弼遷尚書,出為平原相。 時詔書下舉鈎黨,郡國所奏相連及者多至數百,唯弼獨無所上。 詔書前後切灠州郡,髡笞掾史。 從事坐傳責曰:“詔書疾惡黨人,旨意懇惻。 青州六郡,其五有黨,近國甘陵,亦考南北部, 平原何理而得獨無?”弼曰:「先王疆理天下,畫界分境,水土異齊,風俗不同,它郡自有,平原自無,胡可相比?若承望上司,誣陷良善,淫刑濫罰,以逞非理,則平原之人,戶可為黨。 相有死而已,所不能也。 」從事大怒,即收郡僚職送獄,道舉奏弼。 會黨禁中解,弼以俸贖罪得免,濟活者千餘人。 弼為政特挫抑強豪,其小民有罪,多所容貸。 遷河東太守,被一切詔書當舉孝廉。 弼知多權貴請託,乃豫□斷絶書屬。 中常侍侯覽果遣諸生賫書請之,並求假鹽稅,積日不得通。 生乃說以它事謁弼,而因達覽書。 弼大怒曰:「太守忝荷重任,當選士報國,爾何人而偽詐無狀!」命左右引出,楚捶數百,府丞、掾史十餘人皆諫于廷,弼不對。 遂付安邑獄,即日考殺之。 侯覽大怨,遂詐作飛章下司隷,誣弼誹謗,檻車征。 吏人莫敢近者,唯前孝廉裴瑜送到崤澠之閒,大言于道傍曰:「明府摧折虐臣,選德報國,如其獲罪,足以垂名竹帛,願不憂不懼。 」弼曰:「『誰謂荼苦,其甘如薺。 』昔人刎頸,九死不恨。 」 及下廷尉詔獄,平原吏人奔走詣闕訟之。 又前孝廉魏劭毀變形服,詐為家僮,瞻護于弼。 弼遂受誣,事當□市。 劭與郡人賣郡邸,行賂于侯覽,得減死罪一等,論輸左校。 時人或譏曰:「平原行貨以免君,無乃蚩乎!」陶丘洪曰: 「昔文王牖裡,閎、散懷金。 史弼遭患,義夫獻寶。 亦何疑焉!」於是議者乃息。 刑竟歸田裡,稱病閉門不出。 數為公卿所薦,議郎何休又訟弼有干國之器,宜登台相,征拜議郎。 侯覽等惡之。 光和中,出為彭城相,會病卒。 裴瑜位至尚書。 醜議所指,沒齒無怨”也。 論曰:夫剛烈表性,鮮能優寬;仁柔用情,多乏貞直。 吳季英視人畏傷,發言烝烝,似夫儒者;而懷憤激揚,折讓權枉,又何壯也!仁以鄉物,義以退身,君子哉!語曰:「活千人者子孫必封。 」史弼頡頏嚴吏,終全平原之黨,而其後不大,斯亦未可論也。 盧植字子干,涿郡涿人也。 身長八尺二寸,音聲如鐘。 少與鄭玄俱事馬融,能通古今學,好研精而不守章句。 融外戚豪家,多列女倡歌舞于前。 植侍講積年,未嘗轉眄,融以是敬之。 學終辭歸,闔門教授。 性剛毅有大節,常懷濟世志,不好辭賦,能飲酒一石。 時皇后父大將軍竇武援立靈帝,初秉機政,朝議欲加封爵。 植雖布衣,以武素有名譽,乃獻書以規之曰:“植聞嫠有不恤緯之事,漆室有倚楹之戚, 憂深思遠,君子之情。 夫士立爭友,義貴切磋。 書陳『謀及庶人』, 詩詠『詢于芻蕘』。 植誦先王之書久矣,敢愛其瞽言哉!今足下之於漢朝,猶旦、奭之在周室,建立聖主,四海有系。 論者以為吾子之功,于斯為重。 天下聚目而視,攢耳而聽,謂準之前事,將有景風之祚。 尋春秋之義,王后無嗣,擇立親長,年均以德,德均則決之卜筮。 今同宗相後,披圖案牒,以次建之,何勛之有?豈橫叨天功以為己力乎!宜辭大賞,以全身名。 又比世祚不競,仍外求嗣,可謂危矣。 而四方未寧,盜賊伺隙,恆岳、勃碣,特多姦盜,將有楚人脅比,尹氏立朝之變。 宜依古禮,置諸子之官,征王侯愛子,宗室賢才,外崇訓道之義,內息貪利之心,簡其良能,隨用爵之,強幹弱枝之道也。 ” 武並不能用。 州郡數命,植皆不就。 建寧中,征為博士,乃始起焉。 熹平四年,九江蠻反,四府選植才兼文武,拜九江太守,蠻寇賓服。 以疾去官。 杜預注曰:「嫠,寡婦也。 織者常苦緯少,寡婦所宜憂也。 」 『有淫心欲嫁之念耶,何吟之悲?』漆室女曰:『嗟乎!嗟乎!子無志,不知人之甚也。 昔者楚人得罪于其君,走逃吾東家,馬逸,蹈吾園葵,使吾終年不□菜;吾西蝰人失羊不還,請吾兄追之,霧濁水出,使吾兄溺死,終身無兄。 政之所致也。 吾憂國傷人,心悲而嘯,豈欲嫁哉!』自傷懷結而為人所疑,於是褰裳入山林之中,見女貞之木,喟然嘆息,援琴而絃歌以女貞之辭,自經而死。 ” 「骨曰切,象曰磋。 言友之相規誡,如骨象之見切磋。 」 國人大驚,子比乃自殺。 王子朝,周景王之庶子。 景王卒,子猛立。 尹氏,周卿士,立子朝,奪猛位也。 作尚書章句、三禮解詁。 時始立太學石經,以正五經文字,植乃上書曰:“臣少從通儒故南郡太守馬融受古學,頗知今之禮記特多回□。 臣前以周禮諸經,發起爉謬,敢率愚淺,為之解詁,而家乏,無力供繕*[寫]*上。 願得將書生二人,共詣東觀,就官財糧,專心研精,合尚書章句,考禮記失得,庶裁定聖典,刊正碑文。 古文科鬥,近於為實,而厭抑流俗,降在小學。 中興以來,通儒達士班固、賈逵、鄭興父子,並敦悅之。 今毛詩、左氏、周禮各有傳記,其興春秋共相表裡,宜置博士,為立學官,以助後來,以廣聖意。 ” 會南夷反叛,以植嘗在九江有恩信,拜為廬江太守。 植深達政宜,務存清靜,弘大體而已。 歲余,復征拜議郎,與諫議大夫馬日磾、議郎蔡邕、楊彪、韓說等並在東觀,校中書五經記傳,補續漢記。 帝以非急務,轉為侍中,遷尚書。 光和元年,有日食之異,植上封事諫曰:“臣聞五行傳『日晦而月見謂之朓,王侯其舒』。 第26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後漢書》
第26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