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春正月甲午,彭城王釋薨。 三月戊申,征南大將軍、高密王簡薨。 以尚書左仆射山簡為征南將軍、都尉荊湘交廣等四州諸軍事,司隷校尉劉暾為尚書左仆射。 丁巳,東海王越歸京師。 乙丑,勒兵人宮,于帝側收近臣中書令繆播、帝舅王延等十餘人,並害之。 丙寅,曲赦河南郡。 丁卯,太尉劉寔請老,以司徒王衍為太尉。 東海王越領司徒。 劉元海冠黎陽,遣車騎將軍王堪擊之,王師敗績于延津,死者三萬餘人。 大旱,江、漢、河、洛皆竭,可涉。 夏四月,左積弩將軍硃誕叛奔于劉元海。 石勒攻陷冀州郡縣百餘壁。 秋七月戊辰,當陽地裂三所,各廣三丈,長三百餘步。 辛未,平陽人劉芒蕩自稱漢後,誑誘羌戎,僭帝號于馬蘭山。 支胡五斗叟、郝索聚眾數千為亂,屯新豐,與芒蕩合黨。 劉元海遣子聰及王彌寇上黨,圍壺關。 并州刺史劉琨使兵救之,為聰所敗。 淮南內史王曠、將軍施融、曹超及聰戰,又敗,超、融死之。 上黨太守龐淳以郡降賊。 九月丙寅,劉聰圍浚儀,遣平北將軍曹武討之。 丁丑,王師敗績。 東海王越人保京城。 聰至西明門,越禦之,戰于宣陽門外,大破之。 石勒寇常山,安北將軍王浚使鮮卑騎救之,大破勒于飛龍山。 征西大將軍、南陽王模使其將淳于定破劉芒蕩、五斗叟,並斬之。 使車騎將軍王堪、平北將軍曹武討劉聰,王師敗績,堪奔還京師。 李雄別帥羅羡以梓潼歸順。 劉聰攻洛陽西明門,不克。 宜都夷道山崩,荊、湘二州地震。 冬十一月,石勒陷長樂,安北將軍王斌遇害。 因屠黎陽。 乞活帥李惲、薄盛等帥眾救京師,聰退走。 惲等又破王彌于新汲。 十二月乙亥,夜有白氣如帶,自地升天,南北各二丈。 四年春正月乙丑朔,大赦。 二月,石勒襲鄄城,兗州刺史袁孚戰敗,為其部下所害。 勒又襲白馬,車騎將軍王堪死之。 李雄將文碩殺雄大將軍李國,以巴西歸順。 戊午,吳興人錢璯反,自稱平西將軍。 三月,丞相倉曹屬周帥鄉人討璯,斬之。 夏四月,大水。 將軍祁弘破劉元海將劉靈曜于廣宗。 李雄陷梓潼。 兗州地震。 五月,石勒寇汲郡,執太守胡寵,遂南濟河,滎陽太守裴純奔建鄴。 大風折木。 地震。 幽、並、司、冀、秦、雍等六州大蝗,食草木,牛馬毛皆盡。 六月,劉元海死,其子和嗣偽位,和弟聰殺和而自立。 秋七月,劉聰從弟曜及其將石勒圍懷,詔征虜將軍宋抽救之,為曜所敗,抽死之。 九月,河內人樂仰執太守裴整叛,降于石勒。 徐州監軍王隆自下邳棄軍奔于周馥。 雍州人王如舉兵反于宛,殺害令長,自號大將軍、司雍二州牧,大掠漢沔,新平人龐寔、馮翊人嚴嶷、京兆人侯脫等各起兵應之。 征南將軍山簡、荊州刺史王澄、南中郎將杜蕤並遣兵援京師,及如戰于宛,諸軍皆大敗;王澄獨以眾進至沶口,眾潰而歸。 冬十月辛卯,晝昏,至于庚子。 大星西南墜,有聲。 壬寅,石勒圍倉垣,陳留內史王贊擊敗之,勒走河北。 壬子,以驃騎將軍王浚為司空,平北將軍劉琨為平北大將軍。 京師饑。 東海王越羽檄征天下兵,帝謂使者曰:「為我語諸征鎮,若今日,尚可救,後則無逮矣。 」時莫有至者。 石勒陷襄城,太守崔曠遇害,遂至宛。 王浚遣鮮卑文鴦帥騎救之,勒退。 浚又遣別將王申始討勒于汶石津,大破之。 十一月甲戌,東海王越帥眾出許昌,以行台自隨。 宮省無復守衛,荒饉日甚,殿內死人交橫,府寺營署並掘塹自守,盜賊公行,桴鼓之音不絶。 越軍次項,自領豫州牧,以太尉王衍為軍司。 丁丑,流氐隗伯等襲宜都,太守嵇晞奔建鄴。 王申始攻劉曜、王彌于瓶壘,破之。 鎮東將軍周馥表迎大駕遷都壽陽,越使裴碩討馥,為馥所敗,走保東城,請救于琅邪王睿。 襄陽大疫,死者三千餘人。 加涼州刺史張軌安西將軍。 十二月,征東大將軍苟晞攻王彌別帥曹嶷,破之。 乙酉,平陽人李洪帥流人入定陵作亂。 第2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晉書 上》
第2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