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苦了寒萼、司徒平二人,各懷鬼胎,羞急在心裡。 所幸除紫玲外,休說英瓊、若蘭不知就裡,連靈雲和一干同門,俱都似不曾看破。 靈雲更是連私離洞府一層都未深說,只說是既有乙真人之命,還應對大家說一聲,以免懸念,也多派兩個同門相助,比較穩妥。 寒萼痛定思痛,本已漸漸悔悟以往任性之非,又見靈雲大度包容,仍和往日一樣,越發內心愧悔,當眾向靈雲認了不是。 靈雲又用溫言勸慰,聽說仙障被破,好生可惜。 第一三二回 燦爛金光 雁山誅鯀怪 霏飛玉雪 微雨賞龍湫 話說靈雲聽紫玲說罷往事,便道:"紫、寒二妹,無須心急。 伯母超劫之事,我在青螺已聞凌真人談起。 因為伯母連年苦修,功行大進,功成之日,災劫魔障也應時而至。 雖然應在期前趕往,尚有數日之隔,並不急在一天半日。 回山時節,路遇玉清師太,說鄭八姑即日複原,此番前去接她,定在今日可到。 這兩位同門先進,道妙通玄,對於伯母之事也曾道及,曾說屆時願效綿薄。 如今二位師妹與司徒師弟到了東海,正值三仙師長俱在閉洞煉寶,不到時候也見不着,只能在伯母洞前守候。 何妨再等半日,見了長輩領教再去,有益無損。 " 紫玲道:「妹子明知期前趕去為日還早,無非想母心切,想早日相見,預先密籌而已。 乙真人行時,原有回山商妥再去之言。 既然玉清師太與鄭八姑今日將到,自應稍候為是。 」靈雲又問英瓊、若蘭,為何去時相左?英瓊這才說起經過。 原來英瓊同了若蘭,當時急於追趕寒萼、司徒平回來,連神鵰也顧不得呼喚,竟駕了劍光追去。 偏偏迎頭遇見金蟬、笑和尚等四人回山,攔住敘談。 紫玲谷,英瓊本未去過,若蘭也僅僅到過一次黃山。 先在途中耽延些時,寒萼、司徒平飛行已遠,不見蹤跡;再被金蟬耽擱,停頓了一會。 又聽金蟬說來時路遇兩道青光,便照所指方向追了下去。 卻忘了寒萼是從後洞飛雷崖上飛去,自己出的是前洞,金蟬只在半途中遠遠瞟見青光一眼,方向略有差誤,走錯了些。 紫玲後出,又誤追金姥姥,走向歧路,所以始終不遇。 二人只管催動劍光,終未追上。 若蘭心想:「紫玲谷既在黃山,只須往黃山進發,料無尋不着之理。 」卻沒想黃山方圓多大,紫玲谷深藏壑底,既是初來,谷外又不似始信、天柱等峰可以揣尋,一時半時,怎能找到二人? 到了黃山,正在盤空下視,沒有主意。 猛覺身子被一種力量往側牽引。 英瓊眼快,往下面一看,只見雲海蒼茫,群峰盡被雲遮。 只那旁有一座高峰,形體不大,筆也似直。 下半截沒入雲中,一點也看不見;上半截孤立在雲海裡,像一個大海裡的中流砥柱,雲濤起伏,隨着煙波起落,似要飛去。 峰頂上站着一個老尼,手持拂塵,正向二人招手。 二人身不由己,飛了過去。 落下一看,只見那道姑年在五旬,氣宇沖和,舉止莊重,一身仙氣。 料是一位未見過的前輩仙人,不敢怠慢,上前拜見。 一問法號,才知那道姑便是黃山的餐霞大師。 二人忙又拜倒,行了晚輩之禮。 餐霞大師問二人何往,二人說了。 餐霞大師道:"秦氏姊妹該有這回劫數,我已早知。 天靈子是異派能手,你二人決非敵手。 好在她們七日難滿,自有能人相救。 爾等去了,有害無益。 當初優曇大師門下弟子齊霞兒,因在雁湖斬蛟,激動雁湖底下紅壑中潛伏的神鯀,幸有優曇大師同往,仗佛法將峰頂雁湖封鎖,以免洪水傷害生靈。 本想當時將惡鯀除去,無奈那東西有數千年道行,除非有長眉真人遺留的紫郢、青索二劍之一,還須大師本人用自己所煉的九口天龍伏魔劍將它圍住,連煉一百零八日,才能奏功。 想那東西劫運未至,偏值大師因功行圓滿在即,未了之事甚多,又須趕往青螺一行,只得命霞兒仗那九口天龍飛劍看守,以防逃出為禍,隨後動身往青螺去了。 昨日給我來了一封飛柬,說雁湖妖鯀,日內就要帶了湖底禹鼎逃遁,齊霞兒獨立難支。 妖鯀逃時,帶起百十丈洪水,所過之處,桑田盡成滄海。 雖然妖鯀入海,水即平息,但這一路上,生靈田產之失,何止百萬。 大師偏有要事,不能分身前去。 且喜莽蒼妖孽已誅,凝碧仙府之圍已解,眾弟子先後齊赴開府盛典,暫時俱在閒中。 靜中默算你二人將赴秦氏姊妹之難,此去不但無功,反有妨害。 霞兒現正勢孤,正好趁此數日空閒,趕往雁蕩山峰頂雁湖上面,相助霞兒一臂之力,同建此不世奇功,實力一舉兩得。 並請我今日在此相候。 等你二人助霞兒成功回來時,秦氏姊妹之難已解,豈不是好?" 英瓊、若蘭聞言,因以前聽輕雲、文琪等說過,當在紫玲谷約秦氏姊妹同往青螺時,靈雲的妹子齊霞兒正在黃山向餐霞大師借神針去除惡鯀。 後來知道師父優曇大師正在紫玲谷,才改請她師父同去。 那妖鯀深藏紅壑絶底,潛修數千年,蹤跡隱秘,自來無人知曉。 霞兒因斬雁湖惡蛟,無意中發現蛟雖斬去,還有異兆,又從湖畔神碑得知就裡。 不敢輕舉妄動,才請了師父同去。 此乃一件莫大外功。 霞兒自幼便被優曇大師度去,早參上乘妙諦,並未轉動歷生,看去雖似年輕女孩,已有多年道行,此次功成,便可圓滿正果。 若非要助父母參與三次峨眉劫數,功成即可飛昇。 第16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蜀山劍俠 卷二上》
第16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