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克洛蒂爾德已將過去的事忘得一乾二淨。 她甚至急切地要丈夫接受他們的邀請。 晚餐的氣氛十分愉快,整個晚上都過得很好。 杜·洛瓦和瑪德萊娜很晚才回來。 樓道里的燈已經熄滅,杜·洛瓦只得不時劃根火柴,照亮樓梯。 到了二樓樓梯口,突然划著的火柴光焰,使樓梯邊的那面鏡子,在一燈黑暗中映照出兩人忽隱忽現的身影,恰似來去無蹤的幽靈一般。 杜·洛瓦高舉手臂,使鏡中兩人的面影顯得更為清晰。 「瞧,兩個百萬富翁在走上樓去,」他不無得意地笑道。 第二部 第07章 對摩洛哥的遠征,已于兩個月前結束。 法國在奪取丹吉爾後,直達的黎波里的非洲地中海沿岸地區已全在她的佔領之下。 此外,這又一個被吞併的國家所欠債務,已由法國政府提供擔保。 據說有兩位部長藉此機會賺了兩千來萬,其中就有人們常常直言不諱提到的拉羅舍—馬蒂厄。 至于瓦爾特,巴黎誰人不知,僅股票一項,他就賺了三四千萬,此外還在銅礦、鐵礦和地產經營上賺了八百至一千萬,真是財源廣進。 法國佔領前,他以極低的價格購進了大片土地,佔領後很快便賣給了各殖民開發公司,因此賺了大錢。 短短幾天工夫,他便成了世界上屈指可數的富翁和實力雄厚的金融巨頭,遠遠勝過一些國家的國王。 誰見到他,都是一副斂聲靜氣、低頭哈腰的奴才相。 同時他的發跡,也使許多人羡慕不已,內心深處卑鄙齷齪的想法,因而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 對他來說,「猶太人瓦爾特」、「來歷不明的銀行老闆」、「行跡可疑的報館經理」、「靠賄賂當選的眾院議員」,所有這些帶有貶損的稱呼已統統成為過去。 人們現在知道的他,是以色列人富翁瓦爾特先生。 對於自己的富有,他也確實想顯示一下。 在聖奧諾雷關廂街擁有一幢豪華宅第,且宅第內的花園與香榭麗舍大街相通的卡爾斯堡親王,當時在生活上相當拮据。 瓦爾特得悉後,即向親王提出由他買下這幢宅第,並要親王在二十四小時內遷出,所有陳設均保持原樣,連一把扶手椅也不用移動。 他出的價錢是三百萬。 親王拗不過這誘人的數額,終於拍板成交。 第二天,瓦爾特便在此新居安頓了下來。 不久,他又忽發奇想,產生了一個與波拿巴①媲美的念頭,想征服整個巴黎。 ①波拿巴,即拿破崙。 匈牙利畫家卡爾·馬科維奇的巨幅油畫《基督凌波圖》,當時正在著名鑒賞家雅克·勒諾布的陳列室展出,很快引起轟動,人人競相前往觀看。 藝術評論家們也是交口稱譽,說這幅畫是本世紀最為傑出的一幅作品。 不想瓦爾特忽然以五十萬法郎將畫買了去,從而使滿心歡喜的觀眾大失所望,同時瓦爾特也在一夜之間成了全城的議論中心。 對於他的這一做法,有的羡慕,有的謾罵,有的叫好。 隨後,他又在各報登出一則消息,邀請巴黎各界名流在一天晚上前往他家欣賞這幅出自外國名家之手的傑作,免得人們說他把畫藏了起來。 他家將因而大門洞開,凡願前往一睹為快者,只須在門前出示請柬,便可進入。 請柬是這樣寫的: 十二月三十日晚九時,卡爾·馬科維奇的《基督凌波圖》將在寒舍展出,屆時有電燈照明。 閣下若能大駕光臨,將不勝榮幸。 瓦爾特先生和夫人 請柬下方附有一行小字:午夜過後將舉行舞會。 因此,凡願留下者屆時盡可留下。 瓦爾特夫婦將在他們當中結交新友。 其他人在欣賞名畫的同時,還可在宅第內隨便走走,見見男女主人,而不管這些來自上流社會的人士是怎樣傲慢或態度冷漠。 這之後,他們便可趁興而去。 但瓦爾特老頭深信,過一陣子,他們還會來的。 因為他們對他的那些同他一樣發跡的以色列兄弟常去造訪。 當務之急是讓報上經常提到的那些擁有貴族頭銜但已家道中落的人士,前來看看。 這樣做,一來是讓他們看看一個在一個半月內便賺了五千萬的人,是怎樣一副模樣;二來是讓他們親眼目睹,來他家的人是如何地似潮水一般。 除此之外,還想讓他們看出,他這個以色列子弟把他們請到家裡來欣賞一幅描繪基督的油畫,是有着怎樣的雅興,處事是怎樣地靈活。 他的意思不言自明:「你們看,馬科維奇這幅有關宗教題材的《基督凌波圖》,我是花了五十萬法郎才買下來的。 我雖是猶太人,但這幅畫將永遠放在家裡,天天在眼皮底下。 」 第12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漂亮朋友》
第12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