曳雲旗之離離兮,鳴玉鸞之譻譻。 涉清霄而升遐兮,浮蔑蒙而上征。 紛翼翼以徐戾兮,焱回回其揚靈。 叫帝閽使闢扉兮,覿天皇于瓊宮。 聆廣樂之九奏兮,展泄泄以肜肜。 考理亂於律鈞兮,意建始而思終。 惟盤逸之無斁兮,懼樂往而哀來。 素撫弦而餘音兮,大容吟曰念哉。 既防溢而靜志兮,迨我暇以鬏翔。 出紫宮之肅肅兮,集大微之閬閬。 命王良掌策駟兮,踰高閣之鏘鏘。 建罔車之幕幕兮,獵青林之芒芒。 彎威弧之撥剌兮,射嶓頉之封狼。 觀壁壘于北落兮,伐河鼓之磅硠。 乘天潢之泛泛兮,浮雲漢之湯湯。 倚招搖、攝提以低回□流兮,察二紀、五緯之綢繆遹皇。 偃蹇夭矯彧以連捲兮,雜沓叢鶍颯以方驤。 □汨飂戾沛以罔象兮,爛漫麗靡□以迭逿。 凌驚雷之□糝兮,弄狂電之淫裔。 踰庬澒于宕冥兮,貫倒景而高厲。 廓蕩蕩其無涯兮,乃今窮乎天外。 廣雅曰「有翼曰應龍」也。 蜺,雌虹也。 禮記曰:「左青龍而右白武。 」說文曰「鉦,鐃也,似鈴」也。 左傳,鄭莊公賦「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 姜出,賦「大隧之外,其樂也泄泄」。 「肜」與「融」同也。 莊子曰:「樂未畢也,哀又繼之。 」 撥剌,張弓蝄也。 嶓頉,山也。 封,大也。 狼,星名。 河圖曰:「嶓頉之精,上為狼星。 」 「蒙澒,未分之象也。 」說文曰:「宕,過也。 」冥,幽冥也。 貫,穿也。 前書谷永上書曰:「登遐倒景。 」音義曰:「在日月之上,日月反從下照,故其景倒也。 」厲,陵厲也。 據開陽而俯盼兮,臨舊鄉之暗藹。 悲離居之勞心兮,情悁悁而思歸。 魂眷眷而屢顧兮,馬倚輈而俳回。 雖遨遊以偷樂兮,豈愁慕之可懷。 出閶闔兮降天涂,乘蹣忽兮馳虛無。 雲霏霏兮繞余輪,風眇眇兮震余旟。 繽聯翩兮紛暗曖,倏眩眃兮反常閭。 收疇昔之逸豫兮,卷淫放之遐心。 修初服之娑娑兮,長余佩之參參。 文章煥以粲爛兮,美紛紜以從風。 禦六蓺之珍駕兮,游道德之平林。 結典籍而為□兮,歐儒、墨而為禽。 玩陰陽之變化兮,詠雅、頌之徽音。 嘉曾氏之歸耕兮,慕歷陵之欽崟。 共夙昔而不貳兮,居終始之所服也;夕惕若厲以省鱤兮,懼余身之未□也。 苟中情之端直兮,莫吾知而不恧。 墨無為以凝志兮,與仁義乎消搖。 不出戶而知天下兮,何必歷遠以劬勞? 歔欷歸耕來日!安所耕歷山盤乎!’”欽崟,山蝄。 崟音吟。 □,整也。 系曰:天長地久歲不留,俟河之清祗懷憂。 願得遠度以自娛,上下無常窮六區。 超踰騰躍絶世俗,躑□神舉逞所欲。 天不可階仙夫希,□舟悄悄吝不飛。 松、喬高跱孰能離?結精遠遊使心攜。 回志朅來從玄諆, 獲我所求夫何思! 臣不遇于君,猶不忍奮翼而飛去。 吝,惜也。 衡亦不遇其時,而為宦者所讒,故引以自諭也。 永和初,出為河閒相。 時國王驕奢,不遵典憲;又多豪右,共為不軌。 衡下車,治威嚴,整法度,陰知奸黨名姓,一時收禽,上下肅然,稱為政理。 視事三年,上書乞骸骨,征拜尚書。 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着周官訓詁,崔瑗以為不能有異於諸儒也。 又欲繼孔子易說彖、象殘缺者,竟不能就。 所着詩、賦、銘、七言、靈憲、應閒、七辯、巡誥、懸圖凡三十二篇。 永初中,謁者仆射劉珍、校書郎劉騊駼等著作東觀,撰集漢記,因定漢家禮儀,上言請衡參論其事,會並卒,而衡常嘆息,欲終成之。 及為侍中,上疏請得專事東觀,收撿遺文,畢力補綴。 又條上司馬遷、班固所□與典籍不合者十餘事。 又以為王莽本傳但應載篡事而已,至于編年月,紀災祥,宜為元後本紀。 又更始居位,人無異望,光武初為其將,然後即真,宜以更始之號建於光武之初。 書數上,竟不聽。 及後之著述,多不詳典,時人追恨之。 論曰:崔瑗之稱平子曰「數術窮天地,製作侔造化」。 斯致可得而言歟!推其圍范兩儀,天地無所藴其靈;運情機物,有生不能參其智。 故*(智)**[知]*思引淵微,人之上術。 記曰:「德成而上,蓺成而下。 」量斯思也,豈夫蓺而已哉?何德之損乎! 謂作渾天儀也。 贊曰:三才理通,人靈多蔽。 近推形筭,遠抽深滯。 不有玄慮,孰能昭□? 後漢書卷六十上 馬融列傳 第五十上 馬融字季長,扶風茂陵人也,將作大匠嚴之子。 為人美辭貌,有俊才。 初,京兆摯恂以儒術教授,隱于南山,不應徵聘,名重關西,融從其遊學,博通經籍。 恂奇融才,以女妻之。 永初二年,大將軍鄧騭聞融名,召為舍人,非其好也,遂不應命,客于涼州武都、漢陽界中。 會羌虜缼起,邊方擾亂,米穀踴貴,自關以西,道殣相望。 融既饑困,乃悔而嘆息,謂其友人曰:「古人有言:『左手據天下之圖,右手刎其喉,愚夫不為。 』所以然者,生貴于天下也。 今以曲俗咫尺之羞,滅無貲之軀,殆非老莊所謂也。 」故往應騭召。 四年,拜為校書郎中,詣東觀典校秘書。 是時鄧太后臨朝,騭兄弟輔政。 而俗儒世士,以為文德可興,武功宜廢,遂寢搜狩之禮,息戰陳之法,故猾賊從橫,乘此無備。 融乃感激,以為文武之道,聖賢不墜,五才之用,無或可廢。 第24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後漢書》
第24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