瓦代(Vadé,1720-1757),法國滑稽歌曲作家、戲劇家。 一切都可以被滑稽地模仿,甚至連模仿的東西也要被模仿。 農神節,這個古代美的模仿,由於不斷誇張擴大,後來發展成為狂歡節。 酒神節,從前的巴克科斯①頭戴葡萄藤,沐浴在日光裡,露出絶妙的半裸的身體和大理石的雙乳,今天卻很憔悴,穿著北方襤褸的濕衣,最後變成了狂歡節戴面具的人。 化裝車輛這一傳統起源於最古的王朝時代,路易十一的開支中就曾撥給宮中法官「圖爾城鑄的二十蘇作三輛化裝競賽馬車在街頭活動」的費用,今天這群喧閙的人一般是由老式的雙輪馬車運載的,他們擠在車子的頂層,或者這群活躍的人是由一輛官辦的敞篷四輪馬車拖着。 六人坐的馬車載着二十人。 有的坐在位子上,有的坐在可摺疊的加座上,有的坐在車篷側面和轅木上。 他們甚至騎在馬車的燈籠上。 有站着的,臥着的,坐著的,蹲着的,掛着腿的,婦女則坐在男子的膝上。 在蠕動的人頭上很遠就能看到象金字塔那樣的一堆狂人。 這些滿載的車輛,在嘈雜的人群中如同一座歡騰的高山,出現了科萊②、巴那爾③和畢龍④,滿口黑話更加強了氣氛,他們向群眾噴出一大串褻瀆的粗話。 這輛馬車因載人過多,顯得無比龐大,有着一種勝利的神情。 前面人聲喧嚷,後面一片混亂。 人們在車裡怒吼、吊嗓、亂叫、發怒,高興得前俯後仰;歡樂在咆哮,諷刺噴出火焰,輕鬆愉快象帝王一樣統治着。 兩個乾癟的女人演着一台劇情發展已到頂點的滑稽戲,這是歡笑的勝利車。 ①巴克科斯(Bacchus),酒神。 ②科萊(Collé,1709-1783),法國民謡戲劇作家。 ③巴那爾(Banard,1674-1765),法國民謡戲劇作家。 ④畢龍(Piron,1689-1773),法國詩人及歌謡作家。 這厚顏無恥的笑不是爽朗的笑,的確這種笑是可疑的。 這種笑有一項任務,它負責向巴黎人證實狂歡節的來臨。 這些下流的車輛,它們使人感到一種莫名其妙的黑暗,會引起哲學家的深思。 其中有屬於執政者方面的,從那裡可以接觸到官方和公娼的神秘相似之處。 第48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悲慘世界》
第48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