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三司推勘吳湘獄,謹具逐人罪狀如後:揚州都虞候盧行立、劉群,于會昌二年一月十四日,于阿顏家吃酒,與阿顏母阿焦同坐,群自擬收阿顏為妻,妄稱監軍使處分,要阿顏進奉,不得嫁人,兼擅令人監守。 其阿焦遂與江都縣尉吳湘密約,嫁阿顏與湘。 劉群與押軍牙官李克勛即時遮欄不得,乃令江都百姓論湘取受,節度使李紳追湘下獄,計臓處死。 具獄奏聞。 朝廷疑其冤,差御史崔元藻往揚州按問,據湘雖有取受,罪不至死。 李德裕黨附李紳,乃貶元藻嶺南,取淮南元申文案,斷湘處死。 今據三司使追崔元藻及淮南元推判官魏鉶並關連人款狀,淮南都虞候劉群、元推判官魏鉶、典孫貞高利錢倚黃嵩、江都縣典沈頒陳宰、節度押牙白沙鎮遏使傅義、左都虞候盧行立、天長縣令張弘思、曲張洙清陳回、右廂子巡李行璠、典臣金弘舉、送吳湘妻女至澧州取受錢物人潘宰、前揚府錄事參軍李公佐、元推官元壽吳珙翁恭、太子少保分司李德裕、西川節度使李回、桂管觀察使鄭亞等,伏候敕旨。 其月,敕: 李回、鄭亞、元壽、魏鉶已從別敕處分。 李紳起此冤訴,本由不真,今既身歿,無以加刑。 粗塞眾情,量行削奪,宜追奪三任官告,送刑部注毀。 其子孫稽于經義,罰不及嗣,並釋放。 李德裕先朝委以重權,不務絶其黨庇,致使冤苦,直到于今,職爾之由,能無恨嘆!昨以李威所訴,已經遠貶。 俯全事體,特為從寬,宜準去年敕令處分。 張弘思、李公佐卑吏守官,制不由己,不能守正,曲附權臣,各削兩任官。 崔元藻曾受無辜之貶,合從洗雪之條,委中書門下商量處分。 李恪詳驗款狀,蠹害最深,以其多時,須議減等,委京兆府決脊杖十五,配流天德。 李克勛欲收阿顏,決杖二十,配流硤州。 劉群據其款狀,合議痛刑,曾效職官,不欲決脊,決臀杖五十,配流岳州。 其盧行立及諸典吏,委三司使量罪科放訖聞奏。 三月己酉,兵部侍郎、判度支周墀本官平章事。 以禮部尚書、鹽鐵轉運使馬植本官同平章事。 日本國王子入朝貢方物。 王子善棋,帝令侍詔顧師言與之對手。 五月己未,日有蝕之。 六月己丑,太皇太后郭氏崩,謚懿安,憲宗妃,穆宗之母也。 戶部侍郎,兼御史大夫、判度支崔龜從奏:「應諸司場院官請卻官本錢後,或有欺隱欠負,征理須足,不得苟從恩蕩,以求放免。 今後凡隱盜欠負,請如官典犯臓例處分。 縱逢恩赦,不在免限。 」從之。 七月戊午,以前山南西道節度使高元裕為吏部尚書。 八月戊子,朝散大夫、中書舍人、充翰林學士、上柱國、平陰縣開國男、食實封三百戶賜紫金魚袋畢諴為刑部侍郎。 九月,敕:「比有無良之人,于街市投匿名文書,及于箭上或旗旛上縱為奸言,以亂國法。 此後所由切加捉搦,如獲此色,便仰焚瘞,不得上聞。 」十一月,兵部侍郎、判戶部事魏扶奏:「天下州府錢物、觔斗、文簿,並委錄事參軍專判,仍與長史通判,至交代時具數申奏。 如無懸欠,量與減選注擬。 」敕:「路隨等所修《憲宗實錄》舊本,卻仰施行。 其會昌新修者,仰併進納。 如有鈔錄得,敕到並納史館,不得輒留,委州府嚴加搜捕。 」以戶部侍郎、判度支崔龜從本官同平章事。 銀青光錄大夫、門下侍郎,兼禮部尚書、同平章事韋琮為太子詹事,分司東都。 三年春正月丙寅,涇原節度使康季榮奏,吐蕃宰相論恐熱以秦、原、安樂三州及石門等七關之兵民歸國。 詔太仆卿陸耽往喻旨,仍令靈武節度使硃叔明、邠寧節度使張君緒,各出本道兵馬應接其來。 以太常卿封敖檢校兵部尚書,為興元尹、山南西道節度使。 三月乙卯,敕待詔官宜令與刑法官、諫官次對。 銀青光祿大夫、中書侍郎、同平章事、監修國史、上柱國、汝南縣開國子、食邑五百戶周墀檢校刑部尚書、梓州刺史,充劍南東川節度使。 四月,以正議大夫、守中書侍郎、同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賜紫金魚袋馬植為太子賓客,分司東都;以正議大夫、守御史大夫、上柱國、博陵縣開國子、食邑五百戶、賜紫金袋崔鉉可中書侍郎、平章事;正議大夫、行兵部侍郎、判戶部事、上柱國、鉅鹿縣開國男、食邑五百戶、賜紫金魚袋魏扶可本官、平章事。 五月,幽州節度使、檢校司徒、平章事張仲武卒,三軍以其子直方知留後事。 六月癸未,五色雲見于京師。 敕:先經流貶罪人,不幸歿于貶所,有情非惡逆,任經刑部陳牒,許令歸葬,絶遠之處,仍量事官給棺櫝。 康季榮奏收原州、石門驛藏木峽制勝六盤石峽等六關訖。 邠寧張君緒奏,今月十三日暇復蕭關。 御史台奏,義成軍節度使韋讓于懷真坊侵街造屋九間,已令毀拆訖。 敕于蕭關置武州,改長樂為威州。 七月,三州七關軍人百姓,皆河、隴遺黎,數千人見于闕下。 上禦延喜門撫慰,令其解辮,賜之冠帶,共賜絹十五萬疋。 八月,鳳翔節度使李玭奏收復秦州,制曰: 自昔皇王之有國也,曷嘗不文以守成,武以集事,參諸二柄,歸乎大寧。 朕猥荷丕圖,思弘景運,憂勤庶政,四載于茲。 每念河、湟土疆,綿亙遐闊。 自天寶末,犬戎乘我多難,無力禦奸,遂縱腥膻,不遠京邑。 事更十葉,時近百年。 進士試能,靡不竭其長策;朝廷下議,皆亦聽其直詞。 盡以不生邊事為永圖,且守舊地為明理,荏苒於是,收復無由。 今者天地儲祥,祖宗垂佑,左衽輸款,邊壘連降,刷恥建功,所謀必克。 實樞衡妙算,將帥雄稜,副玄元不爭之文,絶漢武遠征之悔。 甌脫頓空于內地,斥堠全據于新封,莫大之休,指期而就。 第12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舊唐書 上》
第12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