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甲午,振武軍使張光晟殺領蕃回紇首領突董統等千人,收駝馬千餘、繒錦十萬匹。 乃征光晟歸朝,以彭令芳代之。 乙未,河中晉、絳觀察使杜亞為睦州刺史。 丁未 ,加硃泚中書令,余官使並如故。 以舒王謨為涇原節度大使,尚書右丞孟皞為涇州刺史、知留後。 東僰烏蠻守來朝貢。 丁巳,遙尊上母沈氏曰皇太后。 戊午,以吏部尚書顏真卿為太子少師,依前禮儀使。 改封嗣舒王藻為嗣郢王。 九月戊辰,判度支韓洄奏請于商州紅崖冶洛源監置十爐鑄錢。 江淮七監每鑄一千費二千文,請皆罷,從之。 己卯,雷。 冬十月甲午,貶尚書左丞薛邕為連山尉,坐臓也。 乙巳,太子少傅、昌化郡王白孝德卒。 庚寅,以睦王述為奉迎皇太后使 ,工部尚書喬琳為副。 十一月辛酉朔,朝集使及貢使見于宣政殿,兵興已來,四方州府不上計、內外不朝會者二十有五年,至此始複舊制。 州府朝集者一百七十三人,詔每令分番二人待詔。 乙丑,贈敬暉等五王官,又贈張九齡司徒,鐘紹京太子太傅。 戊寅,諸王有官者初令出閣就班。 又出嫁岳陽等一十縣主,皆在諸王院久而未適人者,上悉命以禮出降。 十二月辛卯,韋倫使回,與吐蕃宰相論欽明思等五十五人同至,獻方物,修好也。 丁酉,令詳定國初以來將相功臣房玄齡等一百八十七人,據功績分為三等。 是歲,戶部計帳,戶總三百八萬五千七十有六,賦入一千三百五萬六千七十貫,鹽利不在此限。 二年春正月庚申朔。 戊辰,成德軍節度、恆定等州觀察使、司空、兼太子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恆州刺史、隴西郡王李寶臣卒。 丙子,以汴宋滑亳陳潁泗節度觀察使、檢校帶領部尚書、同平章事李勉為永平軍節度、汴滑陳等州觀察等使;以兵部尚書、東都留守路嗣恭為鄭汝陝河陽三城節度、東畿觀察等使;以宋州刺史劉洽為宋亳潁節度使。 以鄭州隷永平軍。 自去年十月無雪,至甲申方雨雪。 丁亥,檢校戶部尚書張獻恭為東都留守。 以河南尹趙惠伯為河中尹、河中晉絳慈顯都防禦觀察使 ,以前鄭州刺史于頎為河南尹。 二月乙未,以御史中丞盧杞為御史大夫、京畿觀察使,以桂管觀察使李昌巙為江陵尹、兼御史大夫、荊南節度等使。 以前荊南節度使庾準為左丞。 甲辰,以容州刺史盧岳為桂州防禦觀察使。 乙巳,以門下侍郎楊炎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以御史大夫盧杞為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丙午,以宋亳節度為宣武軍。 丁未,以御史中丞袁高為京畿觀察使。 乙卯,振武軍亂,殺其帥彭令芳、監軍劉惠光。 三月庚申朔,築汴州城。 初,大曆中李正己有淄、青、齊、海、登、萊、沂、密、德、棣、曹、濮、徐、兗、鄆十五州之地,李寶臣有恆、定、易、趙、深、冀、滄七州之地,田承嗣有魏、博、相、衛、洺、貝、澶七州之地 ,梁崇義有襄、鄧、均、房、復、郢六州之地,各聚兵數萬。 始因叛亂得位,雖朝廷寵待加恩,心猶疑貳,皆連衡盤結以自固。 朝廷增一城,浚一池,便飛語有辭,而諸盜完城繕甲,略無寧日。 至是田悅初稟命,劉文喜殄除,群凶震懼。 又奏計者還,都無賜與,既歸,皆構怨言。 先是汴州以城隘不容眾,請廣之。 至是築城,正己、田悅移兵于境為備,故詔分汴、宋、滑為三節度,移京西防秋兵九萬二千人以鎮關東。 又于郾城置溵州。 辛巳,以汾州刺史王翃為振武軍使、東中二受降城鎮北綏銀麟勝等州留後。 以萬年令崔漢衡為殿中少監,使吐蕃。 夏四月己酉朔,省沔州。 庚寅,襄州梁崇義兼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己亥,省燕州、順化州。 乙卯,並平琴州為黨州。 丁巳 ,貶禮部侍郎于召桂州刺史,御史中丞袁高韶州長史。 五月丙寅,以軍興十一而稅。 己巳,以淮寧軍節度使李希烈充漢南北諸道都知兵馬招撫處置等使,封南平王。 庚寅,以浙江西道為鎮海軍。 加蘇州刺史韓滉檢校禮部尚書、潤州刺史,充鎮海軍節度使、浙江東西道觀察等使。 以御史中丞一員為理匭使,諫議大夫一員知匭使;給事中、中書舍人為監考使。 辛丑,尚父、中書令、汾旭郡王郭子儀薨。 丙午,以檢校秘書少監鄭叔則為御史中丞、東都畿觀察使。 壬子,以懷鄭、河陽節度副使李芃為河陽三城、懷州節度使,仍割東畿五縣隷焉。 秋七月戊子朔,詔曰:「二庭四鎮,統任西夏五十七蕃、十姓部落,國朝以來,相奉率職。 自關、隴失守 ,東西阻絶,忠義之徒,泣血相守,慎固封略,奉遵禮教,皆侯伯守將交修共理之所致也。 伊西、北庭節度觀察使李元忠可北庭大都護,四鎮節度留後郭昕可安西大都護、四鎮節度觀察使。 」自河、隴陷虜,伊西、北庭為蕃戎所隔,間者李嗣業、荔非元禮、孫志直、馬璘輩皆遙領其節度使名。 初,李元忠、郭昕為伊西北庭留後,隔絶之後,不知存亡,至是遣使歷回紇諸蕃入奏,方知音信,上嘉之。 其伊西、北庭將士敘官,仍超七資。 庚申,以中書侍郎、平章事楊炎為左仆射,以前永平軍節度使張鎰為中書待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司空、淮陽郡王侯希逸卒,丁丑,以河中尹關播為給事中,同州刺史李承為河中尹、晉絳都防禦觀察使。 辛巳,以邠寧節度使李懷光兼靈州大都督、單于鎮北大都護、朔方節度使。 以鄜坊、丹延觀察留後李建徽為坊州刺史、鄜坊丹延都團練觀察使。 壬午,以幽州隴右節度使、中書令硃泚為太尉。 田悅攻寇臨洺,守將張伾城守。 八月辛卯,平盧淄青節度觀察使、司徒、太子太保、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李正己卒。 庚戌,以中書舍人衛晏為御史中丞、京畿觀察使。 壬子,淮寧軍節度使李希烈攻襄陽,誅梁崇義 ,斬其同惡三十餘人。 九月辛酉,以易州刺史張孝忠為恆州刺史,充成德軍節度觀察使。 壬戌,加李希烈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癸亥,兵部尚書、翼國公路嗣恭卒。 甲子 ,以晉絳觀察使李承為襄州刺史、山南東道節度觀察等使。 戊辰,以杭州刺史元全柔為黔中經略招討觀察等使。 第6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舊唐書 上》
第6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