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凡孕六男二女,皆感夢。 孕文襄則夢一斷龍;孕文宣則夢大龍,首尾屬天地,張口動目,勢狀驚人;孕孝昭則夢蠕龍于地;孕武成則夢龍浴于海;孕魏二後,並夢月入懷;孕襄城、博陵二王,夢鼠入衣下。 後未崩,有童謡曰:「九龍母死不作孝。 」及後崩,武成不改服,緋袍如故。 未幾,登三台,置酒作樂;宮女進白袍,帝怒,投諸台下。 和士開請止樂,帝大怒,撾之。 帝于昆季,次實九,蓋其徵驗也。 蠕蠕公主者,蠕蠕主鬱久閭阿那瑰女也。 蠕蠕強盛,與西魏通和,欲連兵東伐。 神武病之,令杜弼使蠕蠕,為世子求婚。 阿那瑰曰:「高王自娶則可。 」神武猶豫,尉景與武明皇后及文襄並勸請,乃從之。 武定三年,使慕容儼往娉之,號曰蠕蠕公主。 八月,神武迎于下館,阿那瑰使其弟禿突佳來送女,且報聘,仍戒曰:「待見外孫,然後返國。 」公主性嚴毅,一生不肯華言。 神武嘗有病,不得往公主所,禿突佳怨恚,神武自射堂輿疾就公主。 其見將護如此。 神武崩,文襄從蠕蠕國法,蒸公主,產一女焉。 彭城太妃爾硃氏,榮之女,魏孝莊後也。 神武納為別室,敬重逾于婁妃,見必束帶,自稱下官。 神武迎蠕蠕公主還,爾硃氏迎于木井北,與蠕蠕公主前後別行,不相見。 公主引角弓仰射翔鴟,應弦而落;妃引長弓斜射飛烏,亦一發而中。 神武喜曰:「我此二婦,並堪擊賊。 」後為尼,神武為起佛寺。 天保初,為太妃。 及文宣狂酒,將無禮于太妃,太妃不從,遂遇禍。 小爾硃者,兆之女也。 初為建明皇后。 神武納之,生任城王。 未幾,與趙郡公琛私通,徙于靈州。 後適范陽盧景璋。 上黨太妃韓氏,軌之妹也。 神武微時欲娉之,軌母不許。 及神武貴,韓氏夫已死,乃納之。 馮翊太妃鄭氏,名大車,嚴祖妹也。 初為魏廣平王妃。 遷鄴後,神武納之,寵冠後庭,生馮翊王潤。 神武之征劉蠡升,文襄蒸于大車。 神武還,一婢告之,二婢為證。 神武杖文襄一百而幽之,武明後亦見隔絶。 時彭城爾硃太妃有寵,生王子浟,神武將有廢立意。 文襄求救于司馬子如。 子如來朝,偽為不知者,請武明後。 神武告其故。 子如曰:「消難亦奸子如妾,如此事,正可覆蓋。 妃是王結髮婦,常以父母家財奉王,王在懷朔被杖,背無完皮,妃晝夜供給看瘡。 後避葛賊,同走并州。 貧困,然馬屎,自作靴,恩義何可忘?夫婦相宜,女配至尊,男承大業,又婁領軍勛,何宜搖動?一女子如草芥,況婢言不必信。 」神武因使子如鞫之。 子如見文襄,尤之曰:「男兒何意畏威自誣?」因教二婢反辭,脅告者自縊,乃啟神武曰:「果虛言。 」神武大悅,召後及文襄。 武明後遙見神武,一步一叩頭。 文襄且拜且進,父子夫妻相泣,乃如初。 神武乃置酒曰:「全我父子者,司馬子如。 」賜之黃金百三十斤,文襄贈良馬五十匹。 高陽太妃游氏,父京之,為相州長史。 神武克鄴,欲納之;京之不許,遂牽曳取之。 京之尋死。 游氏于諸太妃中最有德訓,諸王、公主婚嫁,常令主之。 馮娘者,子昂妹也,初為魏任城王妃,適爾硃世隆。 神武納之,生浮陽公主。 李娘者,延實從妹也。 初為魏城陽王妃。 又王娘生永安王浚,穆娘生平陽王淹。 並早卒,不為太妃。 文襄敬皇后元氏,魏孝靜帝之姊也。 孝武帝時,封馮翊公主,而歸於文襄。 容德兼美,曲盡和敬。 初生河間王孝琬,時文襄為世子,三日而孝靜幸世子第,贈錦彩及布帛萬匹。 世子辭,求通受諸貴禮遺,於是十屋皆滿。 次生兩公主。 文宣受禪,尊為文襄皇后,居靜德宮。 及天保六年,文宣漸致昏狂,乃移居于高陽之宅而取其府庫,曰:「吾兄昔奸我婦,我今須報。 」乃淫于後。 其高氏女婦,無親疏皆使左右亂交之於前。 以葛為絙,令魏安德主騎上,使人推引之。 又命胡人苦辱之。 帝又自呈露,以示群下。 武平中,後崩,祔葬義平陵。 琅邪公主名玉儀,魏高陽王斌庶生妹也。 初不見齒,為孫騰妓,騰又放棄。 文襄遇諸途,悅而納之,遂被殊寵,奏魏帝封焉。 文襄謂崔季舒曰:「爾由來為我求色,不如我自得一絶異者。 崔暹必當造直諫,我亦有以待之。 」及暹諮事,文襄不復假以顏色。 居三日,暹懷刺,墜之於前。 文襄問:「何用此為?」暹悚然曰:「未得通公主。 」文襄大悅,把暹臂入見焉。 季舒語人曰:「崔暹常忿吾佞,在大將軍前,每言叔父合殺。 及自作體佞,乃體過于吾。 」玉儀同產姊靜儀,先適黃門郎崔括,文襄亦幸之,皆封公主。 括父子由是超授,賞賜甚厚焉。 文宣皇后李氏諱祖娥,趙郡李希宗女也。 容德甚美。 初為太其原公夫人。 及帝將建中宮。 高隆之、高德正言漢婦人不可為天下母,宜更擇美配。 楊愔固請依漢、魏故事,不改元妃。 而德正猶固請廢后而立段昭儀,欲以結勛貴之援。 帝竟不從而立後焉。 帝好捶撻嬪禦,乃至有殺戮者,唯後獨家禮敬。 天保十年,改為可賀敦皇后。 孝昭即位,降居昭信宮,號昭信皇后。 武成踐阼,逼後淫亂云:「若不許我,當殺爾兒。 」後懼,從之。 後有娠,太原王紹德至閣,不得見。 慍曰:「兒豈不知邪?姊姊腹大,故不見兒。 」後聞之大慚,由是生女不舉。 帝橫刀詬曰:「爾殺我女,我何不殺爾兒?」對後前築殺紹德。 後大哭,帝愈怒,裸後亂撾撻之,號天不已。 盛以絹囊,流血淋漉,投諸渠水,良久乃蘇,犢車載送妙勝尼寺。 後性愛佛法,因此為尼。 齊亡,入關,隋時得還趙郡。 段昭儀,韶妹也。 婚夕,韶妻元氏為俗弄女婿法戲文宣,文宣銜之。 後因發怒,謂韶曰:「我會殺爾婦!」元氏懼,匿婁太后家,終文宣世不敢出。 昭儀才色兼美,禮遇殆同正嫡。 後主時,改適錄尚書唐邕。 王嬪者,琅邪人也。 嬪姊先適崔修,文宣並幸之。 數數降其夫家,超用修為尚書郎。 薛嬪者,本倡家女也。 年十四五時,為清河王岳所好。 其父求內宮中,大被嬖寵。 其姊亦俱進禦。 文宣後知先與岳通,又為其父乞司徒公。 帝大怒,先鋸殺其姊。 薛嬪當時有娠,過產亦從戮。 孝昭皇后元氏,開府元蠻女也。 初為常山王妃,天保末,賜姓步六孤。 孝昭即位,立為皇后。 帝崩,從梓宮之鄴。 始度汾橋,武成聞後有奇藥,追索之不得,使閹人就車頓辱。 降居順成宮。 武成既殺樂陵王,元被閟隔,不得與家相知。 宮闈內忽有飛語,帝令檢推,得後父兄書信,元蠻由是坐免官。 後以齊亡,入周氏宮中。 隋文帝作相,放還山東。 第7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北史》
第7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