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如宋朝臨安有個劇盜,叫做「我來也」,不知姓甚名誰,但是他到人家偷盜了物事,一些蹤影不露出來,只是臨行時壁上寫着「我來也」三個大字。 第二日人家看見了字,方纔簡點家中,曉得失了賊。 若無此字,競是神不知鬼不覺的,煞好手段!臨安中受他蒿惱不過,紛紛告狀。 府尹責着緝捕使臣,嚴行挨查,要獲着真正寫「我來也」三字的賊人。 卻是沒個姓名,知是張三李四?拿着那個才肯認帳?使臣人等受那比較不過,只得用心體訪。 元來隨你巧賊,須瞞不過公人,占風望氣,定然知道的。 只因拿得甚緊,畢竟不知怎的緝看了他的真身,解到臨安府裡來。 府尹升堂,使臣稟說緝着了真正「我來也」,雖不曉得姓名,卻正是寫這三字的。 府尹道:「何以見得?」使臣道:「小人們體訪甚真,一些不差。 」那個人道:「小人是良民,並不是甚麼我來也。 公人們比較不過,拿小人來冒充的。 」使臣道:「的是真正的,賊口聽他不得!」府尹只是疑心。 使臣們稟道:「小人們費了多少心機,才訪得着。 若被他花言巧語脫了出去,後來小人們再沒處拿了。 」府尹欲待要放,見使臣們如此說,又怕是真的,萬一放去了,難以尋他,再不好比較緝捕的了,只得權發下監中收監。 那人一到監中,便好言對獄卒道:「進監的舊例,該有使費,我身邊之物,盡被做公的搜去。 我有一主銀兩,在岳廟裡神座破磚之下,送與哥哥做拜見錢。 哥哥只做去燒香取了來。 “獄卒似信不信,免不得跑去一看,果然得了一包東西,約有二十餘兩。 獄卒大喜,遂把那人好好看待,漸加親密。 一日,那人又對獄卒道:“小人承蒙哥哥盛情,十分看待得好。 小人無可報效,還有一主東西在某外橋垛之下,哥哥去取了,也見小人一點敬意。 」獄卒道:「這個所在,是往來之所,人眼極多,如何取得?」那人道:「哥哥將個筐籃盛着衣服,到那河裡去洗,摸來放在籃中,就把衣服蓋好,卻不拿將來了?」獄卒依言,如法取了來,沒人知覺。 簡簡物事,約有百金之外。 獄卒一發喜謝不盡,愛厚那人,如同骨肉。 晚間買酒請他。 酒中那人對獄卒道:「今夜三更,我要到家裡去看一看,五更即來,哥哥可放我出去一遭。 」獄卒思量道:「我受了他許多東西,他要出去,做難不得。 萬一不來了怎麼處?」那人見獄卒遲疑,便道:「哥哥不必疑心,小人被做公的冒認做我來也送在此間,既無真名,又無實跡,須問不得小人的罪。 小人少不得辨出去,一世也不私逃的。 但請哥哥放心,只消的個更次,小人仍舊在此了。 」獄卒見他說得有理,想道:「一個不曾問罪的犯人,就是失了,沒甚大事。 他現與了我許多銀兩,拼得與他使用些,好歹糊塗得過,況他未必不來的。 」就依允放了他。 那人不由獄門,竟在屋檐上跳了去。 屋瓦無聲,早已不見。 到得天未大明,獄卒宿酒未醒,尚在朦朧,那人已從屋檐跳下。 搖起獄卒道: 「來了,來了。 」獄卒驚醒,看了一看道:「有這等信人!」那人道:「小人怎敢不來,有累哥哥?多謝哥哥放了我去,已有小小謝意,留在哥哥家裡,哥哥快去收拾了來。 小人就要別了哥哥,當官出監去了。 」獄卒不解其意,急回到家中。 家中妻子說:「有件事,正要你回來得知。 昨夜更鼓盡時,不知樑上甚麼響,忽地掉下一個包來。 解開看時,儘是金銀器物,敢是天錫我們的?」獄卒情知是那人的緣故,急搖手道:「不要露聲!快收拾好了,慢慢受用。 」獄卒急轉到監中,又謝了那人。 須臾府尹升堂,放告牌出。 只見紛紛來告盜情事,共有六七紙。 多是昨夜失了盜,牆壁上俱寫得有「我來也」三字,懇求着落緝捕。 府尹道: 「我元疑心前日監的,未必是真我來也,果然另有這個人在那裡,那監的豈不冤枉?」即叫獄卒分付快把前日監的那人放了。 另行責着緝捕使臣,定要訪個真正我來也解官,立限比較。 豈知真的卻在眼前放去了?只有獄卒心裡明白,伏他神機妙用,受過重賄,再也不敢說破。 看官,你道如此賊人智巧,可不是有用得着他的去處麼?這是舊話,不必說。 只是我朝嘉靖年間,蘇州有個神偷懶龍,事蹟頗多。 雖是個賊,煞是有義氣,兼帶著戲耍,說來有許多好笑好聽處。 有詩為證: 誰道偷無道?神偷事每奇。 更看多慷慨,不是俗偷兒。 第27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二刻拍案驚奇》
第27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