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彌塵幡所化的五色雲幢,仍在海面上升沉不定,也不他往,知道金蟬必然中邪。 好在輕雲、石生俱知使用寶幡之法,忙將彌塵幡收起。 再看金蟬,雖未受着傷害,已是目定神獃,有些昏迷之狀。 忙由石生代他收了雙劍,扶着駕遁光同回島上。 輕雲先取一粒丹藥與他服了,刻許工夫,才得複原。 一問何故如此,才知就裡。 原來金蟬有彌塵幡和雙劍護身,本可無恙。 只因看出幻境時,腳已踏在妖尼妙腿之間,幸是元陽堅定,至寶護身,飛起時又快,雖未被她元陰吸陽之法吸住,人已為妖法所中。 總算元神還有主宰,彌塵幡決不離手。 加上雙劍靈異,只管活躍。 人雖逐漸昏迷,妖尼仍是無法近身,逞其所欲。 後來邪雲被金光迅雷震散,妖尼回望,連飛娘都嚇得逃走,知道不妙,徑直遁走。 她如就此逃回山去,也不至于就遭慘死。 偏偏追她的是石生,又是一個特異純陽之資,再加上金蟬不曾到手,心終難捨,忙用換影移形之法,將身潛入海中,等眾人退去,依舊偷偷迴轉甬道。 不提。 眾人救治金蟬時,那來的兩個道童,早向前一一見禮,報了姓名,原來是南海雙童甄艮、甄兌。 輕雲以前原見過他弟兄二人,餘人也早料到,俱都大喜。 等金蟬複原,才坐到一處,談說此來使命。 原來南海雙童自從那日被困在凝碧崖靈翠峰峨眉開山祖師長眉真人遺留的六合兩儀微塵陣內,當時人便昏昏沉沉,不省人事,和死了一般,不覺過了多少時日。 那陣分生、死、幻、滅、晦、明六門,有無窮的奧妙。 除掌教妙一真人夫婦和玄真子受過長眉真人遺命,能夠運用外,連其餘峨眉諸長老,俱都不敢輕易進陣。 在妙一真人未回山以前,一直也無人理會。 靈雲、輕雲等各自走後,過了兩天,長幼兩輩仙俠來得越多,自有玉清大師、長人紀登等分頭接了進去。 那髯仙李元化正在大元洞內會集群仙,互談五府開闢之事,算計掌教真人夫婦還得些日才到。 玉清大師躬身向眾人道:「金蟬、石生兩個師弟和周、李兩位師妹,前往紫雲宮取那天一貞水,數日不回,定然出了變故。 李師伯易數通玄,何不算它一算?」髯仙道:"我昨日本想卜他四人吉凶,後來一想,取水之事,掌教師兄既命人前去接應,必早知中途要生變化,連日未奉仙諭,料無凶險。 又值恆山雲梗窩獅僧普化,托頑石大師來此借寶,談話耽擱。 之後眾後輩門人又紛紛請教,我想無關宏旨,就此擱起。 你也能前知休咎,既問此事,可曾算過麼?「玉清大師答道:」那日弟子讀了掌教師尊飛劍傳書,便猜此事不是如此平常。 今日閒中掐算,他四人已連遭驚險,並且還有幾個尚未入門的道友在那裡相助。 但是紫雲宮源流長遠,此事頗多變化。 弟子道力淺薄,只知紫雲三女決無幸理。 至于怎樣破那神沙甬道,取來天一貞水,及掌教真人因何向一素不相識的異派中人借寶,仍是算它不出。 李師伯與諸位前輩尊長,俱都深通玄奇秘奧,先知先覺,敬請指示仙機,以開愚昧。 " 髯仙正要答話,旁坐金姥姥羅紫煙,也是精通易理,善知過去未來,先聽大師說,早已澄神內視,定念明心,默運先天神術,體察未來,忽然張目說道:"李道友無須算了,紫雲宮源流,我本略知一二,適纔又加推算。 此事不特變化甚大,還關係著三次峨眉鬥劍之事。 那紫雲宮地闕仙府,乃昔年水母五女玉闕章台,避禍修真之所。 後來五女分封五湖水仙,棄此而去。 又過了若干年,有一異派散仙算出就裡,壞了五仙禁法,入宮隱居。 成道時,多虧長眉真人助他脫了魔劫,無恩可報,所煉許多法寶飛劍既不能帶去,又不捨將數百年心血毀于一旦,便連那部地闕仙書全贈與長眉真人,任憑處置。 此時長眉真人已是神通廣大,妙法無邊,只是外功未完,成道較晚罷了。 當下默算未來,已知因果,便領了他的敬意,仍請那位散仙在飛昇以前,將法寶仙書封藏在宮中金庭玉柱裡面。 柱底藏有柬帖,備載此事。 以致日後為一老蚌從側面穿透海眼,入宮盤踞。 這老蚌已有千年道行,略知宮中之事。 它與方氏三女之父,有一番救命因緣,又將三女引入宮內,才有今日地步。 齊道友一則事忙,又因三女修為不易,神沙甬道雖然多害生靈,也是避劫心重,出於不得已。 便借取水為名,試她們一試。 她們如恭順,將水獻出,日後還可助她們成道。 等開府盛會之後,再派一同輩道友前往宮中,取出玉柱中遺書,與其說明前因後果。 金蟬所帶去的書柬,其中頗多點化之言。 三女入魔已深,歧路徘徊,又受了奸惡蠱惑,竟然執迷不悟,自取敗亡。 偏巧她們又在月兒島火海內得了連山大師一部天魔秘笈。 那神沙甬道中大衍陣法,委實厲害非常。 紫雲宮又深藏海底,利用魔法封閉,神仙也難飛進。 齊道友原知她們不外三條出路。 又知三女也有夙根,長女尤厚。 第一條,是我們人到,便將水獻出;第二條,是獻水之後,中途變計,反悔追趕;第三條,是不特吝而不與,反要倒行逆施,與去的人為難。 所以將去的人分成兩起。 先還以為三女已修道多年,或者不致倒行逆施,公然為敵。 及至我們的人去後,一則金蟬躁進,石生救母心切,先行擅入,傷了守宮神獸;二則三鳳又是有心為難。 許多陰錯陽差,以致起了爭端。 即使這樣,依了初鳳心意,仍有轉圜之機。 無奈三女運數將終,魔頭太重,種種阻礙,終於變志為仇。 第5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蜀山劍俠 卷二下》
第5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