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玄極俱都一一答應下來。 回去同鐵蓑道人商量,打算四月上旬就動身,先到漢陽探望湘英,帶到衡玉口信。 然後由陸路走蔓州劍閣入川,到川邊青螺山去赴八魔之約。 大家商量了一次,因為有魏青同行,好在無事,為期尚早,索性提前動身,沿途還可觀賞風景。 到了四月初一,鐵蓑道人便同了心源、玄極、魏青,四人由長沙起程。 走不多日,到了漢陽,好容易尋到了白龍庵,玉清大師業已他往。 會見元元大師的徒弟紅娘子余瑩姑,問起湘英蹤跡,才知玉清大師到的那一天,素因大師剛巧在頭晚上出門訪友,不在庵中。 玉清大師原想留湘英在庵中等素因大師回來,湘英一定磨着要隨玉清大師同行,玉清大師無法,只好又將她帶到成都去了。 四人聞言,只得告辭出來。 心源猛想起聽玉清大師談過,陶鈞現在四川青城山學劍,何不去探看陶鈞,就便拜見他師父矮叟朱梅?此老雖是得道多年的前輩劍仙,為人熱心,喜抱不平,比年青人還要來得起勁,倘能得他相助到青螺山去,豈非大妙? 四人商議定後,先請黃玄極帶了魏青先行。 心源同了鐵蓑道人先到宜昌三游洞,去向師父俠僧軼凡請罪,相機請他下山相助。 然後駕劍光趕上黃、魏二人,沿水道而行,到青城山去。 把預定繞道陝西邊界,經由劍閣棧道走的主意打消了。 四人分手後,心源、鐵蓑道人劍光迅速,不一日到了三游洞,由鐵蓑道人進去代他緩頰,心源跪在洞外請罪。 待了一會,鐵蓑道人出來說,不但俠僧軼凡不在洞內,連許鉞也未在此。 洞中只住一個聾啞年邁的和尚,問他什麼,也答不上來。 心源聞言,便隨了鐵蓑道人二番進去,遍尋俠僧軼凡與許鉞有無遺留什麼字跡。 那聾啞和尚見二人尋找,想是知道用意,徑從一個破蒲團內取出一張紙團遞與心源。 心源一看,正是許鉞所留。 原來許鉞承矮叟朱梅指引,離了戴家場,回家安排了一些家務,便去投師。 好在三游洞在宜昌上游,是個有名勝地,常有人去遊玩登臨,極容易尋找。 也是許鉞機緣湊巧,到三游洞時,正趕個正着。 原來俠僧軼凡因三游洞風景雖好,仍不能與世隔絶。 他先在後洞參修,本與前洞隔絶,不知怎的,把行跡露在一個有心人眼裡,傳揚出去,說三游洞還有人未去過的後洞,裡面住着一位高僧,如何神妙等語。 一般人多喜事,從去冬起,不時有些俗人來向他請教佛理。 俠僧軼凡不耐煩擾,正要離開,許鉞恰巧趕到。 俠僧軼凡見許鉞根骨尚厚,又是老友朱梅介紹,當時答應下來。 許鉞拜師不久,俠僧軼凡就帶了許鉞到川邊鄧崍山去訪友。 因為後洞石壁內藏有許多的經卷,暫時不便帶走,才去尋了那聾啞和尚來替他看守。 許鉞在戴家場就聽心源說過同八魔結仇及以前得罪師父之事,怕師父性情特別,又是入門不久,不敢替師兄講情。 恐心源走來不知他師徒二人蹤跡,在走前寫下這一張字條,托聾啞僧代為轉交。 那聾啞僧因為犯了他師父雪山了了和尚的戒規,罰他遭三十年聾啞之孽。 許鉞把托他的事寫在一張紙上,他雖然又聾又啞,本領同靈性依然存在,不過韜光晦靈,靜待孽滿罷了。 他受了許鉞之托,見心源來到,便將許鉞字條交付。 他的來歷,三次峨眉鬥劍時自有交代。 鐵蓑道人見了紙條,他本覺這聾啞僧不是常人,又見俠僧軼凡托他看守經卷,知道那些經卷俱是西土真經,佛門異寶,俠僧軼凡竟能托他代管,更知有大來歷。 不過看他神態,又不似裝作痴聾,揣不出什麼用意。 先後朝他禮詢數次,聾啞僧好似被逼無奈,取了一支禿筆,在紙上寫了「孽重心感,行再相見」八個字,寫罷,徑往蒲團上入定去了。 鐵蓑道人知他不願人留此,有心試他一試,故意裝作偷尋藏經,往他身後石壁走去。 還未伸手,聾啞僧已經覺察,只見他舉手往頭頂上一拍,立刻便是滿洞金光。 鐵蓑道人知道不妙,不及招呼,一把拉住心源,身劍合一,破空便起。 回望後面金光紅雲之中,一個三尺多高的赤身小和尚追來。 鐵蓑道人並非真心盜經,原是試探他的本領,未便迎敵傷了和氣,只得緊催劍光逃走。 出去有十里左右,後面不來追趕,才把劍光落下。 對心源道:"想不到他如此厲害!我因疑他裝聾作啞,故意試他一試,不想他竟誤會成真。 我還可以抵擋,走得慢一點,豈不連累了你,看他來歷,好似雪山了了和尚所傳佛門心劍的嫡派呢。 如今令師已到了鄧崍,那裡離青螺山甚近,說不定還許為你而去呢。 「心源道:」但願如此才好。 弟子現在別無他念,只望能將八魔除去,恩師恕過前愆,仍得重歸門下,從此祝發出家,永安禪悅,于願足矣。 "鐵蓑道人含笑不答。 當下同駕劍光,追上黃、魏二人,一同往四川進發。 魏青腳程本快,不多幾日,四人到了成都。 先將城外四座有名的祠堂廟宇看了一看,又到闢邪村去拜見玉清大師,見着張琪兄妹,方知玉清大師已帶湘英去尋素因大師去了。 輕雲、文琪因久不見師父餐霞大師,心中想念,趁着暫時清閒,也回黃山去了。 四人談了一會,告辭出來。 第9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蜀山劍俠 卷一下》
第9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