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字子彭,少孤,事母以孝聞。 性剛毅,有武略,工騎射,善《周官》、《尚書》,並略通大義。 仕周,累遷門正上士。 隋文帝為相,周陳王純鎮齊州。 帝恐其為變,遣彭以兩騎征純入朝。 彭未至齊州三十里,因詐病止傳舍,遣人召純。 純疑有變,多將從騎至彭所。 彭請間,因顧騎士執而鎖之。 乃大言曰:「陳王有罪,詔徵入朝,左右不得輒動。 」左右愕然而去。 至,拜上儀同。 及踐祚,遷監門郎將,兼領右衛長史,賜爵安陽縣男。 再遷驃騎將軍,恆典宿衛。 性謹密,在省闥二十餘年,當上,在仗危坐終日,未嘗有墮容。 上每謂曰:「卿當上日,我寢處自安。 」又嘗曰:「卿弓馬固以絶人,頗知學不?」彭曰:「臣少愛《周禮》、《尚書》,休沐之暇,不敢廢也。 」上曰:「試為我言之。 」彭因說君臣戒慎之義,上稱善。 觀者以為知言。 後加上開府,遷備身將軍。 上嘗宴達頭可汗使者于武德殿,有鴿鳴于樑上。 命彭射之,中,上大悅,賜錢一萬。 及使者反,可汗復遣使請崔將軍一與相見。 上曰:「此必善射聞于虜庭。 」遂遣之。 及至,可汗召善射者數十人,因擲肉于野,以集飛鳶,遣其善射者射之,多不中。 彭連發數矢,皆應弦而落。 突厥莫不歎服。 仁壽末,進爵安陽縣公。 煬帝即位,遷左領軍大將軍。 時漢王諒初平,令彭鎮遏山東,復領慈州事。 卒,贈大將軍,謚曰肅。 子寶德嗣。 士謙弟說。 說本名士約。 少有氣概,膂力過人,尤工騎射。 賀拔勝牧荊州,以為假節、冠軍將軍、防城都督。 又隨奔梁。 復自梁歸西魏。 授武衛將軍、都督,封安昌縣子。 從周文復弘農,戰沙苑,皆有功,進爵為侯,除京兆郡守。 累遷都官尚書、定州大中正,改封安固縣侯;賜姓宇文,並賜名說焉。 進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加侍中,進爵萬年縣公。 再遷總管、涼州刺史。 說蒞政強毅,百姓畏之。 後除使持節、能和中三州、崇德等十三防諸軍事,加授大將軍,改封安平縣公。 建德四年,卒,贈廓、延等五州刺史,謚曰壯。 子弘度。 弘度字摩訶衍。 膂力絶人,儀貌魁岸,須面甚偉,性嚴酷。 年十七,周大塚宰宇文護引為親信,累轉大都督。 時護子中山公訓為蒲州刺史,令弘度從焉。 嘗與訓登樓,至上層,去地四五丈,俯臨之。 訓曰:「可畏也!」弘度曰:「此何足畏?」欻擲下,至地無所損,訓大奇之。 後以戰功授儀同。 從平齊,進上開府、鄴縣公。 尋從汝南公宇文神舉破盧昌期于范陽,鄖公韋孝寬經略淮南。 以前後勛進位上大將軍。 襲父爵安平縣公。 及尉遲迥反,弘度以行軍總管從韋孝寬討之,所當無不披靡。 弘度妹先適迥子為妻。 及破鄴城,迥窘迫升樓,弘度直上龍尾追之。 迥將射弘度,弘度脫兜鍪謂曰:「今日各圖國事,不得顧私。 事既如此,早為身計,何所待也?」迥擲弓于地,罵大丞相極口,自殺。 弘度顧弟弘升,使取迥頭。 進位上柱國。 時行軍總管例封國公,以弘度不時殺迥,縱致惡言,由是降爵一等為武鄉郡公。 開皇初,以行軍總管拒突厥于原州。 還,拜華州刺史。 納妹為秦孝王妃。 尋遷襄州總管。 弘度素貴,禦下嚴急,所在令行禁止,盜賊屏跡。 梁主蕭琮來朝被止,以弘度為江陵總管,鎮荊州。 陳人憚之,不敢窺境。 以行軍總管從秦孝王平陳,賜物五千段。 高智慧等作亂,復以行軍總管隷楊素。 弘度與素品同,而年長於素,素每屈下之,一旦隷素,意甚不平。 素亦優容之。 及還,以行軍總管檢校原州事,以備胡。 無虜而還。 上甚禮之,復以其弟弘升女為河南王妃。 仁壽中,檢校太府卿。 自以一門二妃,無所降下。 每誡其寮吏曰:「人當誠恕,無得欺誑。 」皆曰:「諾。 」後嘗食鱉,侍者八九人。 弘度問之曰:「鱉美乎?」人懼之,皆曰:「美。 」弘度大罵曰:「傭奴!」何敢誑我?汝初未食鱉,安知其美?”俱杖之八十。 官屬百工見之,莫不汗流,無敢欺隱。 時有屈突蓋為武候車騎,亦嚴刻。 長安為之語曰:「寧飲三斗醋,不見崔弘度;寧炙三斗艾,不逢屈突蓋。 」然弘度居家,子弟班白,動行捶楚,閨門整肅,為當世所稱。 未幾秦王妃以罪誅,河南王妃復被廢,弘度憂恚,謝病于家。 諸弟乃與之別居,彌不得志。 煬帝即位,河南王為太子。 帝將復立崔妃,遣中使就第宣旨。 使者詣弘升家,弘度不之知。 使者反,帝曰:「弘度有何言?」使者曰:「弘度稱疾不起。 」帝默然,其事竟寢。 弘度憂憤,未幾卒。 弘升字上客,在周為右侍上士。 從平尉遲迥,以功拜上儀同。 尋加上開府,封黃台縣侯。 隋文受禪,進爵為公,授驃騎將軍。 歷慈鄭二州刺史、襄州總管。 以戚屬故,待遇隆重。 及河南王妃罪廢,弘升亦免官。 煬帝即位,歷冀州刺史、信都太守,位金紫光祿大夫,轉涿郡太守。 遼東之役,檢校左武衛大將軍事,指平壤。 與宇文述等同敗,奔還,發病卒。 崔挺,字雙根,辯之從父弟也。 父鬱,位濮陽太守。 挺幼孤,居喪盡禮,少敦學。 五代同居,後頻年饑,家始分析。 挺與弟振推讓田宅舊資,惟守墓田而已。 家徒壁立,兄弟怡然,手不釋卷。 鄉人有贍遺,挺辭而後受,仍亦散之。 舉秀才,射策高第。 拜中書博士,轉侍郎。 以工書,受敕于長安書文明太后父燕宣王碑,賜爵秦昌子。 轉登聞令,遷典屬國下大夫。 以參議律令,賜帛、谷、馬、牛等。 尚書李沖甚重之。 孝文以挺女為嬪。 宋王劉昶南鎮彭城,詔挺為長史,以疾辭免,乃以王肅為長史,其被遇如此。 後拜昭武將軍、光州刺史,風化大行。 及車駕幸兗州,召挺赴行在所,問以臨邊之略,因及文章。 帝甚悅,謂曰:「別卿以來,倏焉二載。 吾所綴文,以成一集,今當給卿副本。 」顧謂侍臣曰:「擁旄者皆如此,何憂哉!」復還州。 及散騎常侍張彞巡行風俗,謂曰:「彞受使巡方,采察謡訟,入境觀政,實愧清使之名。 」州舊掖城西北數里有斧山,峰嶺高峻。 北臨滄海,南望岱岳。 挺于頂上欲營觀宇,故老曰:「此嶺上,秋夏之際,常有暴雨。 相傳雲是龍道,恐此觀不可久立。 」挺曰:「人龍相去,何遠之有?虯龍倏忽,豈一路乎?」遂營之。 數年間,果無風雨之異。 挺既代,即為風雨所毀,遂莫能立。 眾以為善化所感。 時以犯罪配邊者多有逃越,遂立重制,一人犯罪逋亡,闔門充役。 挺上書,以為《周書》父子罪不相及,以一人犯罪,延及闔門,豈不哀哉!辭甚雅切,帝納之。 先是,州內少鐵,器用皆求之他境。 挺表復鐵官,公私有賴。 孝文將辨天下氏族,仍亦訪定,乃遙授挺本州大中正。 掖縣有人年逾九十,板輿造州。 自稱少曾充使林邑,得一美玉,方尺四寸,甚有光采,藏之海島,垂六十歲,忻逢明政,今願奉之。 挺曰:「吾雖德謝古人,未能以玉為寶。 」遣船隨取,光潤果然,迄不肯受,乃表送都。 景明初,見代,老幼泣涕追隨,縑帛送贈,悉不納。 第18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北史》
第18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