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甲子朔。 己巳,鎮州監軍宋惟澄奏:七月二十八日夜軍亂,節度使田弘正並家屬將佐三百餘口並遇害。 軍人推衙將王廷湊為留後。 辛未,以左金吾將軍楊元卿為涇州刺史,充四鎮北庭行軍、涇原節度使。 敕公卿大臣至中書議幽、鎮討伐之謀。 癸酉,王廷湊遣盜殺冀州刺史王進岌,據其郡。 乙亥,以前涇原節度使田布起複檢校工部尚書,兼魏州大都督府長史,充魏博節度使。 己卯,以深州刺史、本州團練使牛元翼充深冀節度使。 辛巳夜,太白近軒轅左角。 冀州刺史吳暐潛為幽州兵所逐。 瀛州兵亂,囚觀察使盧士玫。 瀛州尋為幽州兵所據。 乙丑,以河東節度裴度充幽、鎮兩道招撫使。 庚寅,以建州刺史李景儉為諫議大夫。 壬辰夜,太白近太微西垣。 癸巳,鎮州出兵圍深州。 九月甲午朔。 丁酉,廢興州鳴水縣。 戊戌夜,太白近太微右執法。 壬寅,大雨震霆。 乙巳,相州兵亂,殺刺史邢楚。 丙午,令內常侍段文政監領鄭滑、河東、許三道兵,救援深州。 吐蕃請盟,許之。 辛亥夜,月近天關。 壬子,幽州賊掠易州淶水、遂城、滿城。 癸丑,以前魏博節度使李醖為太子少保。 癸酉,魏博節度使田布奏,出師五千赴貝州行營。 冬十月甲子朔。 丙寅,太中大夫、守刑部尚書、騎都尉王播可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依前充鹽鐵轉運使。 以河東節度使裴度充鎮州四面行營都招討使。 以左領軍衛大將軍杜叔良充深、冀諸道行營節度使。 戊辰,以深、冀節度使牛元翼為鎮州大都督府長史,充成德軍節度、鎮冀深趙等州節度使。 辛未,以中書舍人、知貢舉王起為禮部侍郎,兵部郎中楊嗣復為庫部郎中、知制誥。 壬申,以東都留守鄭絪為吏部尚書。 以吏部尚書李絳檢校右仆射,判東都尚書省事、東都留守、都畿防禦使。 以工部尚書丁公著檢校左散騎常侍,兼越州刺史、御史中丞,充浙東觀察使。 乙亥,沂州刺史王智興為武寧軍節度副使。 丁丑,裴度奏,自將兵取故關路進討。 硃克融兵寇蔚州。 戊寅,王廷湊兵寇貝州。 易州刺史柳公濟奏于白石嶺破燕軍三千。 滄州烏重胤奏,于饒陽破賊。 工部尚書韋貫之卒。 壬午,以尚書主客郎中、知制誥白居易為中書舍人。 河東節度使裴度三上章,論翰林學士元稹與中官知樞密魏弘簡交通,傾亂朝政。 以稹為工部侍郎,罷學士。 弘簡為弓箭庫使。 甲申,以京兆尹、御史大夫柳公綽為吏部侍郎。 丙戌,以深冀行營節度使杜叔良為滄州刺史、橫海軍節度使,以代烏重胤;授重胤檢校司徒、興元尹,充山南西道節度使。 時上急於誅賊,杜叔良出征日面辭,奏云:「臣必旦夕破賊。 」重胤善將知兵,以賊勢未可卒平,用兵稍緩,故有是拜。 丁亥,前浙東觀察使薛戎卒。 戊子,魏博田布奏,自率全師進討。 太子少保李醖卒。 己丑,以戶部侍郎、判度支崔為工部尚書、判度支。 以山南西道節度使崔從為尚書左丞;以秘書監許季同為華州刺史,充潼關防禦、鎮國軍使。 辛卯,昭義劉悟奏,自將兵次臨城。 十一月甲午朔,裴度奏破賊于會星鎮。 硃克融兵大寇定州,節度使陳楚出師拒戰,破賊二萬。 乙巳,徐州崔群奏,遣節度副使王智興率師赴行營。 戊申,以司農卿裴武為鎮州行營供軍使。 戊午,上禦宣政殿,試制科舉人。 辛酉,淄青牙將馬延崟謀逆,節度使薛平覺其謀而誅之。 詔中書舍人白居易、繕部郎中陳岵、考功員外郎賈餗同考制策。 十二月甲子朔。 丙寅,以前容管經略使留後嚴公素為容州刺史、容管經略使。 丁卯,貶諫議大夫李景儉為楚州刺史。 庚午,杜叔良之軍與賊戰于博野,為賊所敗,七千人陷賊,叔良僅免。 乙亥,敕諸道除上供外,留州留使錢內每貫割二百文以助軍用,賊平後仍舊。 定州陳楚破硃克融賊二萬于望都。 戊寅,以鳳翔節度使李光顏為忠武軍節度使,代李遜,仍兼深、冀行營節度。 以李遜為鳳翔節度使。 貶員外郎獨孤朗韶州刺史,起居舍人溫造朗州刺史,司勛員外郎李肇澧州刺史,刑部員外郎王鎰郢州刺史,坐與李景儉于史館同飲,景儉乘醉見宰相謾罵故也。 兵部郎中知制誥馮宿、庫部郎中知制誥楊嗣復各罰一季俸料,亦坐與景儉同飲,然先起,不貶官。 辛巳,李光顏赴鎮,百僚餞于章敬寺。 上禦通化門臨送,賜玉帶名馬。 仍敕神策副使楊承和充深、冀行營都監押。 壬午,出內庫錢五萬貫以助軍。 乙酉,以幽州都知兵馬使硃克融檢校左散騎常侍,充幽州盧龍軍節度使,其拘囚張弘靖、殺害府僚之罪,一切釋放。 時朝議以克融能保全弘靖,王廷湊殺害弘正,可赦燕而誅趙,故有是詔。 是歲,天下戶計二百三十七萬五千八百五,口一千五百七十六萬二千四百三十二,元不進戶軍州不在此內。 二年春正月癸巳朔,以用兵罷元會。 乙未,以夔州刺史王承弁為安南都護、本管經略招討使。 丁酉,硃克融陷滄州弓高縣,賊攻下博,兼邀餉道車六百乘而去。 庚子,魏博兵自潰于南宮縣。 戊申,魏博牙將史憲誠奪師,田佈伏劍而卒。 己酉,以魏博中軍先鋒兵馬使史憲誠檢校工部尚書,兼魏州大都督府長史魏博節度使。 是日,大風霾。 庚戌,以德州刺史王日簡為滄州刺史,充橫海軍節度、滄德棣觀察等使,以代叔良。 壬子,貶叔良為歸州刺史,以獻計誅幽鎮無功,而兵敗喪所持旌節也。 甲寅,以工部尚書、判度支崔倰檢校禮部尚書,兼鳳翔尹,充鳳翔隴節度使。 以鴻臚卿、兼御史大夫張平叔判度支。 復以弓高縣為景州。 青州奏海凍二百里。 乙卯,以前鳳翔節度使李遜為刑部尚書。 己未,刑部尚書李遜卒。 庚子,以兗、沂、密觀察使曹華為節度使;以天德軍防禦使李進誠兼靈州刺史,充朔方、靈、鹽定遠城等州節度使;以晉州刺史李岵為豐州刺史,充天德軍、豐州、東西受降城都防禦使。 內出繒帛八萬匹以助軍。 權停嶺南、黔中今年選補。 第9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舊唐書 上》
第9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