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門行為,陰毒險辣,以前綠袍老祖對待辛辰子,便是前車之鑒,你我不可造次。 陌生雖聽勸說,但念母情切,終是滿腹悲苦。 又過了個把時辰。 二人哪知蓉波因宮中諸首要仍在行法未完,不便擅動,漸漸越等越心煩起來。 石生道:"甬道機密,母親已說了大概,想必不過如此。 我們有彌塵幡、天遁鏡、兩界牌這些寶物,我又能穿石飛行,即使不濟,難道這沙比石還堅固?我們何不悄悄下去,照母親所說走法,潛入宮中?她們如肯借水,就是我們擅自入內,必不會怪。 還叫她們看看峨眉門下本領,向她們借,乃是客氣。 她們如不肯,此時入內,正可乘其無備。 豈不是好?"金蟬近來多經事故,雖較以前持重,一則石生之言不為無理;二則彌塵幡瞬息千里,所向無敵;又盼早些將天一貞水取回,好與諸位久別同門聚首,略一尋思,便即應允。 二人先商量了一陣,彼此聯合一處,無論遇何阻隔,俱不離開一步,以便萬一遇變,便可脫身。 一切準備停當,金蟬先打算駕着彌塵幡下去,又因那幡飛起來是一幢彩雲,疾如電逝,恐蓉波出來彼此錯過,誤了事機,仍同駕飛劍遁光入內。 進有十餘裡遠近,二人一路留神,見那甬道甚是寬大,除四壁金沙,彩色變幻不定,光華耀目以外,並無別的異況,俱猜蓉波入內時,已將陣法閉住,益發放心前進。 遁光迅速,不一會穿過頭層陣圖。 二人正在加緊飛行之間,猛見前面彩雲瀲灧,冒起千百層光圈,流輝幻彩,阻住去路。 因聽蓉波說過,那是頭層陣圖煞尾和二層陣圖交界之處,如遇這種現象,外人極難衝過。 強自穿入,甬道神沙便會自然合攏,將人困住,不能脫身。 只要穿過這一層難關,餘下諸層,每七層陣圖合為一體,首尾相應,奇正相生,另有宮中首要主持發動,又各有惡禽毒獸防守助威。 如要不去驚動,徑照蓉波出入之法,照准甬道中心飛行穿入,如無別的深奧變化,便可直達宮中。 當下二人聯合,將劍光護住全身,直往彩光中穿去。 二人飛劍俱是玄門至寶,那頭層神沙竟未將他們阻住。 二人只微覺一陣周身沉重,似千萬斤東西壓上身來,忙即運用玄功,略一支持,便穿越過去。 身子剛覺一輕,便見前面又變了一番景象:上下四方,大有百丈,比起頭層,固是大出數倍。 中間還按日月五星方位,挺立着七根玉柱,根根到頂。 當中一根主柱,周圍大有丈許。 其餘六根,大小不一,最小的也有兩抱粗細,看去甚是雄偉莊嚴。 再襯着四外五色沙壁,光華變幻,更覺絢麗無比,耀目生花。 柱後面陰森森,望不到底,邪霧沉沉。 這種景象,卻未聽蓉波說過。 若照往日,金蟬早已穿柱而進。 因為來時髯仙等諸前輩再三告誡宮中魔法厲害,尤其這神沙甬道,經紫雲三女費過無限心力而成,非同小可。 這七根玉柱,按七星位置設立,其中必有奧妙。 適纔蓉波雖略談陣中秘奧,只是盡其所知而言,以備萬一遇上,知所趨避,而她所知不過十之二三。 行時又再三囑咐謹慎行事,不是萬不得已,不可妄入,不可造次。 便止住石生,暫緩前進,躊躇起來。 原來這神沙甬道,自從築成以後,並無人來侵犯。 縱有來賓到此,經人與第三層輪值的主持人一稟報,早將甬道全陣停止。 因為從未出事,防守的人只知佩着穿行神符,照所傳尋常出入之法來往,不但沒有險阻,而且除全甬道許多奇景,甚麼都看不見。 這次蓉波因防二人誤入,特將陣法閉住,以為那頭二層交界處的沙障,可以阻住二人前進,到此便可知難而退,不料二人竟然衝進。 若照往日,這第三層原有一個首要人物在此防守主持。 自從初鳳閉殿煉法以後,二鳳、三鳳往往擅改規章,許多事都不按預定方略。 偏巧後兩日是紫雲三女降生之時,到時飛娘和幾個旁門中好友俱要前來慶祝。 仗着甬道厲害,無須如此時時戒備。 敵人越深入,越易被擒,縱任他進來,也不足為慮。 特地先數日由三鳳發起,聚集官中諸首要,各煉一種幻法,準備明日娛賓之用,就便人前顯耀,所以無人在此。 也是二人命不該絶,才有這等巧遇。 可是那二層入口的沙障,乃全陣門戶,此障一破,全甬道四十九個陣圖,全都自然發動。 二人哪知其中奧妙,商量了一陣,石生力主前進。 金蟬因蓉波一去不回,比吳藩去的時刻還久得多,說不定機密業已被人看破,不再放她出來。 再退出去,又要經過那層彩障,白費許多心力。 想了想,雄心頓起,決計涉險前進,不再反顧。 那七根玉柱,卻靜蕩蕩地立在那裡,不知敵人用意,恐有閃失,便將彌塵幡取出備用,與石生同駕劍光,試探前進。 剛剛飛過第一根玉柱,忽見一片極強烈的銀光,從對面照將過來,射得石生眼花繚亂,耀目生光。 金蟬圓睜慧眼,定睛一看,頭一排參差列立的兩根玉柱,已經消失。 一條虎面龍鬚似龍非龍的怪物,藉著光華隱身,從甬道下端張牙舞爪飛將上來,朝那最末一根玉柱撲去。 龍爪起處,那根玉柱又閃出一片最強烈的紫光,不知去向。 同時便覺身上一陣奇冷刺骨,連打了幾個寒噤。 猛一眼瞥見石生被那紫光一照,竟成了個玻璃人兒,臟腑通明,身體只剩了一副骨架,與骷髏差不許多。 才知道這七根玉柱幻化的光華,能夠銷形毀骨,不由大吃一驚。 第2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蜀山劍俠 卷二下》
第2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