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回山,必代你二人力求,如有仙緣,早晚俱是一樣,莫如你二人還去尋你們的法寶,就便尋取袁星失落的劍鞘,以免落入外人之手。 「說時,金蟬早將所得之物交還二矮。 二矮聞言,正合心意,一面謝了金蟬,答道:」既承周仙姑體諒微衷,還望主人開恩成全。 萬一袁道友難於回生,我二人情願深入北海,盜取返魂香,救它活轉,以報收容之恩。 "英瓊點了點頭。 二矮剛走,英瓊猛想起神鵰為何不見?正問眾人可曾看見,忽見神鵰健羽摩雲,從西南方面盤空而來,轉眼到眾人頭上,鋼爪松處,擲下一封柬帖。 更不停留,旋轉雙翼,竟往妖洞陷落之處飛去。 英瓊打開柬帖一看,乃是青囊仙子華瑤崧交神鵰帶回來的,大意說:眾人去得稍早了一步,妖屍未劫未終,僅僅兵解而去。 所煉妖屍、邪寶,俱已失去,解卻異日凶焰不少。 笑和尚所得乾天火靈珠同這塊溫玉,俱是純陽至寶,未有師承,不可妄用。 袁星乃被妖屍邪氣所中,昏迷不醒,只須迴轉仙山,用九天元陽尺驅走邪氣,再用靈丹調治,即可回生。 袁星劍匣與米、劉二矮失去的寶物,俱被埋藏地底,業已告知神鵰,自會取去。 還有妖屍遺下的數十面聚獸妖幡,也在地下埋藏。 妖屍元神雖然遁走,對他心血祭煉而成之物必然不捨,一將元神凝煉成形,或借軀還形,定要回來收取。 那幡已與妖屍心靈相通,無論藏在何方,都能跟蹤尋覓。 尤其那幡上許多無辜猩、熊生魂,永受妖屍禁制,也覺可憐。 青囊仙子意欲自己帶去,尋一位道行高深的同輩,設下法壇,將幡上邪法破去,解了猩、熊生魂覊縛,以便轉輪化生。 等神鵰將妖幡搜出以後,可做一堆放好,自會來拿;並命眾人不可私自攜走,無益有損。 莊易可隨笑和尚、金蟬同往百蠻山先立外功,自有複音良機。 餘人迴轉峨眉,雙劍合壁,解困退敵之期已至。 不久便是妙一真人夫婦回山,開闢峨眉五府,眾弟子分寶修真,出世濟人之時等語。 眾人讀罷,少不得望空拜謝一陣。 尤其是啞少年莊易,受恩深重,臨別竟未得向青囊仙子當面叩辭,異日有無見面之期,柬上未曾提起,心中更為難過。 金蟬道:「笑師兄,我們此去百蠻山,又得一個好幫手了。 」莊易聞言,連忙搖手遜謝不迭。 再說神鵰一經飛落靈玉崖妖屍地穴之上,鋼爪起處,沙石翻飛,頃刻之間,便掘深下去有三數十丈。 米、劉二矮又幫着用徹地玄功,一同尋找。 不多一會,將七十餘面妖幡、兩個劍匣,連米、劉二人失去的寶物,全都搜掘出來。 二矮當中,以劉遇安存心最貪。 他知妖屍主幡共是大小九面,還有兩面最小的才只七寸多長短,更見妖屍行法時持在手內,估量是個厲害法寶,恰巧尋時首先被他自己發現,便悄悄取來藏在寶囊以內。 神鵰何等靈異,況且來時青囊仙子說過數目多少,那妖幡不運用時雖然看似黃色粗麻織成,上面僅只畫些赤身男女魔鬼與奇怪符篆,並無異處,但是上面妖氣怎能瞞得過神鵰,事完以後,還不住在他頭上盤桓飛鳴。 偏偏眾人也飛身過來,劉遇安不由又悔又驚。 先已藏過,再當着眾人取出,深覺不便;不取出交還,又恐神鵰不允。 只得悄悄低聲默祝:「雕仙成全,容我這一回。 」神鵰意似不允,眼看越盤越低,眾人也身臨切近。 劉遇安正在為難,忽聽一陣破空聲音,一道黃光自東方飛來,落地現出一個黃冠草履、身容威猛的長髯道者,直奔那一堆妖幡,伸手便要拾取。 事出不意,柬帖又有「自己來拿」 之言,多半疑是青囊仙子遣來,方打算上前問訊。 只莊易看出來人是異教之士,打算上前攔阻。 忽然一道光華一閃,比電還疾,光華斂處,現出一個年老道姑,認出來人正是青囊仙子華瑤崧,業已搶在道人前面,將幡取在手中,對那道人道:「吳道友,飛昇在即,還要此物何用?讓貧道拿去,解卻這些沉淪的冤魂吧。 」那道人原是個異派中的能手,路經此地,看出便宜,打算飛身下來,搶了妖幡便走。 沒料到青囊仙子早已隱身在此,沒有得手,反閙了個無趣,不由厲聲喝道:「老虔婆,自從那年青城一遇之後,多少道友尋你報仇,俱不知你下落,以為你死多年,不料你卻在此興妖作怪,移形換岳,倒轉靈玉崖,壞了靈山仙景,定是你這老虔婆和你手下這一干無知的小輩所為的了。 你不露面,還可饒你,你既敢現身出來,如不將靈玉崖那塊溫玉獻出,我定和你清算青城舊帳,叫你這老虔婆難逃公道!」青囊仙子聞言,一絲也不冒火,含笑說道:"我們一別多年,沒料道友還是這般氣盛。 奪去道友金鞭崖,乃是當年道友誤聽惡徒蠱惑,擅起兵戎,以致為矮叟朱道友趕走。 貧道當時因為貴門徒雖然多行不義,道友本身尚少慚德,曾為道友再三緩頰,才得免遭飛劍殞身之難。 怎麼不去尋朱道友報仇,倒怪起貧道來了?至于倒轉地肺,破壞靈玉崖仙景,乃是妖屍谷辰所為。 貧道只為峨眉門人斬了妖屍,取去溫玉,所遺妖幡附着千百野獸生魂,意欲解除異類冤孽,向峨眉諸道友要了,還未取走,便遇道友駕臨,不得不現身出來相見。 聞得道友功行不久圓滿,理應名山靜養,以等仙緣,何苦出山多事?難道忘了極樂真人前時預言麼?" 第8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蜀山劍俠 卷二上》
第8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