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至江都,江、淮郡官謁見者,專問禮餉豐薄,豐則超遷丞、守,薄則率從停解。 江都郡丞王世充獻銅鏡屏風,遷通守;歷陽郡丞趙元楷獻異味,遷江都郡丞。 由是郡縣競務刻剝,以充貢獻。 民外為盜賊所掠,內為郡縣所賦,生計無遺;加之饑饉無食,民始採樹皮葉,或搗稾為末,或煮土而食之,諸物皆盡,乃自相食;而官食猶充牣,吏皆畏法,莫敢振救。 王世充密為帝簡閲江淮民間美女獻之,由是益有寵。 河間賊帥格謙擁眾十餘萬,據豆子,自稱燕王,帝命王世充將兵討斬之。 謙將勃海高開道收其餘眾,寇掠燕地,軍勢復振。 初,帝謀伐高麗,器械資儲,皆積于涿郡;涿郡人物殷阜,屯兵數萬。 又,臨朔宮多珍寶,諸賊競來侵掠;留守官虎賁郎將趙什住等不能拒,唯虎賁郎將雲陽羅藝獨出戰,前後破賊甚眾,威名日重,什住等陰忌之。 藝將作亂,先宣言以激其眾曰:「吾輩討賊數有功,城中倉庫山積,制在留守之官,而莫肯散施以濟貧乏,將何以勸將士!」眾皆憤怨。 軍還,郡丞出城候藝,藝因執之,陳兵而入。 什住等懼,皆來聽命,乃發庫物以賜戰士,開倉廩以賑貧乏,境內咸悅;殺不同己者勃海太守唐禕等數人,威振燕地,柳城、懷遠並歸之。 藝黜柳城太守楊林甫,改郡為營州,以襄平太守鄧暠為總管,藝自稱幽州總管。 突厥數寇北連。 詔晉陽留守李淵帥太原道兵與馬邑太守王仁恭擊之。 時突厥方強,兩軍眾不滿五千,仁恭患之。 淵選善騎射者二千人,使之飲食舍止一如突厥,或與突厥遇,則伺便擊之,前後屢捷,突厥頗憚之。 恭皇帝上 煬皇帝下義寧元年(丁丑,公元六一七年) 春,正月,右禦衛將軍陳稜討杜伏威,伏威帥眾拒之。 稜閉壁不戰,伏威遺以婦人之服,謂之「陳姥」。 稜怒,出戰,伏威奮出,大破之,稜僅以身免。 伏威乘勝破高郵,引兵據歷陽,自稱總管,以輔公祏為長史,分遣諸將徇屬縣,所至輒下,江淮間小盜爭附之。 伏威常選取死之士五千人,謂之「上募」,寵遇甚厚,有攻戰,輒令上募先擊之,戰罷閲視,有傷在背者即殺之,以其退而被擊故也。 所獲資財,皆以賞軍。 士有戰死者,以妻、妾徇葬。 故人自為戰,所向無敵。 丙辰,竇建德為壇于樂壽,自稱長樂王,置百官,改元丁丑。 辛巳,魯郡賊帥徐圓朗攻陷東平,分兵略地,自琅邪以西,北至東平,盡有之,勝兵二萬餘人。 盧明月轉掠河南,至于淮北,眾號四十萬,自稱無上王;帝命江都通守王世充討之。 世充與戰于南陽,大破之,斬明月,餘眾皆散。 二月,壬午,朔方鷹揚郎將梁師都殺郡丞唐世宗,據郡,自稱大丞相,北連突厥。 馬邑太守王仁恭,多受貨賂,不能振施。 郡人劉武周,驍勇喜任俠,為鷹揚府校尉。 仁恭以其土豪,甚親厚之,令帥親兵屯閣下。 武周與仁恭侍兒私通,恐事泄,謀作亂,先宣言曰:「今百姓饑饉,殭屍滿道,王府君閉倉不賑恤,豈為民父母之意乎!」眾皆憤怒。 武周稱疾臥家,豪傑來候問,武周椎牛縱酒,因大言曰:「壯士豈能坐待溝壑!今倉粟爛積,誰能與我共取之?」豪傑皆許諾。 己丑,仁恭坐聽事,武周上謁,其黨張萬歲等隨入,升階,斬仁恭,持其首出徇,郡中無敢動者。 於是開倉以賑饑民,馳檄境內屬城,皆下之,收兵得萬餘人。 武周自稱太守,遣使附於突厥。 李密說翟讓曰:「今東都空虛,兵不素練;越王沖幼,留守諸官政令不壹,士民離心。 段達、元文都,暗而無謀。 以仆料之,彼非將軍之敵。 若將軍能用仆計,天下可指麾而定也。 」乃遣其黨裴叔方覘東都虛實,留守官司覺之,始為守禦之備,且馳表告江都。 密謂讓曰:「事勢如此,不可不發。 兵法曰:『先則制於己,後則制於人。 』今百姓饑饉,洛口倉多積粟,去都百里有餘,將軍若親帥大眾,輕行掩襲,彼遠未能救,又先無豫備,取之如拾遺耳。 比其聞知,吾已獲之,發粟以賑窮乏,遠近孰不歸附!百萬之眾,一朝可集,枕威養鋭,以逸待勞。 縱彼能來,吾有備矣。 然後檄召四方,引賢豪而資計策,選驍悍而授兵柄,除亡隋之社稷,布將軍之政令,豈不盛哉!」讓曰:「此英雄之略,非仆所堪;惟君之命,儘力從事,請君先發,仆為後殿。 」庚寅,密、讓將精兵七千人出陽城北,逾方山,自羅口襲興浴倉,破之;開倉恣民所取,老弱襁負,道路相屬。 第7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資治通鑑 下》
第7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