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從駕驍果數有逃散。 帝憂之,以問矩。 矩曰:「今車駕留此,已經二年。 驍果之徒,盡無家口,人無匹合,則不能久安。 臣請聽兵士于此納室。 」帝大書曰:「公定多智,此奇計也。 」因令矩檢校為將士等娶妻。 矩召江都境內寡婦及未嫁女皆集宮監。 又召諸將帥及兵等恣其所取。 因聽自首,先有姦通婦女及尼、女官等,並即配之。 由是驍果等悅,咸相謂曰:「裴公之惠也。 」 宇文化及反。 矩晨起將朝,至坊門,遇逆黨數人,控矩馬詣孟景所。 賊皆曰:「不關裴黃門。 」既而化及從百餘騎至,矩迎拜,化及慰諭之。 令矩參定儀注,推秦王子浩為帝。 以矩為侍內,隨化及至河北。 化及僭帝號,以矩為尚書右仆射,加光祿大夫,封蔡國公,為河北道宣撫大使。 及宇文氏敗,為竇建德所獲。 以矩隋代舊臣,遇之甚厚。 復以為吏部尚書,轉尚書右仆射。 建德起自群盜,未有節文,矩為之制定朝儀,旬月之間,憲章頗擬于王者。 建德大悅。 及建德敗時,矩與其將曹旦等於洛州留守。 旦長史李公淹及大唐使人魏徵等說旦及齊善行,令矩歸順。 旦等從之,乃令矩與徵、公淹領旦及八璽,舉山東之地歸降。 授左庶子,轉詹事、戶部尚書,卒。 讓之第六弟謁之,字士敬。 少有志節,好直言。 文宣末年昏縱,朝臣罕有言者。 謁之上書正諫,言甚切直。 文宣將殺之,白刃臨頸,謁之辭色不變。 帝曰:「痴漢何敢如此!」楊愔曰:「望陛下放以取後世名。 」帝投刀嘆曰:「小子望我殺爾以取後世名,我終不成爾名。 」遣人送出。 齊亡,卒於壺關令。 皇甫和者,字長諧,安定朝那人。 其先因官,寓居漢中。 祖澄,南齊秦、梁二州刺史。 父征,字子玄,梁安定、略陽二郡守。 魏正始二年,隨其妻父夏侯道遷入魏。 道遷別上勛書,欲以徽為元謀。 徽曰:「創謀之始,本不關預,雖貪榮賞,內愧於心。 」遂拒而不許。 梁州刺史羊靈祐重其敦實,表為征虜府司馬,卒。 和十一而孤。 母夏侯氏才明有禮則,親授以經書。 及長,深沈有雅量,尤明禮義,宗親吉凶,多相諮訪。 卒於濟陰太守。 子聿道,以干局知名,位廣平令。 隋大業初,比部郎。 和弟亮,字君翼。 九歲喪父,哀毀有若成人。 齊神武起義,為大行台郎中。 亮率性任真,不樂劇職,除司徒東閣祭酒。 思還鄉裡,啟乞梁州褒中,即本郡也。 後降梁。 以母兄在北,求還。 梁武不奪也。 至鄴,無復宦情,遂入白鹿山,恣泉石之賞,縱酒賦詩,超然自樂。 復為尚書殿中郎,攝儀曹事。 以參撰禪代儀注,封榆中男。 亮疏慢自任,無干務才,每有禮儀大事,常令余司攝焉。 性質樸純厚,終無片言矯飾。 屬有敕下司,各列勤惰。 亮三日不上省,文宣親詰其故。 亮曰:「一日雨,一日醉,一日病酒。 」文宣以其恕實,優容之,杖脛三十而已。 所居宅洿下,標榜賣之。 將買者或問其故,亮每答云:「為宅中水淹不洩,雨即流入床下。 」由此宅終不售。 其淳實如此。 以兼散騎常侍,聘陳使主,以不稱免官。 後除任城太守,病不之官,卒於鄴。 贈驃騎大將軍、安州刺史。 裴果,字戎昭,河東聞喜人也。 祖思賢,魏青州刺史。 父遵,齊州刺史。 果少慷慨有志略。 魏太昌中,為陽平郡丞。 周文帝曾使并州,與果遇。 果知非常人,密托附焉。 永安末,盜賊蜂起,果從軍征討。 乘黃驄馬,衣青袍,每先登陷陣,時人號為「黃驄年少。 」永熙中,授河北郡守。 及齊神武敗於沙苑,果乃率其宗黨歸闕。 周文嘉之,賜田宅奴婢牛馬什物等。 從戰河橋,解玉壁圍;摧鋒奮擊,所向披靡。 大統九年,又從戰芒山。 于周文前挺身陷陣,禽東魏都督賀婁焉邏蘭。 勇冠當時,眾人莫不歎服。 以此周文愈親待之。 補帳內都督,遷帥都督、平東將軍。 後從開府楊忠平隨、安陸,以功加大都督,除正平郡守。 正平,果本郡也,以威猛為政,百姓畏之,資賊亦為之屏息。 遷司農卿。 又從大將軍尉遲迥伐蜀,果率所部為前軍。 開劍閣,破季慶堡,降楊乾運,皆有功。 廢帝三年,授龍州刺史,封冠軍縣侯。 俄而州人張遁、李拓驅率百姓,圍逼州城;時糧仗皆闕,兵士又寡。 果設方略以拒之,賊便退走。 於是出兵追擊,累戰破之;旬日之間,州境清晏。 轉陵州刺史。 周孝閔帝踐阼,除隆州刺史,加持節、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進爵為公。 歷眉、復二州刺史。 果性嚴猛,能斷決。 抑挫豪右,申理屈滯,歷牧數州,號為稱職。 卒於位。 贈本官,加絳、晉、建州刺史,謚曰質。 子孝仁嗣。 孝仁幼聰敏,涉獵經史,有譽于時。 起家舍人上士,累遷長寧鎮將,扞禦齊人,甚有威邊之略。 歷建、譙、亳三州刺史。 裴寬,字長寬,河東聞喜人也。 祖德歡,魏中書侍郎、河內郡守。 父靜慮,銀青光祿大夫,贈汾州刺史。 寬儀貌瑰偉,博涉群書,弱冠為州裡所稱。 親歿,撫諸弟以篤友聞,滎陽鄭孝穆嘗謂其從弟文直曰:「裴長寬兄弟,天倫篤睦,人之師表,吾愛之重之,汝可與之遊處。 」年十三,以選為魏孝明帝輓郎,釋褐員外散騎侍郎。 及孝武西遷,寬謂其諸弟曰:「君臣逆順,大義昭然。 今天子西幸,理無東面以虧臣節。 」乃將家屬避難於大石嶺。 獨孤信鎮洛陽,始出見焉。 時汾州刺史韋子粲降于東魏,子粲兄弟在關中者咸已從坐。 其季弟子爽先在洛,窘急乃投寬,寬開懷納之。 遇有大赦,或傳子爽合免,因爾遂出,子爽卒以伏法。 獨孤信知而責之,寬曰:「窮來見歸,義無執送,今日獲罪,是所甘心。 」以經赦宥,遂得不坐。 大統五年,授都督、同軌防長史,加征虜將軍。 十三年,從防主韋法保向潁川,解侯景圍。 景密謀南叛,偽親狎于法保。 寬謂法保曰:「侯景狡猾,必不肯入關,雖托款于公,恐未可信。 若伏兵以斬之,亦一時之功也。 如曰不然,便須深加嚴警,不得信其誑誘,自貽後悔。 」法保納之。 然不能圖景,但自固而已。 十四年,與東魏將彭樂、樂恂戰于新城,因傷被禽。 至河陰,見齊文襄。 寬舉止詳雅,善於占對,文襄甚賞異之;解鎖付館,厚加禮遇。 寬乃裁所臥氈,夜縋而出,因得遁還,見于周文帝。 帝顧謂諸公曰:「被堅執鋭,或有其人;疾風勁草,歲寒方驗。 裴長寬為高澄如此厚遇,乃能冒死歸我,雖古之竹帛所載,何以加之。 」乃手書署寬名下,授持節、帥都督,封夏陽縣男,即除孔城城主。 十六年,遷河南郡守,仍鎮孔城。 廢帝元年,進使持節、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散騎常侍。 周孝閔帝踐阼,進爵為子。 寬在孔城十三年,與齊洛州刺史獨孤永業相對。 永業有計謀,多譎詐。 或聲言春發,秋乃出兵;或掩蔽消息,倏忽而至。 寬每揣知其情,出兵邀擊,無不克之。 天和三年,除溫州刺史。 初,陳氏與周通和,每修聘好。 自華皎附後,乃圖寇掠。 沔州既接敵境,於是以寬為沔州刺史。 陳將程靈洗攻之,力屈城陷。 陳人乃執寬至揚州,尋被送嶺外,經數載,復還建鄴,遂卒於江左。 子義宣後從禦正杜果使于陳,始得將寬柩還。 隋開皇元年,文帝詔贈襄、郢二州刺史。 義宣,位司金二命士、合江令。 第21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北史》
第21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