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蘇州亞字城東玄妙觀前第一巷有一個人,不曉得他的姓名。 後來他自號懶龍,人只稱呼他是懶龍。 其母村居,偶然走路遇著天雨,走到一所枯廟中避着,卻是草鞋三郎廟。 其母坐久,雨尚不住,昏昏睡去。 夢見神道與他交感,歸來有妊。 滿了十月,生下這個懶龍來。 懶龍生得身材小巧,膽氣壯猛,心機靈變,度量慨慷。 且說他的身體行徑: 柔若無骨,輕若禦風。 大則登屋跳樑,小則捫牆摸壁。 隨機應變,看景生情。 攝口則為鷄犬狸鼠之聲;拍手則作蕭鼓弦素之弄。 飲琢有方,律呂相應。 無弗酷肖,可使亂真。 出沒如鬼神,去來如風雨。 果然天下無雙手,真是人間第一偷。 懶龍不但伎倆巧妙,又有幾件希奇本事,詫異性格。 自小就會着了靴在壁上走,又會說十三省鄉談,夜間可以連宵不睡,日間可以連睡幾日,不茶不飯,象陳摶一般。 有時放置一吃,酒數斗飯數升,不彀一飽。 有時不吃起來,便動幾日不餓。 鞋底中用稻草灰做襯,走步絶無聲響。 與人相撲,掉臂往來,倏忽如風。 想來《劍俠傳》中白猿公,《水滸傳》中鼓上蚤,其矯捷不過如此。 自古道性之所近,懶龍既有這一番車庶,便自藏埋不住,好與少年無賴的人往來,習成偷兒行徑。 一時偷兒中高手有:蘆茄茄(骨瘦如青蘆枝,探丸白打最勝);刺毛鷹(見人輒隱伏,形如蠆范,能宿梁壁上);白搭膊(以素練為腰纏,角上掛大鐵鉤,以鈎向上拋擲,遇椽掛便攀緣腰纏上升;欲下亦借鈎力,梯其腰纏,翩然而落)。 這數個,多是吳中高手,見了懶龍手段,儘管心伏,自以為不及。 懶龍原沒甚家緣家計,今一發棄了,到處為家,人都不曉得他歇在那一個所在。 白日行都市中,或閃入人家,但見其影,不見其形。 暗夜便竊入大戶朱門尋宿處:玳瑁梁間,鴛鴦樓下,綉屏之內,畫閣之中,縮做刺猥一團,沒一處不是他睡場。 得便就做他一手。 因是終日會睡,變幻不測如龍,所以人叫他懶龍。 所到之處,但得了手,就畫一枝梅花在壁上,在黑處將粉寫白字,在粉牆將煤寫黑字,再不空過,所以人又叫他做一枝梅。 嘉靖初年,洞庭兩山出蛟,太湖邊山崖崩塌,露出一古塚朱漆棺。 寶物無數,盡被人盜去無遺。 有人傳說到城,懶龍偶同親友泛湖,因到其處。 看見藤蔓纏棺,已被斬斷。 開發棺中,惟枯骸一具,家旁有斷碑模糊。 懶龍道是古來王公之墓,不覺惻然,就與他掩蔽了。 即時出些銀兩,僱本處土人聚土埋藏好了,把酒澆奠。 奠畢將行,懶龍見草中一物礙腳,俯首取起,乃是古銅鏡一面。 急藏襪中,不與人見。 及到城中,將往僻處,刷淨泥滓。 細看那鏡,小小只有四五寸。 面上精光閃爍,背上鼻鈕四傍,隱起窮奇饕餮魚龍波浪之形。 滿身青綠,盡蝕硃砂水銀之色。 試敲一下,其聲泠然。 曉得是件寶貝,將來佩帶身邊。 到得晚間,將來一照,暗處皆明,雪白如晝。 懶龍得了此鏡,出入不離,夜行更不用火,一發添了一助。 別人怕黑時節,他竟同日裡行走,偷法愈便。 卻是懶龍雖是偷兒行徑,卻有幾件好處:不肯淫人家婦女,不入良善與患難之家,說了人說話,再不失信。 亦且仗義疏財,偷來東西隨手散與貧窮負極之人。 最要薅惱那慳吝財主、無義富人,逢場作戲,做出笑話。 因此到所在,人多倚草附木,成行逐隊來皈依他,義聲赫然。 懶龍笑道:「吾無父母妻子可養,借這些世間余財聊救貧人。 正所謂損有餘補不足,天道當然,非關吾的好義也。 」 一日,有人傳說一個大商下千金在織人周甲家,懶龍要去取他的。 酒後錯認了所在,誤入了一個人家。 其家乃是個貧人,房內止有一張大幾。 四下一看,別無長物。 既已進了房中,一時不好出去,只得伏在幾下。 看見貧家夫妻對食,盤餐蕭瑟。 夫滿面愁容,對妻道:「欠了客債要緊,別無頭腦可還,我不如死了罷!」妻子道:「怎便尋死?不如把我賣了,還好將錢營生。 」說罷,夫妻淚如雨下。 懶龍忽然跳將出來,夫妻慌怕。 懶龍道:「你兩個不必怕我,我乃懶龍也。 偶聽人言,來尋一個商客,錯走至此。 今見你每生計可憐,我當送二百金與你,助你經營,快不可別尋道路,如此苦楚!」夫妻素聞其名,拜道:「若得義士如此厚恩,吾夫妻死裡得生了!」懶龍出了門去,一個更次,門內鏗然一響。 夫妻走起來看時,果然一個布囊,有銀二百兩在內,乃是懶龍是夜取得商人之物。 夫妻喜躍非常,寫個懶龍牌位,奉事終身。 第27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二刻拍案驚奇》
第27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