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欲遣淮南太守戴僧靜將兵討子響,僧靜面啟曰:「巴東王年少,長史執之太急,忿不思難故耳。 天子兒過誤殺人,有何大罪!官忽遣軍西上,人情惶懼,無所不至。 僧靜不敢奉敕。 」上不答而心善之。 乃遣衛尉胡諧之、游擊將軍尹略、中書舍人茹法亮帥齋仗數百人詣江陵,檢捕群小,敕之曰:「子響若束手自歸,可全其命。 」以平南內史張欣泰為諧之副。 欣泰謂諧之曰:「今段之行,勝既無名,負成奇恥。 彼凶狡相聚,所以為其用者,或利賞逼威,無由自潰。 若頓軍夏口,宣示禍福,可不戰而擒也。 」諧之不從。 欣泰,興世之子也。 諧之等至江津,築城燕尾洲。 子響白服登城,頻遣使與相聞,曰:「天下豈有兒反!身不作賊,直是粗疏。 今便單舸還闕,受殺人之罪,何築城見捉邪!」尹略獨答曰:「誰將汝反父人共語!」子響唯灑泣;乃殺牛,具酒饌,餉台軍,略棄之江流。 子響呼茹法亮;法亮疑畏,不肯往。 又求見傳詔;法亮亦不遣,且執錄其使。 子響怒,遣所養勇士收集府、州兵二千人,從靈溪西渡;子響自與百餘人操萬鈞弩,宿江堤上。 明日,府、州兵與台軍戰,子響於堤上發弩射之,台軍大敗;尹略死,諧之等單艇逃去。 上又遣丹陽尹蕭順之將兵繼至,子響即日將白衣左右三十人,乘舴艋沿流赴建康。 太子長懋素忌子響,順之之發建康也,太子密諭順之,使早為之所,勿令得還。 子響見順之,欲自申明;順之不許,于射堂縊殺之。 子響臨死,啟上曰:「臣罪逾山海,分甘斧鉞。 敕遣諧之等至,竟無宣旨,便建旗入津,對城南岸築城守。 臣累遣書信呼法亮,乞白服相見;法亮終不肯。 群小懼怖,遂致攻戰,此臣之罪也。 臣此月二十五日,束身投軍,希還天闕,停宅一月,臣自取盡,可使齊代無殺子之譏,臣免逆父之謗。 既不遂心,今便命盡。 臨啟哽塞,知復何陳!」 有司奏絶子響屬籍,削爵土,易姓蛸氏;諸所連坐,別下考論。 久之,上游華林園,見一猿透擲悲鳴,問左右,曰:「猿子前日墜崖死。 」上思子響,因嗚咽流涕。 茹法亮頗為上所責怒,蕭順之慚懼,發疾而卒。 豫章王嶷表請收葬子響;不許,貶為魚復侯。 子響之亂,方鎮皆啟子響為逆,兗州刺史垣榮祖曰:「此非所宜言。 正應云:『劉寅等孤負恩獎,逼迫巴東,使至于此。 』」上省之,以榮祖為知言。 台軍焚燒江陵府舍,官曹文書,一時蕩盡。 上以大司馬記室南陽樂藹屢為本州僚佐,引見,問以西事。 藹應對詳敏,上悅,用為荊州治中,敕付以修復府州事。 藹繕修廨舍數百區,頃之咸畢,而役不及民,荊部稱之。 九月,癸丑,魏太皇太后馮氏殂;高祖勺飲不入口者五日,哀毀過禮。 中部曹華陰楊椿諫曰:「陛下荷祖宗之業,臨萬國之重,豈可同匹夫之節以取僵仆!群下惶灼,莫知所言。 且聖人之禮,毀不滅性;縱陛下欲自賢于萬代,其若宗廟何!」帝感其言,為之一進粥。 於是諸王公等皆詣闕上表,「請時定兆域,及依漢、魏故事,並太皇太后終制,既葬,公除。 」詔曰:「自遭禍罰,慌惚如昨,奉侍梓宮,猶希彷彿。 山陵遷厝,所未忍聞。 」冬,十月,王公覆上表固請,詔曰:「山陵可依典冊;衰服之宜,情所未忍。 」帝欲親至陵所,戊辰,詔:「諸常從之具,悉可停之;其武衛之官,防侍如法。 」癸酉,葬文明太皇太后于永固陵。 甲戌,帝謁陵,王公固請公除。 詔曰:「比當別敘在心。 」己卯,又謁陵。 庚辰,帝出至思賢門右,與群臣相慰勞。 太尉丕等進言曰:「臣等以老朽之年,歷奉累聖;國家舊事,頗所知聞。 伏惟遠祖有大諱之日,唯侍送梓宮者凶服,左右盡皆從吉;四祖三宗,因而無改。 陛下以至孝之性,哀毀過禮。 伏聞所禦三食不滿半溢,晝夜不釋絰帶。 臣等叩心絶氣,坐不安席。 願少抑至慕之情,奉行先朝舊典。 」帝曰:「哀毀常事,豈足關言!朝夕食粥,粗可支任,諸公何足憂怖!祖宗情專武略,未修文教;朕今仰稟聖訓,庶習古道,論時比事,又與先世不同。 太尉等國老,政之所寄,于典記舊式或所未悉,且可知朕大意。 其餘古今喪禮,朕且以所懷別問尚書游明根、高閭等,公可聽之。 」 第31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資治通鑑 中》
第31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