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魏主遣中書監高閭治古樂;會閭出為相州刺史,是歲,表薦著作郎韓顯宗、太樂祭酒公孫崇參知鐘律,帝從之。 ◎齊紀六起旃蒙大淵獻,盡柔兆困敦,凡二年。 高宗明皇帝中建武二年(乙亥,公元四九五年) 春,正月,壬申,遣鎮南將軍王廣之督司州、右衛將軍蕭坦之督徐州、尚書右仆射沈文季督豫州諸軍以拒魏。 癸酉,魏詔:「淮北之人不得侵掠,犯者以大闢論。 」 乙未,拓跋衍攻鐘離,徐州刺史蕭惠休乘城拒守,間出襲擊魏兵,破之。 惠休,惠明之弟也。 劉昶、王肅攻義陽,司州刺史蕭誕拒之。 肅屢破誕兵,招降萬餘人。 魏以肅為豫州刺史。 劉昶性褊躁,禦軍嚴暴,人莫敢言。 法曹行參軍北平陽固苦諫;昶怒,欲斬之,使當攻道。 固志意閒雅,臨敵勇決,昶始奇之。 丁酉,中外纂嚴。 以太尉陳顯達為使持節、都督西北諸軍事,往來新亭、白下以張聲勢。 己亥,魏主濟淮;二月,至壽陽,眾號三十萬,鐵騎彌望。 甲辰,魏主登八公山,賦詩。 道遇甚雨,命去蓋;見軍士病者,親撫慰之。 魏主遣使呼城中人,豐城公遙昌使參軍崔慶遠出應之。 慶遠問師故,魏主曰:「固當有故!卿欲我斥言之乎,欲我含垢依違乎?」慶遠曰:「未承來命,無所含垢。 」魏主曰:「齊主何故廢立?」慶遠曰:「廢昏立明,古今非一,未審何疑?」魏主曰:「武帝子孫,今皆安在?」慶遠曰:「七王同惡,已伏管、蔡之誅;其餘二十餘王,或內列清要,或外典方牧。 」魏主曰:「卿主若不忘忠義,何以不立近親,如周公之輔成王,而自取之乎?」慶遠曰:「成王有亞聖之德,故周公得而相之。 今近親皆非成王之比,故不可立。 且霍光亦舍武帝近親而立宣帝,唯其賢也。 」魏主曰:「霍光何以不自立?」慶遠曰:「非其類也。 主上正可比宣帝,安得比霍光!若爾,武王伐紂,不立微子而輔之,亦為苟貪天下乎?」魏主大笑曰:「朕來問罪。 如卿之言,便可釋然。 」慶遠曰:「『見可而進,知難而退』,聖人之師也。 」魏主曰:「卿欲吾和親,為不欲乎?」慶遠曰:「和親則二國交歡,生民蒙福;否則二國交惡,生民塗炭。 和親與否,裁自聖衷。 」魏主賜慶遠酒殽、衣服而遣之。 戊申,魏主循淮而東,民皆安堵,租運屬路。 丙辰,至鐘離。 上遣左衛將軍崔慧景、寧朔將軍裴叔業救鐘離。 劉昶、王肅眾號二十萬,塹柵三重,併力攻義陽,城中負楯而立。 王廣之引兵救義陽,去城百餘裡,畏魏強,不敢進。 城中益急,黃門侍郎蕭衍請先進,廣之分麾下精兵配之。 衍間道夜發,與太子率蕭誄等徑上賢首山,去魏軍數里。 魏人出不意,未測多少,不敢逼。 黎明,城中望見援軍至,蕭誕遣長史王伯瑜出攻魏柵,因風縱火,衍等眾軍自外擊之,魏不能支,解圍去。 己未,誕等追擊,破之。 誄,諶之弟也。 先是,上以義陽危急,詔都督青、冀二州諸軍事張衝出軍攻魏以分其兵勢。 沖遣軍主桑系祖攻魏建陵、驛馬、厚丘三城,又遣軍主僧護攻魏虎阬、馮時、即丘三城,皆拔之。 青、冀二州刺史王洪範遣軍主崔延襲魏紀城,據之。 魏主欲南臨江水,辛酉,發鐘離。 司徒長樂元懿公馮誕病,不能從,魏主與之泣訣,行五十里,聞誕卒。 時崔慧景等軍去魏主營不過百里,魏主輕將數千人夜還鐘離,拊屍而哭,達旦,聲淚不絶。 壬戌,敕諸軍罷臨江之行,葬誕依晉齊獻王故事。 誕與帝同年,幼同硯席,尚帝妹樂安長公主。 雖無學術,而資性淳篤,故特有寵。 丁卯,魏主遣使臨江,數上罪惡。 第33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資治通鑑 中》
第33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