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纔在地宮中擒俞賊時,妖婦已經驚醒,如非二恩姊下手得快,出其不意,將她刺殺,那滿宮中的無情毒火,轉眼燒到面前,如何抵擋?後來雖知她只是個障眼法兒,但妖道是她丈夫,想必比她厲害。 三位恩姊如不在此,留下妹子一人,孤掌難鳴,到時豈不也和俞利一般,任人宰割?況且全島人民思念故主,一念忠誠,三位恩姊一去,就說他們不真個相率投海,難道又任他等在妖道回來後墮入水火之中麼?"初鳳聞言,沉思了一會,便問二鳳、三鳳兩人怎樣?二女俱都附和冬秀的主張,三鳳更是堅決。 初鳳好生憂急。 少時用完酒宴,冬秀因地宮血跡污穢,便命老鐵父子將宮中許多婦女全數放出,本島有家的還家,無家的等到明日另行擇配。 只留下四名服侍的宮女。 另率人將宮中幾具賊黨屍首抬出掩埋,打掃乾淨聽用。 當晚便請三女離了別殿,宿在王宮之內。 出殿時節,島民聞信,齊集別殿宮牆外面,夾道歡呼。 一路上香花禮拜,燈燭輝煌,自有一番歡樂氣象。 及至到了王宮起居別殿之中,又更華麗非常。 真是堂上一呼,階下百諾,起居飲食,無不精美。 人情大抵喜新厭舊。 海底紫雲宮雖是仙宮,一則三女在那裡生息多年,過慣了,不以為奇;二則彼時仙書未得,還有許多靈域奧區未曾開闢;三則人間繁富,尚系初來,三女不能闢榖,海底仙藥猶未發現,每日只吃異果海藻,衣服更談不到,一旦嘗了人間滋味,又穿了極美觀的衣服,未免覺得人間也是一樣有趣。 除初鳳質厚心堅外,餘人俱有樂不思蜀之想。 初鳳一再重提前事,二鳳、三鳳雖不曾公然反抗,均主暫留。 初鳳見勸說不聽,便對二女道:"你們既願在這裡,明日祭墓之後,我只好獨自回去。 紫雲宮中異寶不現,決不再來。 冬秀姊姊不能涉水相隨,下去須吃許多苦頭。 你二人須記取恩母之言,紅塵不是久戀之鄉,務要早回,以免惹些煩惱,自誤仙根。 "二女不假思索,滿口應允。 冬秀勸了一陣,見初鳳執意不從,只好由她。 因二鳳、三鳳願留,已是喜出望外,便不深勸。 第一四五回 重返珠宮 一女無心居樂土 言探弱水 仙源悵望阻歸程 四女在宮中宿了一宵,次日一早起身,宮牆外面已是萬頭攢動,人山人海。 冬秀安心顯示島上風光,早命老鐵父子準備舊日俞利所用儀仗,前呼後擁,往方母墓地而去。 因為方母葬處地勢偏僻,俞利本沒把此事放在心上,島民又只知往方良夫婦廟中敬獻,方良死後,無人修理,墓地上叢草怒生,蓬蒿沒膝。 三女自兔不了哭奠一場。 冬秀知三女對於世俗之事不甚通曉,仍然代三人傳令,吩咐如何修葺。 祭墓之後,又往昨晚所去的廟中祭奠方良。 三女想起父親死時慘狀,不由放聲悲哭起來。 冬秀恐島民看出破綻,再三勸慰才罷。 祭畢出來,初鳳當時便要告別。 冬秀道:「大恩姊當眾回宮,恐為島民所阻。 不如晚間無人,悄悄動身的好。 」初鳳道:"你們只不想隨我回去便了,如想走時,何人攔阻得住?你可對他們說,我姊妹三人已選你為島主,留下二妹三妹暫時相助。 我宮中無人照料,急須迴轉。 他們如相攔,我自有道理。 " 冬秀沉思了一會,知她去志已決,無法輓留,只得在廟前山坡上,略改了幾句意思,向眾曉諭道:"三位公主原奉方老爹之命,來為你們除害,事完便要回去,是我們再三輓留。 如今大公主急須迴轉海底仙府向方老爹覆命,留下二、三兩位公主與我為全島之主。 命我代向全島人民告辭,異日如有機緣,仍要前來看望。 "島民因昨日三女已允暫留島上不歸,先以為初鳳覆命之後,仍要回來,還不怎樣。 及至聽到未兩句,聽出初鳳一時不會再來,不免騷動起來,交頭接耳,紛紛議論。 沒等冬秀把話說完,便已一唱百和,齊聲哭喊:「請大公主也留島中為王,不要回去。 」冬秀見眾喧嘩哭留,正在大聲開導,忽見初鳳和二鳳、三鳳說了幾句,走向自己身前,剛剛道得幾句:「姊姊好自珍重,除了妖道餘黨之後,須代我催二妹三妹急速回去,便不枉你我交好一場。 」說罷,腳一頓處,平空縱起一二十丈,朝下面眾人頭上飛越而過。 接連在人叢中幾個起落,便已奔到海邊。 冬秀連忙同了二鳳、三鳳趕到時,初鳳已經縱身入海,腳踏洪波,向着岸上島民含笑舉了舉手,便已沒入波心不見。 島民見大公主已去,輓留不及,一面朝海跪送;又恐二、三兩位公主也步大公主的後塵,紛紛朝着二鳳、三鳳跪倒,哭求不止。 冬秀知島眾不放心,忙拉了二鳳、三鳳迴轉。 島眾見二、三公主真個不走,才改啼為笑,歡呼起來。 二鳳、三鳳當日同了冬秀回宮,無話。 第二日,冬秀命老鐵用幾隻小舟,將俞利手下數十個黨羽放入舟內,各給數日糧食逐出島外,任他們漂流浮海,死生各憑天命。 一面問了島中舊日規章,重新改定,去惡從善,使島民得以安居樂業。 因知妖道邪法厲害,如等他回來,勝負難測。 仗着二鳳、三鳳精通水性,想好一條計策:派佬石選了幾十名精幹武士,駕了島中兵船,請二鳳、三鳳隨了前去,暗藏艙中。 第24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蜀山劍俠 卷二上》
第24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