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詔金孫武都尚義寧公主。 成禮之日,帝從皇太后幸金宅,皇后、太子及諸王等皆從,其見親待如此。 後以茹茹為突厥所破,種落分散,慮其犯塞,驚撓邊民,乃詔金率騎二萬屯白道以備之。 而虜帥豆婆吐久備將三千餘戶密欲西過,候騎還告,金勒所部追擊,盡俘其眾。 茹茹但鉢將舉國西徙,金獲其候騎送之,並表陳虜可擊取之勢。 顯祖於是率眾與金共討之於吐賴,獲二萬餘戶而還。 進位右丞相,食齊州干,遷左丞相。 肅宗踐阼,納其孫女為皇太子妃。 又詔金朝見,聽步輓車至階。 世祖登極,禮遇彌重,又納其孫女為太子妃。 金長子光大將軍,次子羡及孫武都並開府儀同三司,出鎮方岳,其餘子孫皆封侯貴達。 一門一皇后、二太子妃、三公主,尊寵之盛,當時莫比。 金嘗謂光曰:“我雖不讀書,聞古來外戚梁冀等無不傾滅。 女若有寵,諸貴人妒;女若無寵,天子嫌之。 我家直以立勛抱忠致富貴,豈可藉女也?”辭不獲免,常以為憂。 天統三年薨,年八十。 世祖舉哀西堂,後主又舉哀于晉陽宮。 贈假黃鉞、使持節、都督朔定冀並瀛青齊滄幽肆晉汾十二州諸軍事、相國、太尉公、錄尚書、朔州刺史,酋長、王如故,贈錢百萬,謚曰武。 子光嗣。 光,字明月,少工騎射,以武藝知名。 魏末,從金西征,周文帝長史莫孝暉時在行間,光馳馬射中之,因擒于陣,光時年十七。 高祖嘉之,即擢為都督。 世宗為世子,引為親信都督,稍遷征虜將軍,累加衛將軍。 武定五年,封永樂縣子。 嘗從世宗于洹橋校獵,見一大鳥,雲表飛颺,光引弓射之,正中其頸。 此鳥形如車輪,旋轉而下,至地,乃大雕也。 世宗取而觀之,深壯異焉。 丞相屬邢子高見而嘆曰:“此射鵰手也。 ”當時傳號落雕都督。 尋兼左衛將軍,進爵為伯。 齊受禪,加開府儀同三司,別封西安縣子。 天保三年,從征出塞,光先驅破敵,多斬首虜,並獲雜畜。 還,除晉州刺史。 東有周天柱、新安、牛頭三戍,招引亡叛,屢為寇竊。 七年,光率步騎五千襲破之,又大破周儀同王敬俊等,獲口五百餘人,雜畜千餘頭而還。 九年,又率眾取周絳川、白馬、澮交、翼城等四戍。 除朔州刺史。 十年,除特進、開府儀同三司。 二月,率騎一萬討周開府曹回公,斬之。 柏谷城主儀同薛禹生棄城奔遁,遂取文侯鎮,立戍置柵而還。 乾明元年,除并州刺史。 皇建元年,進爵鉅鹿郡公。 時樂陵王百年為皇太子,肅宗以光世載醇謹,兼著勛王室,納其長女為太子妃。 大寧元年,除尚書右仆射,食中山郡干。 二年,除太子太保。 河清二年四月,光率步騎二萬築勛掌城于軹關西,仍築長城二百里,置十三戍。 三年正月,周遣將達奚成興等來寇平陽,詔光率步騎三萬禦之,興等聞而退走。 光逐北,遂入其境,獲二千餘口而還。 其年三月,遷司徒。 四月,率騎北討突厥,獲馬千餘匹。 是年冬,周武帝遣其柱國大司馬尉遲迥、齊國公宇文憲,柱國庸國公可叱雄等,眾稱十萬,寇洛陽。 光率騎五萬馳往赴擊,戰于邙山,迥等大敗。 光親射雄,殺之,斬捕首虜三千餘級,迥、憲僅而獲免,盡收其甲兵輜重,仍以死者積為京觀。 世祖幸洛陽,策勛班賞,遷太尉,又封冠軍縣公。 先是世祖命納光第二女為太子妃,天統元年,拜為皇后。 其年,光轉大將軍。 三年六月,父喪去官,其月,詔起光及其弟羡並復前任。 秋,除太保,襲爵咸陽王,並襲第一領民酋長,別封武德郡公,徙食趙州干,遷太傅。 十二月,周遣將圍洛陽,壅絶糧道。 武平元年正月,詔光率步騎三萬討之。 軍次定隴,周將張掖公宇文桀、中州刺史梁士彥、開府司水大夫梁景興等又屯鹿盧交道,光擐甲執鋭,身先士卒,鋒刃才交,桀眾大潰,斬首二千餘級。 直到宜陽,與周齊國公宇文憲、申國公扌翕跋顯敬相對十旬。 光置築統關、豐化二城,以通宜陽之路。 軍還,行次安鄴,憲等眾號五萬,仍躡軍後,光從騎擊之,憲眾大潰,虜其開府宇文英、都督越勤世良、韓延等,又斬首三百餘級。 憲仍令桀及其大將軍中部公梁洛都與景興、士彥等步騎三萬于鹿盧交塞斷要路。 光與韓貴孫、呼延族、王顯等合擊,大破之,斬景興,獲馬千匹。 詔加右丞相、并州刺史。 其冬,光又率步騎五萬于玉壁築華谷、龍門二城,與憲、顯敬等相持,憲等不敢動。 光乃進圍定陽,仍築南汾城。 置州以逼之,夷夏萬餘戶並來內附。 二年,率眾築平隴、衛壁、統戎等鎮戍十有三所。 周柱國枹罕公普屯威、柱國韋孝寬等步騎萬餘,來逼平隴,與光戰于汾水之北,光大破之,俘斬千計。 又封中山郡公,增邑一千戶。 軍還,詔復令率步騎五萬出平陽道,攻姚襄、白亭城戍,皆克之,獲其城主儀同、大都督等九人,捕虜數千人。 又別封長樂郡公。 是月,周遣其柱國紇干廣略圍宜陽。 光率步騎五萬赴之,大戰于城下,乃取周建安等四戍,捕虜千餘人而還。 軍未至鄴,敕令便放兵散。 光以為軍人多有勛功,未得慰勞,若即便散,恩澤不施,乃密通表請使宣旨,軍仍且進。 朝廷發使遲留,軍還,將至紫陌,光仍駐營待使。 帝聞光軍營已逼,心甚惡之,急令舍人追光入見,然後宣勞散兵。 拜光左丞相,又別封清河郡公。 第4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北齊書》
第4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