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垂:同陲。 邊遠地區。 (2)少皋之神:以上古著名君臣與五行相配,分別作為五方之神,西方金德之神:君為少皋氏,臣為蓐收。 見《禮記·月令》。 (3)驊駒:赤毛黑鬣馬駒。 羝羊:《索隱》引《詩傳》說:「羝,牡羊。 」即雄性羊。 (4)三牲:三種犧牲:就是前文說的騮駒、黃牛、羝羊。 (5)神明居住的地方。 隩,同隩(yu,域),亦讀奧。 指四方可居住的地方。 (6)若石云:可譯為:據說是象石頭那樣的東西。 (7)牢:祭祀用的犧牲。 有太牢(牛)、少牢(豬、羊)等名目。 (8)《索隱》以為「『百』當為『白』,秦君西祀少昊時牲尚白。 秦,諸侯也,雖奢侈,祭郊本特牲,不可用三百牢以祭天,蓋字誤耳。 」按:此是鑿空之說,「百」字不誤有以下三條理由:第一,與《郊祀志》、《秦本記》同文。 第二,秦祭白帝並不以白牲,如前文所說是以騮駒、黃牛、羝羊。 漢以後講究祭五方神所用犧牲以及禮器都與方色相同,德公時沒有這樣嚴格。 第三,前文說:「自古以雍州積高……,故立畤郊上帝,諸神祠皆聚雲」;本句之上又說「雍之諸祠自此始」。 鄜畤在鄜縣,為雍州境,近旁不知聚集了多少神祠。 由於祭鄜畤,其餘諸神也得到祭祀,共用牲三百牢,不足為奇。 (9)《秦本記》「初伏」注,《正義》說:「六月三伏之節,秦德公為之,……伏者,隱伏避盛暑也。 」顏師古注說:「伏者,謂陰氣將起,迫於殘陽而未得升,故為臧(按:同藏)伏,因名伏日也。 立秋之後,以金代火,金畏於火,故至庚日必伏。 」按:後世以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二伏,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為三伏。 十禳除災害的一種形式,即磔(zhe,哲)裂狗的肢體,張掛於城邑四門。 (11)蠱:《索隱》解釋說:「《左傳》云:『皿蟲為蠱』,梟磔之鬼亦為蠱。 」所謂「皿蟲」指《本草綱目·蟲部》記載的,以百餘種毒蟲放於甕中,經年之後,必有一種蟲子把其餘的毒蟲吃盡,此蟲就是蠱。 《秦本記》《正義》解釋為:「蠱者,熱毒惡氣為傷害人,故磔狗以御之」。 還有其他解釋,略。 德公立二年卒。 其後(六)〔四〕年,秦宣公作密畤於渭南,祭青帝(1)。 其後十四年,秦繆公立,病臥五日不寤(2)。 寤,乃言夢見上帝,上帝命繆公平晉亂。 史書而記藏之府(3)。 而後世皆曰秦繆公上天。 秦繆公即位九年,齊桓公既霸,會諸侯於葵丘(4),而欲封禪。 管仲曰:「古者封泰山禪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記者十有二焉。 昔無懷氏封泰山(5),禪云云;慮羲封泰山(6),禪云云;神農封泰山,禪云云;炎帝封泰山(7),禪云云;黃帝封泰山,禪亭亭;顓頊封泰山,禪云云;帝嚳封泰山,禪云云;堯封泰山,禪云云;舜封泰山,禪云云;禹封泰山,禪會稽;湯封泰山,禪云云;周成王封泰山,禪社首。 皆受命然後得封禪。 」桓公曰:「寡人北伐山戎(8),過孤竹;西伐大夏,涉流沙,束馬懸車,上卑耳之山;南伐至召陵(9),登熊耳山以望江漢。 兵車之會三十,而乘車之會六□,九合諸侯,一匡天下,諸侯莫違我。 昔三代受命,亦何以異乎?」於是管仲睹桓公不可窮以辭,因設之以事,曰:「古之封禪,鄗上之黍,北裡之禾,所以為盛□;江淮之間,一茅三脊(13),所以為藉也□。 東海致比目之魚□。 西海致比翼之鳥,□,然後物有不召而自至者十有五焉。 今鳳凰麒麟不來□,嘉谷不生□,而蓬蒿藜莠茂,鴟梟數至□,而欲封禪,毋乃不可乎?」於是桓公乃止。 是歲,秦繆公內晉君夷吾□。 其後三置晉國之君(21),平其亂。 繆公立三十九年而卒。 (1)青帝:五方帝中的東方主木德之神。 (2)寤:顏師古註:「寤,覺也。 」(3)史:官名。 《禮記·玉藻》有左史、右史。 府:顏師古註:「府,藏書之處。 」(4)葵丘之會在公元前651年,見《左傳·僖9》記事。 (5)無懷氏:《集解》說:「古之王者,在伏羲前。 」(6)慮羲:即伏羲。 (7)炎帝:史傳多以神農為炎帝,此指神農的後世子孫。 (8)在公元前664年,參見《左傳·莊30》記事。 山戎侵燕,齊桓公出兵討伐。 (9)在公元前656年,參見《左傳·僖4》記事。 十《索隱》說:「按《左傳》,三,謂魯莊十三年(前681)會北杏,平宋亂;僖四年(前656)侵蔡,遂伐楚;六年(前654)伐鄭,圍新城是也。 (11)《索隱》說:「據《左氏傳》雲,莊十四年(前680)會於鄄,十五年(前679)又會鄄,十六年(前678)盟於幽,僖五年(前655)會於首止,八年(前652)盟於洮,九年(前651)會葵丘也。 」(12)盛:粢盛。 在容器中用來祭祀的黍稷。 《書經·泰誓》「犧牲粢盛」,孔安國傳說:「黍稷日粢」,「在器曰盛」。 □《集解》引孟康語說:「所謂靈茅也。 」李時珍《本草綱目·草部·白茅》條下載有香茅,說:「香茅一名菁茅,一名瓊矛。 生湖南及江淮間,葉有三脊,其氣香芬,可以包藉及縮酒,《禹貢》所謂「苞匭菁茅」是也。 」今知香茅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有檸檬香氣,成分主要是檸檬醛,可作香料,產於我國南部、台灣及其他熱帶地區。 □藉:薦神用的草蓆、草墊子。 □比目魚:一種深海生長的魚類,雙目生於身體一側。 屬於魚綱,鰈形目。 □比翼鳥:傳說中的單翼鳥。 《索隱》引《山海經》文說:「崇吾之山有鳥,狀如鳧,一翼一目,相得乃飛,名曰蠻。 」郭璞注《爾雅》又作鶼鶼。 □鳳凰:傳說中的瑞鳥。 《爾雅·釋鳥》說,雄者為鳳,雌者為凰。 郭璞解釋其形狀是「雞頭蛇頸,燕頜龜背,魚尾五彩色,高六尺許。 」《韓詩外傳》更說它,其翼若干(盾牌),其聲若簫,不啄生蟲,不折生草,不群居,不侶行,非梧桐不棲,非竹實不食,非醴泉不飲,天下有道則見等等。 後世統治者為粉飾太平,常污指各種奇鳥為鳳凰,麒麟:傳說中的瑞獸,雄者為麒,雌者為麟。 《說文》釋其形狀說:麒,「麋(按:鹿科動物,欲稱四不像)身、牛尾、一角」;麟,「大牝鹿也。 」《爾雅·釋獸》作「」,說它「麇(按:讀j□n軍。 即獐子)身、牛尾、一角。 」邢咼注引京房《易》說它「麇身、牛尾、狼額、馬蹄、有五彩、腹下黃,高丈二」等等。 與鳳凰一樣,後人也把各種不認識的獸指為麒麟。 今人考證,有把斑馬、長頸鹿等視作麒麟者。 □嘉谷:《漢書·郊祀志》作「嘉禾」,同。 祥瑞中的一種,與普通稻穀不同。 王充《論衡·講瑞篇》解釋為「生於禾中,與禾中異穗,謂之嘉禾」,如「一莖數穗,二莖或數莖合穗、隔壟合穗、異畝共穗等。 都是嘉禾。 □鴟梟:貓頭鷹。 鳥綱鴟鴞科,有許多種類。 古人認為是不孝之鳥,長則食母;又叫得難聽,說它是不祥之鳥。 漢代用它的肉作湯喝,還規定作為向皇帝上供的物品,目的是要把這不祥之物捕殺乾淨。 其實是種益鳥。 □晉獻公有子申生、重耳、夷吾。 驪姬作亂,殺太子申生,逼重耳、夷吾出奔。 獻公死後,大臣裡克作亂,夷吾請求秦繆公出兵,幫助他回到晉國主政。 秦繆公於是派兵送夷吾回國,立為晉君,稱晉惠公。 事在秦繆公九年(前651年)。 (21)《索隱》說指惠公、懷公、文公。 惠公夷吾事已見前注;懷公子圉為惠公子,以質子入秦。 聞惠公病,逃出秦國,被立為晉君;秦國怒子圉私逃回國,把流亡在外的重耳接到秦國,以兵護送歸晉,立為晉君,稱文公,文公殺子圉,後來成了諸侯霸主。 其後百有餘年,而孔子論述六藝(1)。 傳略言易姓而王、封泰山禪乎梁父者七十餘王矣,其俎豆之禮不章(2),蓋難言之。 或問禘之說(3),孔子曰:「不知。 知禘之說,其於天下也視其掌。 」《詩》雲紂在位(4),文王受命,政不及泰山。 武王克殷二年,天下未寧而崩(5)。 受周德之洽維成王(6),成王之封禪則近之矣。 及後陪臣執政(7),季氏旅於泰山(8),仲尼譏之。 是時萇弘以方事周靈王(9),諸侯莫朝周,周力少,萇弘乃明鬼神事,設射《狸首》十。 狸首者,諸侯之不來者。 依物怪欲以致諸侯。 諸侯不從,而晉人執殺萇弘。 周人之言方怪者自萇弘。 其後百餘年,秦靈公作吳陽上畤,祭黃帝:作下畤,祭炎帝。 第79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史記全集譯注》
第79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