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旋乎周、孔之庭宇,揖儒、墨而與為友。 舒之足以光四表,收之則莫能知其所有。 若乃丁千載之運,應神靈之符,闓閶闔,乘天衢,擁華蓋而奉皇樞, 納玄策于聖德,宣太平于中區。 計合謀從,己之圖也;勛績不立,予之辜也。 □鳳山翳,霧露不除,踴躍草萊,祗見其愚。 不我知者,將謂之迂。 修業思真,□此焉如?靜以俟命,不斁不渝。 『百歲之後,歸乎其居。 』幸其獲稱,天所誘也。 罕漫而已,非己咎也。 昔伯翳綜聲于鳥語,葛盧辯音于鳴牛,董父受氏于豢龍,奚仲供德于衡輈,倕氏興政于巧工,造父登禦于驊騮,非子享土于善圉,狼瞫取右于禽囚,弓父畢精於筋角,佽非明勇于赴流,壽王創基于格五,東方要幸于談優,上官暛力於執蓋,弘羊據相于運籌。 仆不能參跡于若人,故抱璞而優遊。 ” 介葛盧聘于魯,聞牛鳴,曰:「是生三犧,皆用之矣。 」問之,如其言。 晉太史蔡墨曰:「昔有董父,實甚好龍,能求嗜欲以飲食之,以服事帝舜。 帝賜姓曰董,氏曰豢龍。 」並見左傳。 奚仲,薛之祖也。 世本曰:「奚仲作車。 」衡,軛也。 輈,轅也。 「戰于殽,晉襄公縛秦囚,使萊駒以戈斬之。 囚呼,萊駒失戈,狼瞫取戈斬之,遂以為車右。 」瞫音舒□反。 『為弓亦彁矣。 』對曰;『臣精盡于弓矣。 』獻弓而歸,三日而死。 公張弓東向而射,矢踰西霜之山,集彭城之東,其餘力逸勁,飲羽于石樑。 ”呂氏春秋曰,荊人佽飛入江斬蛟。 前書,武帝時,吾丘壽王字子贛,以善格五待制。 格五,今之□也。 東方朔以善談笑俳優得幸。 班固曰:「朔應諧似優。 」杜預注左傳曰: 「優,調戲也。 」 於是公子仰首降階,忸怩而避。 胡老乃揚衡含笑,援琴而歌。 歌曰:「練余心兮浸太清,滌穢濁兮存正靈。 和液暢兮神氣寧,情志泊兮心亭亭,嗜欲息兮無由生。 踔宇宙而遺俗兮,眇翩翩而獨征。 」 建寧三年,闢司徒橋玄府,玄甚敬待之。 出補河平長。 召拜郎中,校書東觀。 遷議郎。 邕以經籍去聖久遠,文字多謬,俗儒穿鑿,疑誤後學,熹平四年,乃與五官中郎將堂溪典﹑光祿大夫楊賜﹑諫議大夫馬日磾﹑議郎張馴﹑韓說﹑太史令單揚等,奏求正定六經文字。 靈帝許之,邕乃自書*(冊)**[丹]*于碑,使工鐫刻立於太學門外。 於是後儒晚學,咸取正焉。 及碑始立,其觀視及摹寫者,車乘日千餘兩,填塞街陌。 初,朝議以州郡相黨,人情比周,乃制婚姻之家及兩州人士不得對相監臨。 至是復有三互法,禁忌轉密,選用艱難。 幽冀二州,久缺不補。 邕上疏曰:「伏見幽、冀舊壤,鎧馬所出,比年兵饑,漸至空耗。 今者百姓虛縣,萬里蕭條,闕職經時,吏人延屬,而三府選舉,踰月不定。 臣經怪其事,而論者云『避三互』。 十一州有禁,當取二州而已。 又二州之士,或復限以歲月,狐疑彁淹,以失事會。 愚以為三互之禁,禁之薄者,今但申以威靈,明其憲令,在任之人豈不戒懼,而當坐設三互,自生留閡邪?昔韓安國起自徒中,朱買臣出於幽賤,並以才宜,還守本邦。 又張敞亡命,擢授劇州。 豈復顧循三互,繼以末制乎?三公明知二州之要,所宜速定,當越禁取能,以救時敝;而不顧爭臣之義,苟避輕微之科,選用稽滯,以失其人。 臣願陛下上則先帝,蠲除近禁,其諸州刺史器用可換者,無拘日月三互,以差厥中。 」書奏不省。 初,帝好學,自造皇羲篇五十章,因引諸生能為文賦者。 本頗以經學相招,後諸為尺牘及工書鳥篆者,皆加引召,遂至數十人。 侍中祭酒樂松﹑賈護,多引無行趣埶之徒,並待制鴻都門下,□陳方俗閭裡小事,帝甚悅之,待以不次之位。 又市賈小民,為宣陵孝子者,複數十人,悉除為郎中﹑太子舍人。 時頻有雷霆疾風,傷樹拔木,地震﹑隕雹﹑蝗蟲之害。 又鮮卑犯境,役賦及民。 六年七月,制書引咎,誥髃臣各陳政要所當施行。 邕上封事曰: 臣伏讀聖旨,雖周成遇風,訊諸執事,宣王遭旱,密勿祗畏,無以或加。 臣聞天降醔異,緣象而至。 闢曆數發,殆刑誅繁多之所生也。 風者天之號令,所以教人也。 夫昭事上帝,則自懷多福;宗廟致敬,則鬼神以着。 國之大事,實先祀典,天子聖躬所當恭事。 臣自在宰府,及備朱衣, 迎氣五郊,而車駕稀出,四時至敬,屢委有司,雖有解除,猶為簄廢。 故皇天不悅,顯此諸異。 鴻範傳曰:「政悖德隱,厥風發屋折木。 」坤為地道,易稱安貞。 陰氣憤盛,則當靜反動,法為下叛。 夫權不在上,則雹傷物;政有苛暴,則虎狼食人;貪利傷民,則蝗蟲損稼。 去六月二十八日,太白與月相迫,兵事惡之。 鮮卑犯塞,所從來遠,今之出師,未見其利。 上違天文,下逆人事。 誠當博覽觽議,從其安者。 臣不勝憤滿,謹條宜所施行七事表左: 第24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後漢書》
第24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