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美國外科醫生,善作面部整形美容手術。 他創造了許多奇蹟,把許多醜陋的人變成了漂亮的人。 但他發現,某些人接受了成功的手段術後找他抱怨自己在手術後還是不怎麼漂亮,說手術成效不大,自感面貌依舊。 於是,這位醫生悟出這樣一個道理:美與醜,並不僅僅在於一個人的本來面貌如何,還在於他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在於他的氣質如何。 這位醫生悟出的道理對於一個人突破自身條件的侷限和看待問題具有普遍而深刻的意義。 一個人的長相如何,除了面部整形美容的可能之外,一般是無法改變的。 但他如何看待自己,卻決定了他的真正的美與醜。 我們還是用事實來說明問題吧。 一個姓孫的同志曾給中國青年報寫信,訴說他內心的痛苦:我大學畢業後進廠工作已兩年,現任助理工程師。 業務水平還可以,可長相誰也不敢恭維,因為我相貌醜陋!因為醜陋,別人都對我不屑一顧。 我怕進商場,商場裡鏡子太多; 我沒有勇氣和別人說話,就是不得不說時,也不敢正視對方,以致別人對我形成了這樣的印象:冷淡、不合群、任性、無能。 就這樣,我在痛苦中艱難地掙扎,偷生混日。 我的勇氣全給這張醜臉摧毀了,我覺得這世界太不公平了!我活着沒有任何樂趣。 我命裡注定低人一等,注定我要影響別人的視覺和想象。 我活着還有什麼意思?我真想死,真想報復這不公平…… 如果死可以報復世界的不公平,這倒不妨一試。 但人類還沒有辦法向「自然」災害「報復」,但在「自然災害」面前卻可以採取抵抗的態度。 這種抵抗,不是不承認事實,而是你如何看待自己!你對自己的價值怎樣感覺和判斷比什麼都重要。 說起醜陋的人,你絶醜不過《巴黎聖母院》中那個敲鐘人卡西莫多,更醜不過美國電視劇《俠膽雄獅》中那個人身獅面的文森特。 這兩個極醜的人卻得到美貌非凡的埃斯美拉達和凱瑟琳的信任和愛戴。 這足以證明,一個人的價值和整體的美與醜絶非單是面容所決定的,而是由儀容儀態、學識修養、氣質性格、智慧能力等多種因素構成的,最主要的是如何認識自我,採取什麼樣態度。 一個人如果自慚形穢、萎萎縮縮,他即使長相不錯,也不會成為一個漂亮人;同樣,如果他不覺得自己聰明,他也成不了聰明人;他不覺得自己心地善良,也就不會是個善良的人。 成功心理的三大要素之一就是要有自己的明確的價值觀念,發展積極心態就是意味着自覺的更新觀念,尤其是在這改革開放、新舊交替的時代更需要更新觀念。 我們每個人都身在其中、不可脫離的社會環境早已通過各種教育、信息傳播和文化薰陶,在我們的心理上栽下了真善美的根苗;但與此同時,也在我們的心理上構結了虛假而陰暗的蛛網。 人是社會之人,人們的環境既隨着改革開放、搞活經濟的變化而變化,有所除舊迎新,但又隱然地根深蒂固地存在着許多受傳統觀念支配的價值判斷、陳規陋習。 我們常常為了達不到自己的理想境界而憂心忡忡,失去信心;也為了做出「社會上公認的規範」相牴觸的事情而煩惱不安,困窘不已。 而這一切又不可能掩蓋隱瞞。 我們不清除心理上早已存在的蛛網和假象,我們的心態就積極不起來,我們的人格就不再健康。 魯迅先生當年大加針砭的所謂國民性,指的就是陳腐觀念、病態人格,而這個觀念更新、人格再塑的歷史課題,如今又面臨着從深層爆破、全面開花的任務。 卡耐基認為,作為社會實踐主體的個人,自然應該隨着社會的經濟基礎和文化環境的改進而調整或重建自己的價值觀念與人格結構。 反過來,人的變化又會促進社會環境與文化氛圍的改善與進步。 因而,從心理學和成功學的理論來看,觀念更新、人格再塑本是一個動態流變的過程。 人只要活着,更新與再塑的過程就隨時都在進行。 既然如此,我們就聽其自然,隨大流,不就行了嗎?何苦還要自己有意識地去破舊立新呢?這是因為我們要求開發潛能,提高素質,發展積極的心理態度,走上人生的成功之路,不能只是被動地更新自己的觀念,再塑自己的人格。 瀟灑的內涵是有意識地追求和表現人生價值與人格魅力,如果不是自覺主動去想去做,還談何有意識呢?許多人正因為缺少這種有意識的追求和表現,儘管有文化知識,有好心良願,卻依然擺脫不了陳規陋習的束縛,而不能瀟灑自如地做人處世。 自信自愛,獨立特行的人,即具備成功心理的人也未必處處走運,事事成功。 有時候即使你付出極大的努力,也未必會有預期的成果。 但這種暫時的失敗,並不能說明他們的心態、素質、價值與人際關係不行,只說明成功的條件還不具備,或者,主觀上努力的程度不夠,或是客觀上對自己有偏見和誤解。 但無論如何,她們已經具備了走向成功的決定因素和根本條件,這就是她們自尊自愛,獨立特行,能夠自主地生活。 第7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卡內基的經商之道》
第7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