琛尋遷安西長史、南郡太守,母憂去官,又丁父艱。 起為信武將軍、護軍長史,俄為貞毅將軍、太尉長史。 出為信威將軍、東陽太守,遷吳興太守。 郡有項羽廟,土民名為憤王,甚有靈驗,遂於郡廳事安施床幕為神座,公私請禱,前後二千石皆于廳拜祠,而避居他室。 琛至,徙神還廟,處之不疑。 又禁殺牛解祀,以脯代肉。 琛頻蒞大郡,不治產業,有闕則取,不以為嫌。 普通元年,征為宗正卿,遷左民尚書,領南徐州大中正,太子右衛率。 徙度支尚書,左驍騎將軍,領軍將軍,轉秘書監、後軍將軍,遷侍中。 高祖在西邸,早與琛狎,每朝宴,接以舊恩,呼為宗老。 琛亦奉陳昔恩,以「早簉中陽,夙忝同閈,雖迷興運,猶荷洪慈。 」上答曰:「雖雲早契闊,乃自非同志;勿談興運初,且道狂奴異。 」 琛常言:「少壯三好,音律、書、酒。 年長以來,二事都廢,惟書籍不衰。 」而琛性通脫,常自解灶事,畢狖余,必陶然致醉。 大通二年,為金紫光祿大夫,加特進,給親信三十人。 中大通元年,為雲麾將軍、晉陵太守,秩中二千石。 以疾自解,改授侍中、特進、金紫光祿大夫。 卒,年五十二。 遺令諸子,與妻同墳異藏,祭以蔬菜,葬日止車十乘,事存率素。 乘輿臨哭甚哀。 詔贈本官,加雲麾將軍,給東園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襲,賻錢二十萬,布百匹。 謚曰平子。 陸杲,字明霞,吳郡吳人。 祖徽,宋輔國將軍、益州刺史。 父睿,揚州治中。 杲少好學,工書畫,舅張融有高名,杲風韻舉動,頗類于融,時稱之曰:「無對日下,惟舅與甥。 」起家齊中軍法曹行參軍,太子舍人,衛軍王儉主簿。 遷尚書殿中曹郎,拜日,八座丞郎併到上省交禮,而杲至晚,不及時刻,坐免官。 久之,以為司徒竟陵王外兵參軍,遷征虜宜都王功曹史,驃騎晉安王諮議參軍,司徒從事中郎。 梁台建,以為驃騎記室參軍,遷相國西曹掾。 天監元年,除撫軍長史,母憂去職。 服闋,拜建威將軍、中軍臨川王諮議參軍,尋遷黃門侍郎,右軍安成王長史。 五年,遷御史中丞。 杲性婞直,無所顧望。 山陰令虞肩在任,臓污數百萬,杲奏收治。 中書舍人黃睦之以肩事托杲,杲不答。 高祖聞之,以問杲,杲答曰「有之」。 高祖曰:「卿識睦之不?」杲答曰:「臣不識其人。 」時睦之在禦側,上指示杲曰:「此人是也。 」杲謂睦之曰:「君小人,何敢以罪人屬南司?」睦之失色。 領軍將軍張稷,是杲從舅,杲嘗以公事彈稷,稷因侍宴訴高祖曰:「陸杲是臣通親,小事彈臣不貸。 」高祖曰:「杲職司其事,卿何得為嫌!」杲在台,號稱不畏強禦。 六年,遷秘書監,頃之為太子中庶子、光祿卿。 八年,出為義興太守,在郡寬惠,為民下所稱。 還為司空臨川王長史、領揚州大中正。 十四年,遷通直散騎侍郎,俄遷散騎常侍,中正如故。 十五年,遷司徒左長史。 十六年,入為左民尚書,遷太常卿。 普通二年,出為仁威將軍、臨川內史。 五年,入為金紫光祿大夫,又領揚州大中正。 中大通元年,加特進,中正如故。 四年,卒,時年七十四。 謚曰質子。 杲素信佛法,持戒甚精,著《沙門傳》三十捲。 弟煦,學涉有思理。 天監初,歷中書侍郎,尚書左丞,太子家令,卒。 撰《晉書》未就。 又著《陸史》十五卷,《陸氏驪泉志》一卷,並行于世。 子罩,少篤學,有文才,仕至太子中庶子、光祿卿。 史臣曰:范岫、傅昭,並篤行清慎,善始令終,斯石建、石慶之徒矣。 蕭琛、陸杲俱以才學著名。 琛朗悟辯捷,加諳究朝典,高祖在田,與琛游舊,及踐天歷,任遇甚隆,美矣。 杲性婞直,無所忌憚,既而執法憲台,糾繩不避權幸,可謂允茲正色。 《詩》云:「彼己之子,邦之司直。 」杲其有焉。 列傳第二十一 陸倕 到洽 明山賓 殷鈞 陸襄 陸倕,字佐公,吳郡吳人也。 晉太尉玩六世孫。 祖子真,宋東陽太守。 父慧曉,齊太常卿。 倕少勤學 ,善屬文。 于宅內起兩間茅屋,杜絶往來,晝夜讀書,如此者數載。 所讀一遍,必誦于口。 嘗借人《漢書》,失《五行志》四卷,乃暗寫還之,略無遺脫。 幼為外祖張岱所異,岱常謂諸子曰:「此兒汝家之陽元也。 」年十七,舉本州秀才。 刺史竟陵王子良開西邸延英俊,倕亦預焉。 闢議曹從事參軍、廬陵王法曹行參軍。 天監初,為右軍安成王外兵參軍,轉主簿。 第8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梁書》
第8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