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不夜城起身時,錢康夫婦雖知愛子累生修為,法力道根俱都不弱,但一則對頭太強,惟恐有失;二則他初人師門,便遇此建立奇功的機會,不能不加慎重。 愛子轉世不久,天性好強,以前諸生便為出道太早,童心未退,多樹強敵,吃了大虧。 這次轉動重歸,想起他海內外仇敵甚多,都是妖邪中的能手,常為他未來愁急。 天幸仙緣遇合,歸入峨眉,如能立此奇功,全家增光,將來也有許多指望。 好在小南極妖蚿伏誅,海怪降伏,仙山靈域,邪氛已盡,即便有事,光明境隔海相對,瞬息可以往來,有阮征等峨眉之秀在此為鄰,也無妨害。 便將幾件鎮山法寶交與愛子,令其帶在身旁,作個準備。 內中一件叫千葉神雷沖,乃錢氏夫妻昔年看出萬載寒炫是個未來大害,特意在每年極光微弱之時,暗用法力,冒着奇險,潛入來複、子午兩綫交界口上,等極光大火環繞地軸急駛飛過之時,收攝得一點殘餘精氣,立時遁回。 年積月累,居然積存不少。 再用八十一年苦功,連同預先採集的元磁神鐵,煉成此寶。 形如一個千葉蓮花形的風車,當中有一小蓮房,中具九孔。 用時指定前面,如法施為,風車立時電旋急轉,蓮房孔中便有幾股青白光氣射出。 看去並不強烈,可是所到之處,不論多麼堅厚神奇的銅牆鐵壁,或是五金之精所煉法寶,只要射中一點,挨着便即消融,妙在連點聲音都沒有。 屍毗老人的魔牢,原是大白精金煉成,形如一鐘,大約五丈方圓,本就堅實,再加魔法祭煉,不特能大能小,堅固無比,而且人一近前,並能發出魔焰、金刀、火輪、飛叉,環攻而上,稍為沾上,休想活命。 此寶恰是它的剋星,錢萊又有寶鎧防身,只一下手,便即成功。 錢萊先沒想到這等容易,本只打算引發魔牢埋伏,用聲東擊西之計,擾亂敵人心神。 及見青白光氣所沖之處,四外魔火、金刀、飛輪之類儘管飛舞騰湧,聲勢猛烈,卻被那千葉寶光急旋盪開,不得近身。 對面那片光芒耀眼的金壁已被烈火溶雪一般衝破一洞,晃眼越陷越深。 隱聞內裡群魔奔騰,吼嘯之聲逐漸洪厲。 金壁剛剛穿透一洞,便聽上面金鐘亂響,玉磐頻敲,大片湖水立似漏底一般轉瞬乾涸,現出湖底。 同時又聽李洪傳聲警告道:「你真膽大,此是老魔根本重地,萬不甘休,還不乘他未來以前,趕快逃走。 」 錢萊聞言,猛想起敵人厲害非常,不可做得太過。 剛把法寶一撤,猛瞥見一個身高丈許,白髮紅睛,一張血口,白牙森森,通身火煙環繞,形如夜叉的魔鬼,由洞中衝了出來,伸開兩隻蒲扇般大鋼鈎也似的怪爪,正要飛撲過來。 看出厲害,忙把千葉神雷衝往前一指,青白光氣重又飛出,射向神魔身上,只聽一聲厲嘯,神魔受傷遁走。 正趕上面魔女和宮眾聞警趕來,神魔立即追撲過去。 洞中跟着又飛出兩個,也為千葉神雷沖所傷,因見對方護身寶光強烈,不敢前拼,各自負傷,朝魔女等撲去。 耳旁又聽李洪急呼:「這些魔鬼,你萬放不得,你惹禍了。 」錢萊倒被閙了個手忙腳亂,見神魔又有一個衝出,向上飛去。 洞中怒吼之聲更急,恐被全行逃脫,又沒法子封閉,只得把寶光射住破口,不令余魔再逃。 正在進退兩難,忽聽兩聲斷喝,一道黃光擁着兩個頭頂金蓮花,身穿荷葉蓮花披肩戰裙,面如冠玉的道裝少年凌空飛墮。 同時耳聽李洪又在大喝:「還不快走!」緊跟着,一片佛光已先飛墮,正擋在破口外面。 錢萊人本機警,料知來人必是屍毗老人的愛徒田氏弟兄,曾聽李洪說過他們的厲害。 本想調虎離山,又惦記師父安危,不敢戀戰,聞聲瞥見破口已被佛光封閉,連忙隱形,收了法寶,往地底鑽去。 這原是瞬息間事。 田氏弟兄本在東魔宮內,因聞鐘聲報警,立縱魔遁趕來,見魔牢已破一洞,又驚又怒。 剛把血焰叉朝錢萊飛去,青光一閃,人便無蹤。 猛想起魔牢關係更重,忙又回身,見有佛光封洞,當是敵人,偏又看不見人。 正待喝問,李洪忽在空中現身,喊道:"二位田道兄,我是阮征師弟李洪,為防神魔衝出為害,特意代你們封閉一會,請快行法防堵,我要走了。 "田氏弟兄見是李洪,心生好感,方要問話,人忽隱去,佛光隨撤。 幸而田琪機警,見李洪身形一隱,忙即施展魔法,防禦洞口,稍差一點,便被神魔衝出。 就這樣,神魔威力仍是大得出奇,簡直不易防禦。 田氏弟兄一面合力堵住洞口,一面行法撞鐘告急,竟未看出錢萊又是怎麼走的。 錢萊得手以後,如由上面飛行,去往東魔宮,也必觸動埋伏。 因覺田氏弟兄不大好惹,一心又想探看師父,改由地底通行,穿山而過。 到了東魔宮,升出地面一看,師父已為魔法所困,不禁急怒。 因是童心未退,已聽李洪傳聲警告,令其穿山逃走,去附近山中相見,錢萊偏因師父被困,義憤填胸,犯了童心,妄想用法寶暗算敵人,哪知臨機不退,幾吃大虧。 錢萊後看出師父那麼神奇的法寶、飛劍和大乙神雷,也不能打傷敵人分毫,反因攻破魔牢,大閙魔宮,兩次現形引逗,竟將屍毗老人怒火激發。 當未次現身時,正在喝罵,方覺敵人仍立當地,沒有來追,心中奇怪。 猛瞥見黃光照眼,老人突在身前出現,哈哈一笑,手已揚起,護身青光立受震動。 錢萊知道不妙,忙往地底鑽去。 第23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蜀山劍俠 卷三下》
第2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