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昭義節度劉悟,頃居海岱,嘗列爪牙。 屬師道阻兵,王師問罪,三面開綱,一境離心,乘此危機,遂能歸命。 憲宗嘉其誠款,授以南燕;穆宗待以腹心,委之上黨。 招致死士,固護一方,迨于未年,已虧臣節。 劉從諫生稟戾氣,幼習亂風。 因跋扈之資,以專封上;恃紀綱之力,以襲兵符。 暫展執圭之儀,終無上綬之請。 隙駒為喻,魏豹姑務于絶河;井蛙自居,孫述頗聞于恃險。 誘受戶命,妄作妖言,中罔朝廷,潛圖左道。 接壤戎帥,屢奏陰謀,顧髫齔之所矜,豈淵魚之是察。 洎乎沈痼,曾靡哀鳴,猶駐將盡之魂,恣行邪僻之志,罔或奮拔,自樹狡童。 中使授醫,莫睹其朝服;近臣銜命,不入于壘門。 逆節甚明,人神共棄。 其贈官及先所授官爵、並劉稹在身官爵,宜並削奪。 成德軍節度使王元逵、魏博節度使何弘敬,或姻連王室,或任重籓維,懇陳一至之誠,願揚九伐之命。 吳漢任職,受詔而初無辦嚴;卜式樸忠,未戰而義形于色。 況成德軍嘗以梟騎橫陳,首破硃滔。 戰氣方酣,再回魯陽之日;鼓音不息,三周不注之山。 魏博軍頃以大旆涉河,竟殲師道。 建十二郡之旗鼓,以列降人;削六十年之歷階,盡歸皇化。 士傳餘勇,軍有雄名,必能稟酇侯之指縱,成葛亮之心伐。 咨爾二帥,朕所注懷,元逵可本官充北面招討澤潞使,弘敬充東面招討澤潞使。 曩者列祖在籓,先天啟聖。 符瑞昭晰,彩繪煥于泗亭;鑾輅巡遊,金石刻於代邸。 實謂可封之俗,久為仁壽之鄉。 寇難以來,頗著誠節,必非同惡,咸許自新。 其昭義舊將士及百姓等,如保初心,並赦而不問。 如能扌舍逆效順,以州郡兵眾歸降者,必厚加封賞。 如能擒送劉稹者,別授土地,以報勛庸。 頃隨劉悟鄆州舊將校子孫,既有義心,宜思改悔。 如能感喻劉稹,束身歸朝,必當待之如初,特與洗雪。 爾等舊校,亦並酬勞。 仍委夷行、沔、王茂元各進兵同力攻討。 其諸道進軍,並不得焚燒廬舍,發掘墳墓,擒執百姓以為俘囚。 桑麻田苗,各許本戶為主。 罪止元惡,務拯生靈。 于戲!蕃維大臣,抗疏於外;髦俊舊老,昌言于朝。 戒朕以祖宗之法,不可私一族;弄賞之柄,新以正萬邦。 宜用甲兵,陳于原野。 雖朕以恩不聽,而群臣以義固爭,詢自僉謀,諒非獲已。 佈告中外,明體朕懷。 仍以徐泗節度使李彥佐為澤潞西南面招討使。 河陽節度使王茂元以本軍屯萬善。 彥佐制下後逾月未出師,朝廷疑其持重,乃以天德軍石雄為彥佐之副。 劉稹牙將李丕降,用為忻州刺史。 以陳許節度使王宰充澤潞南面招討使。 河陽節度使王茂元卒,贈司徒。 王宰代茂元總萬善之師。 十月,宰相監修國史李紳、兵部郎中史館修撰判館事鄭亞進重修《憲宗實錄》四十捲,頒賜有差。 晉絳行營副招討石雄奏收賊砦五。 以河東節度使劉沔檢校司空,兼滑州刺史、御史大夫,充義成軍節度、鄭滑濮觀察等使。 以荊南節度使、檢校右仆射、同平章事李石可檢校司空、平章事,兼太原尹、北都留守,充河東節度、管內觀察等使。 十一月,敕:「中外官員,過為繁冗,量宜減省,以便軍民。 宜令吏部條疏合減員數以聞。 」十二月,王宰奏收天井關。 榆社行營都將王逢奏兵少,乞濟師,詔太原軍二千人赴之。 初,劉沔破回鶻,留三千人戍橫水,至是,李石以太原無兵,抽橫水戍卒一千五百人以赴王逢。 是月二十八日,橫水軍至太原,請出軍優給。 舊例第一軍絹二疋,時劉沔交代後,軍庫無絹。 石以己絹益之。 方可人給一疋,便催上路。 軍人以歲將除,欲候過歲,期既速,軍情不悅。 都頭楊弁乘士卒流怨,激之為亂。 四年春正月乙酉朔,以澤潞用兵,罷元會。 其日,楊弁逐太原節度使李石。 敕:「齋月斷屠,出於釋氏,國家創業,猶近梁、隋、卿相大臣,或沿茲弊。 鼓刀者既獲厚利,糾察者潛受請求。 正月以萬物生植之初,宜斷三日。 列聖忌斷一日。 仍準開元二十二年敕,三元日各斷三日,餘月不禁。 」壬子,河東監軍使呂義忠收復太原,生擒楊弁,盡斬其亂卒,百僚稱賀。 二月甲寅朔。 丁巳,制河中晉、絳、慈、隰等州節度觀察等使、中散大夫、檢校左散騎常侍、河中尹、御史大夫、上柱國、博陵縣開國男、食邑三百戶崔元式可檢校禮部尚書,兼太原尹、北都留守,充河東節度觀察等使。 戊午夜,太白犯鎮星。 辛酉,太原送楊弁與其同惡五十四人來獻,斬于狗脊嶺。 三月,以晉絳副招討石雄為澤潞西面招討,以汾州刺史李丕為副。 以道士趙歸真為左右街道門教授先生。 時帝志學神仙,師歸真。 歸真乘寵,每對,排毀釋氏,言非中國之教,蠹耗生靈,盡宜除去,帝頗信之。 四月,王宰進軍攻澤州。 五月,以司農卿薛元賞為京兆尹。 六月,金紫光祿大夫、尚書右仆射、中書侍郎、同平事、判度支崔珙貶澧州刺史。 癸丑,敕:「諫官論事,所見不同,連狀署名,事同糾率。 此後凡論公事,各隨己見,不得連署姓名。 如有大政奏論,即可連署。 」制追削故左軍中尉仇士良先授官及贈官,其家財並籍沒。 士良死後,中人于其家得兵仗數千件,兼發士良宿罪故也。 敕責授官銀青光祿大夫、澧州刺史、上柱國、安平郡開國公、食邑二千永崔珙再貶恩州司馬員外置,以珙領鹽鐵時欠宋滑院鹽鐵九十萬貫。 帝令度支、鹽鐵、轉運合為一使。 七月,以淮南節度使、檢校司空杜忭守尚書右仆射、兼門下侍郎、同平章事,仍判度支,充鹽鐵轉運等使。 又制銀青光祿大夫、守尚書右仆射、兼門下侍郎、同平章事、監修國史、上柱國、趙郡開國公、食邑二千戶李紳可檢校司空、平章事、揚州大都督府長史、淮南節度副大使、知節度事。 吏部條奏中外合減官員一千一百一十四員。 王元逵奏邢州刺史裴問、別將高元武以城降。 洺州刺史王釗、磁州刺史安玉以城降何弘敬。 山東三州平。 潞州大將郭誼、張谷、陳揚廷遣人至王宰軍,請殺稹以自贖。 王宰以聞,乃詔石雄率軍七千入潞州,誼斬劉稹首以迎雄,澤、潞等五州平。 第12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舊唐書 上》
第1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