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尋至,急馳之,竟無蹤兆。 一望寥闊,進退難以自主。 自念無家可歸,遂決意窮追。 而怪險不復可騎,遂以馬付仆歸,迤逴自往。 遙見一僮獨坐,趨近問程,且告以故。 僮自言為成弟子,代荷衣糧,導與俱行。 星飯露宿,逴行殊遠(38),三日始至,又非世之所謂上清。 時十月中,山花滿路,不類初冬。 僮入報客,成即遽出,始認己形。 執手入,置酒讌語,見異彩之禽,馴人不驚(39),聲如笙簧,時來鳴于座上。 心甚異之。 然塵俗念切,無意留連。 地下有蒲團二,曳與井坐。 至二更後,萬慮俱寂(40),忽似瞥然一盹,身覺與成易位。 疑之,自捋頷下,則于思者如故矣(41)。 既曙,浩然思返。 成固留之。 越三日,乃曰:「迄少寐息,早送君行。 」甫交睫,聞成呼曰:「行裝已具矣。 」遂起從之。 所行殊非舊途。 覺無幾時,裡居已在望中。 成坐候路側,俾自歸。 周強之不得,因踽踽至家門。 叩不能應,思欲越牆,覺身飄似葉,一躍已過。 凡逾數重垣,始抵臥室,燈燭熒然,內人未寢,噥噥與人語。 舐窗以窺,則妻與一廝仆同杯飲,狀甚狎褻。 於是怒火如焚;計將掩執(42),又恐孤力難勝。 遂潛身脫扃而出,奔告成,且乞為助。 成慨然從之,直抵內寢。 周舉石撾門,內張皇甚;擂愈急,內閉益堅。 成撥以劍,劃然頓闢。 周奔入,仆沖戶而走。 成在門外,以劍擊之,斷其肩臂。 周執妻拷訊,乃知被收時即與仆私。 周借劍決其首,胃腸庭樹間。 乃從成出,尋途而返。 驀然忽醒,則身在臥榻,驚而言曰:「怪夢參差,使人駭懼!」成笑曰:“夢者兄以為真,真者乃以為 夢。 「周愕而問之。 成出劍示之,濺血猶存。 周驚怛欲絶,竊疑成張為幻(43)。 成知其意,乃促裝送之歸。 荏苒至裡門,乃曰:」疇昔之夜,倚劍而相待者,非此處耶!吾厭見惡濁,請還侍君于此;如過晡不來(44),予自去。 「盩厔家,門戶蕭索,似無居人。 還人弟家。 弟見兄,雙淚遽墮,曰:」兄去後,盜夜殺嫂,刳腸去,酷慘可悼,於今官捕未獲。 「周如夢醒,因以情告,戒勿究。 弟錯愕良久。 周問其子,乃命老媼抱至。 周曰:」此襁褓物(45),宗緒所關(46),弟好視之。 兄欲辭人世矣。 「遂起,徑出。 弟涕泗追輓(47),笑行不顧。 至野外,見成,與俱行。 遙回顧曰:」忍事最樂。 “弟欲有言,成闊袖一舉,即不可見。 悵立移時,痛哭而返。 周弟樸拙,不善治家人生產,居數年,家益貧。 周子漸長,不能延師,因自教讀。 一日,早至齋,見案頭有函書,緘封甚固,簽題「仲氏啟」(48)。 審之,為兄跡;開視,則虛無所有,只見爪甲一枚,長二指許。 心怪之。 以甲置研上,出問家人所自來,井無知者。 回視,則研石燦燦(49),化為黃金。 大驚。 以試銅鐵,皆然。 由此大富。 以千金賜成氏子,因相傳兩家有點金術雲(50)。 【註釋】 (1) 文登:縣名,即今山東省文登縣。 (2) 杵臼交:不計貪富貴賤的朋友。 《後漢書。 吳祐傳》:公沙穆游太學,家貧無資糧,變服為吳祐春米。 吳與語,大驚,「遂共定交于杵臼之間。 」 杵臼,搗米的木杵和石臼。 (3) 「節序登堂」二句:意思是,四時八節,成生必定攜眷到周生家拜問兄嫂,親密如一家兄弟。 是稱讚成生恪守古訓,對周生夫妻親而有禮。 節序:猶言四時八節。 我國舊稱春夏秋冬四季為四時或四序,稱四立兩分兩至為八節。 杜甫《狂歌行贈四兄》詩:「四時八節還拘禮,女拜弟妻男拜弟。 」 (4) 周妻生子:此據鑄雪齋抄本,底本誤「妻」為「子」。 (5) 別業:正宅外之園林宅舍。 此「別業仆」,即指派守田莊之仆。 (6) 蹊:踐越,穿行。 《左傳。 宜公十一年》:「牽牛以蹊人之田。 」杜註:「蹊,徑也」 (7) 大父:祖父。 (8) 氣填吭臆:怒氣充咽填胸。 吭,咽喉。 臆,胸膛。 (9) 強梁世界:強暴橫行的社會。 強梁,強暴凶橫。 《老子》:「強梁者不得其死。 」 (10)矛弧,矛和弓,指殺人兇器。 (11)兩造:爭訟的雙方,原告和被告。 《周禮。 秋官。 大司寇》:「以兩造禁民訟。 」鄭註:「造,至也;使訟者兩至。 」 (12)嗾(s òu 叟):指揮狗的聲音。 《左傳。 宣公二年》:「公嗾夫獒焉。 」 《玉篇》:「《方言》云:秦、晉、冀、隴謂使犬曰嗾使犬。 」(13)呈治:呈請懲冶。 (14)慫臾(y ǒng甬):同「慫恿」。 (15)辰後:辰時過後。 辰時,相當於早上七點至九點。 (16)囹圄(l íng yú伶俞):本秦代監獄名,後為牢獄別稱。 (17)捏周同黨:誣陷周生與海盜同夥。 捏,捏造,即誣陷。 (18)據詞申黜頂衣:依據海盜供詞,申報革去周生功名。 舊時官府行文,下級向上級說明情況稱「申詳」或「申」。 黜,革免。 頂衣,指生員冠服, 代指其資格功名。 科舉時代,生員犯法,革除功名之後,官府才能施刑審訊。 (19)搒掠:拷打。 (20)叩闕:應從青柯亭刻本作「叩閽」(鑄本「闕」旁亦注一「閽」字),指向朝廷告狀。 閽,指帝閽,即宮門。 吏民向皇帝告狀叫叩閽。 (21)重犴(chóngàn 蟲岸):牢獄深處,拘禁重罪犯人的地方。 犴,年獄。 (22)弱弟:幼弟。 弱,幼小。 (23)難而不急:人在難中而不相救。 急,救助。 《詩。 小雅。 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難。 」 (24)贐(j ìn 盡):贈送路費。 (25)着部院審奏:責成(山東)巡撫審理奏聞。 部院,本指朝廷六部和都察院的長官,清代各省巡撫多帶侍郎和副都御史的京銜,因以部院代稱巡撫。 (26)閲:經歷。 第3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聊齋誌異 上》
第3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