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乃傍窮野,抵荒郊;編霜菼,葺寒茅。 構棲噪之所集,築町疃之所交。 因犯檐而刊樹,由妨基而剪巢。 決渟洿之汀濙,塞井甃之淪坳。 藝芳枳于北渠,樹修楊于南浦。 遷甕牖于蘭室,同肩牆于華堵。 織宿楚以成門,籍外扉而為戶。 既取陰于庭樾,又因籬于芳杜。 開閣室以遠臨,闢高軒而旁睹。 漸沼沚于溜垂,周塍陌于堂下。 其水草則蘋萍芡芰,菁藻蒹菰;石衣海發,黃荇綠蒲。 動紅荷于輕浪,覆碧葉于澄湖。 飡嘉實而卻老,振羽服于清都。 其陸卉則紫鱉綠葹,天著山韭;雁齒麋舌,牛脣彘首。 布濩南池之陽,爛漫北樓之後。 或幕渚而芘地,或縈窗而窺牖。 若乃園宅殊制,田圃異區。 李衡則橘林千樹,石崇則雜果萬株。 並豪情之所侈,非儉志之所娛。 欲令紛披蓊鬱,吐綠攢硃;羅窗映戶,接溜承隅。 開丹房以四照,舒翠葉而九衢。 抽紅英于紫帶,銜素蕊于青跗。 其林鳥則翻泊頡頏,遺音下上;楚雀多名,流嚶雜響。 或班尾而綺翼,或綠衿而絳顙。 好葉隱而枝藏,乍間關而來往。 其水禽則大鴻小雁,天狗澤虞;秋蠙寒褵,修鷁短鳧。 曳參差之弱藻,戲瀺灂之輕軀;翅抨流而起沫,翼鼓浪而成珠。 其魚則赤鯉青魴,纖倏鉅褷。 碧鱗硃尾,修顱偃額。 小則戲渚成文,大則噴流揚白。 不興羡于江海,聊相忘于余宅。 其竹則東南獨秀,九府擅奇。 不遷植于淇水,豈分根於樂池。 秋蜩吟葉,寒雀噪枝。 來風南軒之下,負雪北堂之垂。 訪往涂之軫跡,觀先識之情偽。 每誅空而索有,皆指難以為易。 不自已而求足,並尤物以興累。 亦昔士之所迷,而今余之所避也。 原農皇之攸始,討厥播之雲初。 肇變腥以粒食,乃人命之所儲。 尋井田之往記,考阡陌于前書。 顏簞食而樂在,鄭高廩而空虛。 頃四百而不足,畝五十而有餘。 撫幽衷而跼念,幸取給于庭廬。 緯東菑之故耜,浸北畝之新渠。 無褰爨于曉蓐,不抱惄于朝蔬。 排外物以齊遣,獨為累之在余。 安事千斯之積,不羡汶陽之墟。 臨巽維而騁目,即堆塚而流眄。 雖茲山之培塿,乃文靖之所宴。 驅四牡之低昂,響繁笳之清囀。 羅方員而綺錯,窮海陸而兼薦。 奚一權之足偉,委千金其如綫。 試撫臆而為言,豈斯風之可扇。 將通人之遠旨,非庸情之所見。 聊遷情而徙睇,識方阜于歸津。 帶修汀于桂渚,肇舉鍤于強秦。 路縈吳而款越,涂被海而通閩。 懷三鳥以長念,伊故鄉之可珍。 實褰期于晚歲,非失步于方春。 何東川之沵々,獨流涕于吾人。 謬參賢于昔代,亟徒游于茲所。 侍采旄而齊轡,陪龍舟而遵渚。 或列席而賦詩,或班觴而宴語。 繐帷一朝冥漠,西陵忽其蔥楚。 望商飆而永嘆,每樂愷于斯觀。 始則鐘石鏘珣,終以魚龍瀾漫。 或升降有序,或浮白無算。 貴則景、魏、蕭、曹,親則梁武、周旦。 莫不共霜霧而歇滅,與風雲而消散。 眺孫後之墓田,尋雄霸之遺武。 實接漢之後王,信開吳之英主。 指衡岳而作鎮,苞江漢而為宇。 徒征言于石槨,遂延災于金縷。 忽蕪穢而不修,同原陵之膴々。 寧知螻蟻之與狐兔,無論樵芻之與牧豎。 睇東巘以流目,心淒愴而不怡。 蓋昔儲之舊苑,實博望之餘基。 修林則表以桂樹,列草則冠以芳芝。 風台累翼,月榭重栭。 千櫨捷釭,百栱相持。 皁轅林駕,蘭枻水嬉。 逾三齡而事往,忽二紀以歷茲。 咸夷漫以蕩滌,非古今之異時。 回余眸于艮域,覿高館于茲嶺。 雖混成以無跡,實遺訓之可秉。 始飡霞而吐霧,終陵虛而倒影。 駕雌蜺之連捲,泛天江之悠永。 指咸池而一息,望瑤台而高騁,匪爽言以自姱,冀神方之可請。 惟鐘岩之隱鬱,表皇都而作峻,蓋望秩之所宗,含風雲而吐潤。 其為狀也,則巍峨崇袴,喬枝拂日;嶢嶷岧{山亭},墜石堆星。 岑崟峍屼,或坳或平;盤堅枕臥,詭狀殊形。 孤嶝橫插,洞穴斜經;千丈萬仞,三襲九成。 亙繞州邑,款跨郊坰;素煙晚帶,白霧晨縈。 近循則一岩異色,遠望則百嶺俱青。 觀二代之塋兆,睹摧殘之餘遂。 成顛沛于虐豎,康斂衿于虛器;穆恭已于岩廊,簡游情於玄肆;烈窮飲以致災,安忘懷而受祟。 何宗祖之奇傑,威橫天而陵地。 惟聖文之纘武,殆隆平之可至。 余世德之所君,仰遺封而掩淚。 神寢匪一,靈館相距。 席布騂駒,堂流桂醑。 降紫皇于天闕,延二妃于湘渚。 浮蘭煙于桂棟,召巫陽于南楚。 揚玉桴,握椒糈。 怳臨風以浩唱,折瓊茅而延佇。 敬惟空路邈遠,神蹤遐闊。 念甚驚飆,生猶聚沫。 歸妙軫于一乘,啟玄扉于三達。 欲息心以遣累,必違人而後豁。 或結于岩根,或開欞于木末。 室暗蘿蔦,檐梢松栝。 既得理於兼謝,固忘懷于饑渴。 或攀枝獨遠,或陵雲高蹈。 因葺茨以結名,猶觀空以表號。 得忘己于茲日,豈期心于來報。 天假余以大德,荷茲賜之無疆。 受老夫之嘉稱,班燕禮于上庠。 無希驥之秀質,乏如圭之令望。 邀昔恩于舊主,重匪服于今皇。 仰休老之盛則,請微軀于夕陽。 勞蒙司而獲謝,猶奉職于春坊。 時言歸於陋宇,聊暇日以翱翔。 棲余志于淨國,歸余心于道場。 獸依墀而莫駭,魚牣沼而不綱。 旋迷涂于去轍,篤後念于徂光。 晚樹開花,初英落蕊。 或異林而分丹青,乍因風而雜紅紫。 紫蓮夜發,紅荷曉舒。 輕風微動,其芳襲余。 風騷屑于園樹,月籠連于池竹。 蔓長柯于檐桂,發黃華于庭菊。 冰懸埳而帶坻,雪縈松而被野。 鴨屯飛而不散,雁高翔而欲下。 並時物之可懷,雖外來而非假。 實情性之所留滯,亦志之而不能捨也。 第5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梁書》
第5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