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春正月辛未,以尚書令裴秀為司空。 丙戌,律令成,封爵賜帛各有差。 有星孛于軫。 丁亥,帝耕于藉田。 戊子,詔曰:「古設象刑而眾不犯,今雖參夷而奸不絶,何德刑相去之遠哉!先帝深愍黎元,哀矜庶獄,乃命群後,考正典刑。 朕守遺業,永惟保乂皇基,思與萬國以無為為政。 方今陽春養物,東作始興,朕親率王公卿士耕藉田千畝。 又律令既就,班之天下,將以簡法務本,惠育海內。 宜寬有罪,使得自新,其大赦天下。 長吏、郡丞、長史各賜馬一匹。 」二月庚子,增置山陽公國相、郎中令、陵令、雜工宰人、鼓吹車馬各有差。 罷中軍將軍,置北軍中候官。 甲寅,以東海劉儉有至行,拜為郎。 以中軍將軍羊祜為尚書左仆射,東莞王伷為尚書右仆射。 三月戊子,皇太后王氏崩。 夏四月戊戌,太保、睢陵公王祥薨。 己亥,祔葬文明皇后王氏于崇陽陵。 罷振威、揚威護軍官,置左右積弩將軍。 六月甲申朔,詔曰:「郡國守相,三載一巡行屬縣,必以春,此古者所以述職宣風展義也。 見長吏,觀風俗,協禮律,考度量,存問耆老,親見百年。 錄囚徒,理冤枉,詳察政刑得失,知百姓所患苦。 無有遠近,便若朕親臨之。 敦喻五教,勸務農功,勉勵學者,思勤正典,無為百家庸末,致遠必泥。 士庶有好學篤道,孝弟忠信,清白異行者,舉而進之;有不孝敬于父母,不長悌于族黨,悖禮棄常,不率法令者,糾而罪之。 田疇闢,生業修,禮教設,禁令行,則長吏之能也。 人窮匱,農事荒,姦盜起刑,獄煩,下陵上替,禮義不興,斯長吏之否也。 若長吏在官公廉,慮不及私,正色直節,不飾名譽者,及身行貪穢,謅黷求容,公節不立,而私門日富者,並謹察之。 揚清激濁,舉善彈違,此朕所以垂拱總綱,責成於良二千石也。 於戲戒哉!」秋七月,太山石崩,眾星西流。 戊午,遣使者侯史光循行天下。 己卯,謁崇陽陵。 九月,青、徐、兗、豫四州大水,伊洛溢,合于河,開倉以振之。 詔曰:「雖詔有所欲,及奏得可而於事不便者,皆不可隱情。 」冬十月,吳將施績入江夏,萬鬱寇襄陽。 遣太尉義陽王望屯龍陂。 荊州刺史胡烈擊敗鬱。 吳將顧容寇鬱林,太守毛炅大破之,斬其交州刺史劉俊、將軍修則。 十一月,吳將丁奉等出芍陂,安東將軍汝陰王駿與義陽王望擊走之。 己未,詔王公卿尹及郡國守相,舉賢良方正直言之士。 十二月,班五條詔書於郡國:一曰正身,二曰勤百姓,三曰撫孤寡,四曰敦本息末,五曰去人事。 庚寅,帝臨聽訟觀,錄廷尉洛陽獄囚,親平決焉。 扶南、林邑各遣使來獻。 五年春正月癸巳,申戒郡國計吏守相令長,務盡地利,禁游食商販。 丙申,帝臨聽訟觀錄囚徒,多所原遣。 青龍二見于滎陽。 二月,以雍州隴右五郡及涼州之金城、梁州之陰平置秦州。 辛巳,白龍二見于趙國。 青、徐、兗三州水,遣使振恤之。 壬寅,以尚書左仆射羊祜都督荊州諸軍事,征東大將軍衛瓘都督青州諸軍事,東莞王伷為鎮東大將軍都督徐州諸軍事。 丁亥,詔曰:「古者歲書群吏之能否,三年而誅賞之。 諸令史前後,但簡遣疏劣,而無有勸進,非黜陟之謂也。 其條勤能有稱尤異者,歲以為常。 吾將議其功勞。 」己未,詔蜀相諸葛亮孫京隨才署吏。 夏四月,地震。 五月辛卯朔,鳳皇見于趙國。 曲赦交趾、九真、日南五歲刑。 六月,鄴奚官督郭暠上疏陳五事以諫,言甚切直,擢為屯留令,西平人曲路伐登聞彭,言多襖謗,有司奏棄市。 帝曰:「朕之過也。 」舍而不問。 罷鎮軍將軍,復置左右將軍官。 秋七月,延群公,詢讜言。 九月,有星孛于紫宮。 冬十月丙子,以汲郡太守王宏有政績,賜谷千斛。 十一月,追封謚皇弟兆為城陽哀王,以皇子景度嗣。 十二月,詔州郡舉勇猛秀異之才。 六年春正月丁亥朔,帝臨軒,不設樂。 吳將丁奉入渦口,揚州刺史牽弘擊走之。 三月,赦五歲刑已下。 夏四月,白龍二見于東莞。 五月,立壽安亭侯承為南宮王。 六月戊午,秦州刺史胡烈擊叛虜于萬斛堆,力戰,死之。 詔遣尚書石鑒行安西將軍、都督秦州諸軍事,與奮威護軍田章討之。 秋七月丁酉,復隴右五郡遇寇害者租賦,不能自存者稟貸之。 乙巳,城陽王景度薨。 詔曰:「自泰始以來,大事皆撰錄秘書,寫副。 後有其事,輒宜綴集以為常。 」丁未,以汝陰王駿為鎮西大將軍、都督雍涼二州諸軍事。 九月,大宛獻汗血馬,焉耆來貢方物。 冬十一月,幸闢雍,行鄉飲酒之禮,賜太常博士、學生帛牛酒各有差。 立皇子柬為汝南王。 十二月,吳夏口督、前將軍孫秀帥眾來奔,拜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封會稽公。 戊辰,復置鎮軍官。 第1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晉書 上》
第1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