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靈助敗,昂乃據冀州,孟和為其致力。 會高祖起義冀州,以孟和為都督。 中興初,拜通直常侍。 二年,除安東將軍。 尋加征東將軍、金紫光祿。 以建義勛,賜爵長廣縣伯。 天平中,衛將軍、上黨內史,罷郡,除大丞相司馬。 武定元年,坐事死。 叔宗字元纂,樂陵平昌人。 和謹,頗有學業,舉秀才。 稍遷滄州治中。 永安中,加鎮遠將軍、諫議大夫。 兄海寶,少輕俠,然為州裡所愛。 昂之起義也,海寶率鄉閭襲滄州以應昂,昂以海寶權行滄州事。 前范陽太守刁整心附爾朱,遣弟子安壽襲殺海寶。 叔宗仍歸於昂。 中興初,高祖除前將軍、廷尉少卿。 太昌初,加鎮軍將軍、光祿大夫。 天平初,除車騎將軍、左光祿大夫。 二年卒。 贈使持節、儀同、定州刺史。 老字安德,鬲人。 家世寒微。 身長七尺,膂力過人。 少粗獷無賴,結輕險之徒共為賊盜,鄉裡患之。 魏末兵起,遂與昂為部曲。 義旗建,仍從征討,以軍功除殿中將軍。 累遷平遠將軍。 除魯陽太守。 後除南益州刺史,領宜陽太守,賜爵長樂子。 老頻為二郡,出入數年,境接群蠻,又鄰西敵,至于攻城野戰,率先士卒,屢以少制眾,西人憚之。 顯祖受禪,別封陽平縣伯,遷南兗州刺史。 後與蕭軌等渡江,戰沒。 希光,渤海蓚人也。 父紹,魏長廣太守,希光隨高乾起義信都。 中興初,除安南將軍、安德郡守。 後為世祖開府長史。 武定末,從高岳平潁川,封義寧縣開國侯,歷潁、梁、南兗三州刺史。 天保中,揚州刺史,與蕭軌等渡江,戰沒。 贈開府儀同三司、西兗州刺史。 子子令,尚書外兵郎中。 武平末,通直常侍。 隋開皇中,卒於易州刺史。 希光族弟子貢,以與義旗之功,官至吏部郎,後為兗州刺史。 坐貪暴為世宗所殺。 顯祖責陳武廢蕭明,命儀同蕭軌率希光、東方老、裴英起、王敬寶步騎數萬伐之。 以七年三月渡江,襲克石頭城。 五將名位相侔,英起以侍中為軍司,蕭軌與希光併為都督,軍中抗禮,不相服禦,競說謀略,動必乖張。 頓軍丹陽城下,值霖雨五十餘日,及戰,兵器並不堪施用,故致敗亡。 將帥俱死,士卒得還者十二三,所沒器械軍資不可勝紀。 蕭軌、王寶事行,史闕其傳。 裴英起,河東人。 其先晉末渡淮,寓居淮南之壽陽縣。 祖彥先,隨薛安都入魏,官至趙郡守。 父約,渤海相。 英起聰慧滑稽,好劇談,不拘儀檢,仁魏至定州長史。 世宗引為行台左丞。 天保中,都官尚書,兼侍中,及戰沒,贈開府、尚書左仆射。 封隆之,字祖裔,小名皮,渤海之蓚人也。 父回,魏司空。 隆之性寬和,有度量。 弱冠州郡主簿,起家奉朝請,領直後。 汝南王悅開府,為中兵參軍。 初,延昌中,道人法慶作亂冀方,自號「大乘」,眾五萬餘。 遣大都督元遙及隆之擒獲法慶,賜爵武城子。 俄兼司徒主簿、河南尹丞。 時青、齊二州士民反叛,隆之奉使慰諭,咸即降款。 永安中,撫軍府長史。 爾朱兆等屯據晉陽,魏朝以河內要衝,除隆之龍驤將軍、河內太守,尋加持節、後將軍、假平北將軍、當郡都督。 未及到郡,屬爾朱兆入洛,莊帝幽崩。 隆之以父遇害,常懷報雪,因此遂持節東歸,圖為義舉。 時高乾告隆之曰:「爾朱暴逆,禍加至尊,弟與兄並荷先帝殊常之眷,豈可不出身為主,以報仇恥乎?」隆之對曰:「國恥家怨,痛入骨髓,乘機而動,今實其時。 」 遂與乾等定計,夜襲州城,克之。 乾等以隆之素為鄉裡所信,乃推為刺史。 隆之盡心慰撫,人情感悅。 尋高祖自晉陽東出,隆之遣子子繪奉迎于滏口,高祖甚嘉之。 既至信都,集諸州郡督將僚吏等議曰:“逆胡爾朱兆窮凶極虐,天地之所不容,人神之所捐棄,今所在蜂起,此天亡之時也。 欲與諸君翦除凶羯,其計安在?”隆之對曰:「爾朱暴虐,天亡斯至,神怒民怨,眾叛親離,雖握重兵,其強易弱。 而大王乃心王室,首唱義旗,天下之人,孰不歸仰?願大王勿疑。 」 中興初,拜左光祿大夫、吏部尚書。 爾朱兆等軍于廣阿,十月,高祖與戰,大破之。 乃遣隆之持節為北道大使。 高祖將擊爾朱兆等軍于韓陵,留隆之鎮鄴城。 爾朱兆等走,以隆之行冀州事,仍領降俘三萬餘人,分置諸州。 尋征為侍中。 時高祖自洛還師于鄴。 隆之將赴都,因過謁見,啟高祖曰:「斛斯椿、賀拔勝、賈顯智等往事爾朱,中復乖阻,及討仲遠,又與之同,猜忍之人,志欲無限。 又叱烈延慶侯念賢皆在京師,王授以名位,此等必構禍隙。 」 高祖經宿乃謂隆之曰:「侍中昨言,實是深慮。 」 尋封安德郡公,邑二千戶,進位儀同三司。 于時朝議以爾朱榮佐命前朝,宜配食明帝廟庭。 隆之議曰:「榮為人臣,親行殺逆,安有害人之母,與子對饗?考古詢今,未見其義。 」 從之。 詔隆之參議麟趾閣,以定新制。 又贈其妻祖氏范陽郡君。 隆之表以先爵富城子及武城子轉授弟子孝琬等,朝廷嘉而從之。 後為斛斯椿等構之於魏帝,逃歸鄉裡。 高祖知其被誣,召赴晉陽。 魏帝尋以本官征之,隆之固辭不赴。 仍以隆之行并州刺史。 魏清河王亶為大司馬。 長史。 天平初,復入為侍中,預遷都之議。 魏靜帝詔為侍講,除吏部尚書,加侍中,以本官行冀州事。 陽平民路紹遵聚眾反,自號行台,破定州博陵郡,虜太守高永樂,南侵冀州。 隆之令所部長樂太守高景等擊破之,生擒紹遵,送於晉陽。 元象初,除冀州刺史。 第5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北齊書》
第5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