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信,字脩仁,廣川索盧人也。 家世貧寒,頗傳學業。 信常曰:「窮則變,變則通。 吾家世傳儒學,而未有通官,當由儒非世務也。 」遂感激,棄書從軍。 永熙末,除奉朝請。 從孝武帝入關,封東州子,趙平太守。 政尚寬和,權豪無犯。 山中老人會以酒饋之,信和顏接引,慇勤勞問,乃自出酒,以鐵鐺溫之,素木盤盛蕪青菹,唯此而已。 又以一鐺借老人,但執一杯,各自斟酌,申酬酢之意,謂老人曰:「吾至郡來,無人以一物見遺,今卿獨有此餉。 且食菜已久,欲為卿受一髆耳。 酒既自有,不能相費。 」老人大悅,再拜,擘進之。 酒盡方別。 及去官,居貧無食。 唯有一老牛,其兄子賣之,擬供薪米。 券契已訖,市法應知牛主住在所。 信適從外來,見買牛人,方知其賣也。 因告之曰:「此牛先來有病,小用便發,君不須也。 」杖其兄子二十。 買牛人嗟異良久,呼信曰:「孟公,但見與牛,未必須其力也。 」苦請不得,乃罷。 買牛者,周文帝帳下人,周文深嘆異焉。 未幾,舉為太子少師,後遷太子太傅,儒者榮之。 特加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散騎常侍。 辭老請退,周文不奪其志,賜車馬、几杖、衣服、床帳。 卒於家。 贈冀州刺史,謚曰戴。 子儒。 宗懍,字元懍,南陽涅陽人也。 八世祖孫,永嘉亂,討陳敏有功,封柴桑縣侯,除宜都郡守。 卒官。 子孫因居江陵。 父高之,梁山陰令。 懍少聰敏,好讀書,晝夜不倦,語輒引古事,鄉裡呼為「小兒學士」。 梁大同六年,舉秀才。 以不及二宮元會,例不對策。 及梁元帝鎮荊州,謂長史劉之遴曰:「貴鄉多士,為舉一有意少年。 」之遴以懍應命,即日引見,令兼記室。 嘗夕被召宿省,使制《龍川廟碑》,一夜便就。 詰朝呈上,梁元帝嘆美之。 後歷臨汝、建城、廣晉三縣令。 遭母憂去職,哭輒歐血,兩旬之內,絶而復甦者三。 每旦有君烏數千集於廬舍,候哭而來,哭止而去,時論以為孝感所致。 梁元帝即位,擢為尚書侍郎,封信安縣侯,累遷吏部尚書。 懍父高之先為南台書侍御史,犯憲。 懍願父釋罪,當終身菜食。 高之理雪,故懍菜食,鄉裡稱之。 在元帝府,府中多言其矯。 至是,大進魚肉,國子祭酒沛國劉珏讓之曰:「本知卿不忠,猶謂卿孝。 今日便是忠孝並無。 」懍不能對。 懍博學有才藻,口未嘗譽人,朋友以此少之。 初,侯景平後,梁元帝議還建鄴,唯懍勸都渚宮,以鄉在荊州故也。 及江陵平,與王褒等入關。 周文帝以懍名重南土,甚禮之。 周孝閔帝踐祚,拜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 明帝即位,又與王褒等在麟趾刊定群書,數蒙宴賜。 保定中,卒。 有集二十捲行于世。 劉璠,字寶義,沛人也。 六世祖敏,以永嘉亂,徙居廣陵。 父臧,性方正,篤志好學,居家以孝聞。 仕梁,為著作郎。 璠九歲而孤,居喪合禮。 少好讀書,兼善文筆。 十七,為上黃侯蕭曄所器重。 范陽張綰,梁之外戚,才高口辯,見推于世。 以曄懿貴,亦假借之。 璠年少未仕,而負才使氣,不為之屈。 綰嘗于新渝侯宅,因酒後詬京兆杜杲曰:「寒士不遜。 」璠厲色曰:「此坐誰非寒士?」璠本意在綰,而曄以為屬己,辭色不平。 璠曰:「何王之門不可曳長裾也!」遂拂衣而去。 曄謝之,乃止。 後隨曄在淮南。 璠母在建康遘疾,璠弗之知。 嘗忽一日舉身楚痛,尋而家信至,雲其母病。 璠即號泣戒道,絶而又蘇。 當身痛之辰,即母死之日。 居喪毀瘠,遂感風氣,服闋後一年,猶杖而後起。 及曄終於毗陵,故吏多分散,璠獨奉曄喪還都,墳成乃退。 梁簡文寺在東宮,遇曄素重,諸不送者多被劾責,唯璠獨被優嘗賞。 解褐王國常侍,非其好也。 璠少慷慨,好功名,志欲立事邊城,不樂隨牒平進。 曾宜豐侯蕭脩出為北徐州刺史,即請為其輕車府主簿,兼記室參軍。 脩為梁州,又板為中記室,補華陽太守。 屬侯景度江,梁室大亂,脩以璠有才略,甚親委之。 時寇難繁興,未有所定,璠乃喟然賦詩以見志。 其末章曰:「隨會平王室,夷吾匡霸功。 虛薄而時用,徒然慕昔風。 」脩開府,置佐史,以璠為諮議參軍,仍領記室。 梁元帝承製,授樹功將軍、鎮西府諮議參軍。 賜書曰:「鄧禹文學,尚或執戈;葛洪書生,且雲破賊。 前修無遠,屬望良深。 」元帝尋以脩紹鄱陽之封,且為雍州刺史,復以璠為為脩平北府司馬。 及武陵王紀稱制於蜀,以璠為中書侍郎。 遣召璠,使者八反,乃至蜀。 又以為黃門侍郎,令長史劉孝勝深布心腹,使工畫《陳平度河歸漢圖》以遺之。 璠苦求還,中記室韋登私曰:「殿下忍而蓄憾,足下不留,將致大禍。 脫使盜遮于葭萌,則卿殆矣。 孰若共構大廈,使身名俱美哉!」璠正色曰:「卿欲緩頰於我邪?我與府侯分義已定,豈以寵辱夷險易其心乎!丈夫立志,當死生以之耳。 殿下方布大義于天下,終不逞志于一人。 」紀知不為己用,乃厚贈而遣之。 臨別,紀又解其佩刀贈璠曰:「想見物思人。 」璠曰:「敢不奉揚威靈,克翦奸宄。 」紀於是遣使拜脩為益州刺史,封隨郡王,以璠為府長史,加蜀郡太守。 還至白馬西,屬達奚武軍已至南鄭,璠不得入城,遂降武。 周文帝素聞其名,先戒武曰:「勿使劉璠死。 」故武先令璠赴闕。 周文見之如舊,謂仆射申徽曰:「劉璠佳士,古人何以過之!」徽曰:「晉人滅吳,利在二陸。 明公今平梁漢,得劉璠也。 」時南鄭尚拒守,達奚武請屠之,周文將許焉,唯令全脩一家而已。 璠乃請之於朝,周文怒而不許也。 璠泣而固請,移時不退。 柳仲禮侍側,曰:「此烈士也。 」周文既納蕭脩降,又許其反國。 脩至長安累月,未之遣也。 璠因侍宴,周文曰:「我于古誰比?」曰:「常以公命世英主,湯、武莫逮。 今日所見,曾是齊桓、晉文之不若。 」周文曰:「我不得比湯、武,望與伊、周為匹,何桓、文之不若乎?」對曰:「齊桓存三亡國,晉文不失信于伐原。 」語未終,周文撫掌曰:「我解爾意,欲激我耳。 」即命遣脩。 脩請與璠俱還,周文不許。 以璠為中外府記室,遷黃門侍郎、儀同三司。 嘗臥疾居家,對雪興感,乃作《雪賦》以遂志焉。 初,蕭脩在漢中與蕭紀箋,及答西魏書、移襄陽文,皆璠辭也。 周明帝初,授內史中大夫,掌綸誥。 尋封平陽縣子。 在職清白簡亮,不合于時。 左遷同和郡守。 璠善於撫禦,蒞職未期,生羌降附者五百餘家。 前後郡守多經營以致貲產,唯璠秋毫無所取。 妻子並隨羌俗,食麥衣皮,始終不改。 洮陽、洪和二郡羌常越境詣璠番訟理。 蔡公廣時鎮隴右,嘉其善政。 及遷鎮陝州,欲啟璠自隨,羌人樂從者七百人,聞者莫不嘆異。 陳公純作鎮隴右,引為總管府司錄,甚禮敬之。 卒於官。 著梁典三十捲,有集二十捲,行于世。 子祥。 第38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北史》
第38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