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春正月己亥朔,大赦,改元為景平元年。 文武進位二等。 辛巳,祀南郊。 虜將達奚仰破金墉,進圍虎牢。 毛德祖擊虜敗之,虜退而復合。 拓跋木末又遣安平公涉歸寇青州。 癸卯,河南郡失守。 乙卯,有星孛于東壁。 二月丁丑,太皇太后崩。 沮渠蒙遜、吐谷渾阿豺並遣使朝貢。 庚辰,爵蒙遜為大將軍,封河西王。 以阿豺為安西將軍、沙州刺史,封澆河公。 辛未,富陽人孫法光反,寇山陰,會稽太守褚淡之遣山陰令陸劭討敗之。 三月壬寅,孝懿皇后祔葬于興寧陵。 是月,高麗國遣使朝貢。 甲子,豫州刺史劉粹遣軍襲許昌,殺虜潁川太守庾龍。 乙丑,虜騎寇高平。 初,虜自河北之敗,請修和親;及聞高祖崩,因復侵擾,河、洛之地騷然矣。 夏四月,檀道濟北征,次臨朐,焚虜攻具。 乙未,魏軍克虎牢,執司州刺史毛德祖以歸。 秋七月癸酉,尊所生張夫人為皇太后。 丁丑,以旱,詔赦五歲刑以下罪人。 冬十月己未,有星孛于氐,指尾,貫攝提,向大角,仲月在危,季月掃天倉而後滅。 是歲,魏主拓跋嗣薨,子燾立。 十二月丙寅,省寧州之江陽、犍為、安上三郡,合為宋昌郡。 二年春正月癸巳朔,日有蝕之。 廢南豫州刺史廬陵王義真為庶人,徙新安郡。 乙未,以皇弟義恭為冠軍將軍,南豫州刺史。 乙巳,大風,天有五色雲,占者以為有兵。 高麗國遣使貢獻。 執政使使者誅義真於新安。 夏五月,江州刺史檀道濟、揚州刺史王弘入朝。 帝居處所為多過失。 乙酉,皇太后令曰: 王室不造,天禍未悔,先帝創業弗永,棄世登遐。 義符長嗣,屬當天位,不謂窮凶極悖,一至于此。 大行在殯,宇內哀惶,幸災肆于悖詞,喜容表於在戚。 至乃徵召樂府,鳩集伶官,優倡管弘,靡不備奏,珍羞甘膳,有加平日。 採擇媵禦,產子就宮,鋋然無怍,醜聲四達。 及懿後崩背,重加天罰,親與左右執紼歌呼,推排梓宮,抃掌笑謔,殿省備聞。 加復日夜媟狎,群小慢戲,興造千計,費用萬端,帑藏空虛,人力殫盡。 刑罰苛虐,幽囚日增。 居帝王之位,好阜隷之役;處萬乘之尊,悅廝養之事。 親執鞭撲,毆擊無辜,以為笑樂。 穿池築觀,朝成暮毀;征發工匠,疲極兆民。 遠近嘆嗟,人神怨怒。 社稷將墜,豈可復嗣守洪業,君臨萬邦。 今廢為營陽王,一依漢昌邑、晉海西故事。 奉迎鎮西將軍宜都王義隆入纂皇統。 始徐羡之、傅亮將廢帝,諷王弘、檀道濟求赴國訃。 弘等來朝,使中書舍人邢安泰、潘盛為內應。 是旦,道濟、謝晦領兵居前,羡之等隨後,因東掖門開,入自雲龍門。 盛等先戒宿衛,莫有禦者。 時帝于華林園為列肆,親自酤賣。 又開瀆聚土,以象破岡埭,與左右引船唱呼,以為歡樂。 夕游天泉池,即龍舟而寢。 其朝未興,兵士進,殺二侍者于帝側,傷帝指。 扶出東皞,就收璽紱,群臣拜辭,送於東宮,遂幽于吳郡。 是日,赦死罪以下。 太后令奉還璽紱,檀道濟入守朝堂。 六月癸丑,徐羡之等使中書舍人邢安泰弒帝于金昌亭。 帝有勇力,不即受制,突走出昌門,追以門關踣之,致殞。 時年十九。 本紀第五 文帝 太祖文皇帝諱義隆,小字車兒,武帝第三子也。 晉安帝義熙三年,生於京口。 盧循之難,上年四歲,高祖使諮議參軍劉粹輔上鎮京城。 十一年,封彭城縣公。 高祖伐羌至彭城,將進路,板上行冠軍將軍留守。 晉朝加授使持節、監徐兗青冀四州諸軍事、徐州刺史,將軍如故。 關中平定,高祖還彭城,又授監司州豫州之淮西兗州之陳留諸軍事、前將軍、司州刺史,持節如故,將鎮洛陽。 仍改授都督荊益寧雍梁秦六州豫州之河南廣平揚州之義成松滋四郡諸軍事、西中郎將、荊州刺史,持節如故。 永初元年,封宜都王,食邑三千戶。 進督北秦,並前七州。 進號鎮西將軍,給鼓吹一部。 又進督湘州,是歲入朝,時年十四。 長七尺五寸,博涉經史,善隷書。 景平二年七月中,少帝廢。 百官備法駕奉迎,入奉皇統。 行台至江陵,進璽紱。 侍中臣琇、散騎常侍臣嶷之、中書監尚書令護軍將軍建城縣公臣亮、左衛將軍臣景仁、給事中游擊將軍龍鄉縣侯臣隆、越騎校尉都亭侯臣綱、給事黃門侍郎臣孔璩之、散騎侍郎臣劉思考、員外散騎侍郎臣潘盛、中書侍郎臣何尚之、羽林監封陽縣開國侯臣蕭思話、長兼尚書左丞德陽縣侯臣孫康、吏部郎中騎都尉臣張茂度、儀曹郎中臣徐長琳、倉部郎中臣庾俊之、都官郎中臣袁洵等上表曰:「臣聞否泰相革,數窮則變,天道所以不謟,卜世所以靈長。 乃者運距陵夷,王室艱晦,九服之命,靡所適歸;高祖之業,將墜於地。 賴基厚德深,人神同獎,社稷以寧,有生獲乂。 伏惟陛下君德自然,聖明在禦,孝悌著于家邦,風猷宣于蕃牧。 是以征祥雜沓,符瑞輝。 宗廟神靈,乃眷西顧;萬邦黎獻,望景托生。 臣等忝荷朝列,豫充將命,復集休明之運,再睹太平之業。 行台至止,瞻望城闕,不勝喜說鳧藻之情,謹詣門拜表以聞。 」上答曰:「皇運艱弊,數鐘屯夷,仰惟崇基,感尋國故,永慕厥躬,悲慨交集。 賴七百祚永,股肱忠賢,故能休否以泰,天人式序。 猥以不德,謬降大命,顧己兢悸,何以克堪。 輒當暫歸朝庭,展哀陵寢,並與賢彥申寫所懷。 望體其心,勿為辭費。 」府州佐史並稱臣,請題枿諸門,一依宮省,上不許。 甲戌,發江陵。 八月丙申,車駕至京城。 丁酉,謁初寧陵,還於中堂即皇帝位。 第1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書》
第1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