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甲寅:指康熙十三年(1674)。 (9) 稷下:本來是古齊國都城臨淄附近地名,在今山東淄博市臨淄區;此指濟南。 濟南自北魏稱齊州,唐天寶元年改齊州為臨淄郡,五年又改為濟南郡。 見《歷城縣誌》。 後遂以「稷下」、「稷門」代指濟南。 (10)市:買。 格帛:紙錢。 (11)酹奠榛墟,到草木叢生的墳地去祭奠。 酹奠,以酒灑地祭奠鬼神。 榛墟,草木叢生的荒野,指荒丘墓地。 (12)下院,佛教大寺院分設的寺院。 (13)暴客:指強盜。 (14)猜薄:猜疑、鄙薄。 (15)齒牙餘惠:誇獎褒美的好話。 《南史。 謝傳》:謝眺好褒獎人才,曾云:「士子聲名未立,應共獎成,不惜齒牙餘論。 」 (16)失恃:喪母。 《詩。 小雅。 寥莪》:「無父何怙,無母何恃。 」後因稱喪母為「失恃」。 (17)猶子:侄子。 啟櫬:指遷葬。 櫬:棺材。 (18)金諾,對人許諾的敬稱,言守信不渝,珍貴如金。 《史記。 季布欒布列傳》:「楚人諺曰: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 」 (19)屈玉趾:煩您走一趟。 玉趾,猶言貴步,稱人行止的敬詞。 (20)妗:舅母。 (21)荊人;舊時對人謙稱己妻,意調荊釵布裙之人。 (22)寸報,孟郊《遊子吟》:「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此用其意,言盡孝報恩。 (23)沉魂,沉淪于陰間的鬼魂。 此也兼指沉冤之魂。 (24)賜金帛:指上文萊陽生焚楮帛祭奠。 (25)為政:做主,主持。 (26)斂衽:整飭衣襟表示敬意,為古時的一種拜禮;後專指婦女行禮。 (27)窮波斯:不詳。 波斯,古國名,即今伊朗。 古代波斯商人多經營珠寶,因以波斯代指富商。 又,何垠《注》:「《俗呼小錄》:跑謂之波。 窮波斯,蓋謂窮而奔忙也。 」 (28)笑彎秋月:笑時眉毛彎曲如秋夜之月。 (29)羞暈朝霞:害羞時,臉上的紅暈如同清晨的彩霞。 (30)蝸廬:《古今注。 魚蟲》:「野人結圓舍,如蝸牛之殻,曰蝸舍。 」 此以「蝸廬」喻小戶人家的居室。 (31)斷弦未續:指妻死,尚未續娶。 古時以琴瑟諧合象徵夫婦,喪妻稱「斷弦」,可娶叫「續絃」。 (32)糞壤:猶言異物,指已死的人。 魏文帝《與吳質書》,謂看到徐、 陳琳、應、劉楨等人的遺文,「觀其姓名已為鬼錄,追思昔游,猶在心區,而此諸子,化為糞壤,可復道哉!」 (33)月半規:月亮半圓。 ,含,隱沒。 規,圓形。 (34)晉珠:山西產的珠玉。 《爾雅。 釋地》:「西方之美者,有霍山之多珠玉焉。 」霍山,蒞今山西省。 (35)長(zhàng漲)物:多餘物。 (36)禽儀:訂婚用的聘禮,古時訂婚以雁為聘禮,稱為「委禽」。 儀,禮物。 (37)謝:謙謝。 (38)(shàn 扇,或讀jié捷):扇子。 (39)望塵即拜:意謂老遠望見就下拜。 晉石崇與潘岳諂媚賈謐,賈出,石崇立路旁望塵下拜。 見《晉書。 潘岳傳》。 塵,車行時揚起的塵土。 (40)嘉禮:古代五禮之一,後專指婚禮。 (41)于歸,指女子出嫁。 《詩。 周南。 桃夭》:「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 于,往。 歸,舊時婦女以夫家為家:故出嫁叫「歸」。 (42)助妝:古時女子出嫁,親友贈送的服飾等禮物。 (43)郎:古時婦女對丈夫或所愛男子的稱呼。 往,此據鑄雪齋抄本,原作「拜」。 (44)脫邊幅,意謂不拘禮節。 邊幅,布帛邊緣整齊,喻人的容止合乎禮儀。 (45)指畫,指使、指揮。 (46)進酒:此據鑄雪齋抄本,原作「追酒」。 (47)朽觴:行酒,斟酒。 (48)勸進:勸客進食、飲酒。 (49)邂逅:指兩相愛悅。 《詩。 唐風。 綢繆》:「今夕何夕,見此邂逅。 」 (50)郡:指濟南府。 (51)口占兩絶:隨口作成兩首絶句。 口占,隨口念出,不用筆寫。 絶,絶句,舊詩體的一種。 每首四句。 每句五字的叫五絶,七字的叫七絶。 這裡是兩首七絶。 (52)「昔日羅裳」二句:意謂生前穿的衣裳都已腐爛成塵土,對自己的悲慘遭遇只有空自怨恨。 羅裳,絲裙。 業果,佛教語,指人的行為所招致的果報或報應。 業有善業、惡業;果報也有善報、惡報。 這是前生命定的迷信說法。 (53)「十年露冷」二句:意謂十年來置身于寒露冷月、楓林蕭瑟的秋野,今天才初次享受閨閣中的人間春意。 畫閣,彩飾的閨閣,這裡指洞房。 (54)「白楊風雨」二句,意謂一向是淒風苦雨,白楊蕭蕭,孤寂冷漠環繞着土墳;沒有想到還能過着夫婦恩愛的生活。 陽台,指男女歡會之處。 宋玉《高唐賦序》:楚王游于高唐,夢中與一神女歡會。 神女臨別告訴楚王:「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台之下。 」(55)「忽啟鏤金」二句,意謂忽然打開鏤金的衣箱,那血污的羅裙使人怵目驚心。 鏤金箱,有雕金紋飾的箱子。 (56)嬖惑,寵愛迷戀。 (57 萊霞裡:于七起義失敗後,清兵大肆屠殺無辜。 《萊陽縣誌》:「今鋸齒山前,有村曰血灌亭,省城南關有荒塚曰棲萊裡,殺戮之慘可知矣。 」 「萊霞裡」當據此虛擬。 (58)兩處,指萊陽、棲霞。 (59)蓬游無底:像蓬草一樣隨風飄遊,沒有歸宿。 底,休止。 (60)白足:赤腳,謂倉促未及穿鞋。 (61):此據鑄雪齋抄本,原作「籠」。 (62)瀾:流淚的樣子。 (63)展轉申旦:翻來覆去,直到天亮。 申旦,自夜達旦。 (64)志表:碑誌、墓表;指墓前的標誌。 (65)息駕:停下車馬。 (66)墳兆:墳地。 兆,界域。 (67)怒:據鑄雪齋抄本,原作「努」。 (68)「香草沉羅」二句:指屈原自沉于汨羅江,悲憤不能自已。 見《史記。 第8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聊齋誌異 上》
第8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