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台建,為散騎常侍、吏部尚書,兼右仆射。 高祖受禪,為尚書仆射,封建昌縣侯,邑千戶,常侍如故。 又拜約母謝為建昌國太夫人。 奉策之日,右仆射范雲等二十餘人咸來致拜,朝野以為榮。 俄遷尚書左仆射,常侍如故。 尋兼領軍,加侍中。 天監二年,遭母憂,輿駕親出臨弔,以約年衰,不宜致毀,遣中書舍人斷客節哭。 起為鎮軍將軍、丹陽尹,置佐史。 服闋,遷侍中、右光祿大夫,領太子詹事,揚州大中正,關尚書八條事,遷尚書令,侍中、詹事、中正如故。 累表陳讓,改授尚書左仆射、領中書令、前將軍,置佐史,侍中如故。 尋遷尚書令,領太子少傅。 九年,轉左光祿大夫,侍中、少傅如故,給鼓吹一部。 初,約久處端揆,有志台司,論者咸謂為宜,而帝終不用,乃求外出,又不見許。 與徐勉素善,遂以書陳情於勉曰:「吾弱年孤苦,傍無期屬,往者將墜於地,契闊屯邅,困于朝夕,崎嶇薄宦,事非為己,望得小祿,傍此東歸。 歲逾十稔,方忝襄陽縣,公私情計,非所了具,以身資物,不得不任人事。 永明末,出守東陽,意在止足;而建武肇運,人世膠加,一去不返,行之未易。 及昏猜之始,王政多門,因此謀退,庶幾可果,托卿布懷于徐令,想記未忘。 聖道聿興,謬逢嘉運,往志宿心,復成乖爽。 今歲開元,禮年雲至,懸車之請,事由恩奪。 誠不能弘宣風政,光闡朝猷,尚欲討尋文簿,時議同異。 而開年以來,病增慮切,當由生靈有限,勞役過差,總此凋竭,歸之暮年,牽策行止,努力祗事。 外觀傍覽,尚似全人,而形骸力用,不相綜攝,常須過自束持,方可黽勉。 解衣一臥,支體不複相關。 上熱下冷,月增日篤,取暖則煩,加寒必利,後差不及前差,後劇必甚前劇。 百日數旬,革帶常應移孔;以手握臂,率計月小半分。 以此推算,豈能支久?若此不休,日復一日,將貽聖主不追之恨。 冒欲表聞,乞歸老之秩。 若天假其年,還是平健,才力所堪,惟思是策。 」勉為言于高祖,請三司之儀,弗許,但加鼓吹而已。 約性不飲酒,少嗜欲,雖時遇隆重,而居處儉素。 立宅東田,矚望郊阜。 嘗為《郊居賦》,其辭曰: 惟至人之非己,固物我而兼忘。 自中智以下洎,鹹得性以為場。 獸因窟而獲騁,鳥先巢而後翔。 陳巷窮而業泰,嬰居湫而德昌。 僑棲仁于東里,鳳晦跡于西堂。 伊吾人之褊志,無經世之大方。 思依林而羽戢,願托水而鱗藏。 固無情於輪奐,非有欲于康莊。 披東郊之寥廓,入蓬藋之荒茫。 既從豎而橫構,亦風除而雨攘。 昔西漢之標季,余播遷之雲始。 違利建於海昏,創惟桑于江汜。 同河濟之重世,逾班生之十紀。 或辭祿而反耕,或彈冠而來仕。 逮有晉之隆安,集艱虞于天步。 世交爭而波流,民失時而狼顧。 延亂麻于井邑,曝如莽于衢路。 大地曠而靡容,旻天遠而誰訴。 伊皇祖之弱辰,逢時艱之孔棘。 違危邦而窘驚,訪安土而移即。 肇胥宇于硃方,掩閒庭而晏息。 值龍顏之鬱起,乃憑風而矯翼。 指皇邑而南轅,駕修衢以騁力。 遷華扉而來啟,張高衡而徙植。 傍逸陌之修平,面淮流之清直。 芳塵浸而悠遠,世道忽其窊隆。 綿四代于茲日,盈百祀于微躬。 嗟弊廬之難保,若霣籜之從風。 或誅茅而剪棘,或既西而復東。 乍容身于白社,亦寄孥于伯通。 跡平生之耿介,實有心于獨往。 思幽人而軫念,望東皋而長想。 本忘情於徇物,徒覊紲于天壤。 應屢嘆于牽絲,陸興言于世網。 事滔滔而未合,志悁悁而無爽。 路將殫而彌峭,情薄暮而逾廣。 抱寸心其如蘭,何斯願之浩蕩。 詠歸歟而躑跼,眷岩阿而抵掌。 逢時君之喪德,何凶昏之孔熾。 乃戰牧所未陳,實升陑所不記。 彼黎元之喋喋,將垂獸而為餌。 瞻穹昊而無歸,雖非牢而被胾。 始嘆絲而未睹,終逌組而後值。 尋貽愛乎上天,固非民其莫甚。 授冥符于井翼,實靈命之所稟。 當降監之初辰,值積惡之雲稔。 寧方割于下墊,廓重氛于上墋。 躬靡暇于朝食,常求衣于夜枕。 既牢籠于媯、夏,又驅馳乎軒、頊。 德無遠而不被,明無微而不燭。 鼓玄澤于大荒,播仁風于遐俗。 闢終古而遐念,信王猷其如玉。 值銜《圖》之盛世,遇興聖之嘉期。 謝中涓于初日,叨光佐于此時。 闕投石之猛志,無飛矢之麗辭。 排陽鳥而命邑,方河山而啟基。 翼儲光于三善,長王職于百司。 兢鄙夫之易失,懼寵祿之難持。 伊前世之貴仕,罕紆情於丘窟。 譬叢華于楚、趙,每驕奢以相越。 築甲館于銅駝,並高門于北闕。 闢重扃于華閫,豈蓬蒿所能沒。 敖傳嗣于墝壤,何安身于窮地。 味先哲而為言,固余心之所嗜。 不慕權于城市,豈邀名于屠肆。 詠希微以考室,幸風霜之可庇。 第5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梁書》
第5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