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王粲被逼避處荊州,以《登樓賦》寄託鄉關之思和亂離之感。 文天祥連以這兩個典故自況,寓意很深。 借曹操英勇豪邁的氣概,王粲雄圖難展的苦悶,作者聯而用之,自嘆「萬事空中雪」,表示事業、壯心都已失敗,抒發了自己為輓救國族而歷盡艱辛無限感慨。 「江流如此」,喻指抗敵復國事業像奔騰不息的江河流水,事業必有後人完成。 「方來還有英傑」,也是對鄧光薦原作中「銅雀春情,金人秋淚,此恨憑誰雪?堂堂劍氣,鬥牛空認奇傑」諸句的極為有力的回答。 「堪笑一葉飄零」,寫文天祥獨力支撐,扶大廈于將傾之際。 宋德祐二年(1276),文天祥出使元營,因痛斥敵帥伯顏,被拘押至鎮江,伺機脫逃,在淮水之間和敵騎數次相遇,歷盡艱難才得南歸。 這次,又抵金陵一帶,故稱「重來淮水」。 全詞的中心在於「鏡裡朱顏都變盡,只有丹心難滅。 」是光照千古的名句。 文天祥到燕京後,元朝廷百般勸降,文天祥堅執不從,敵方「相顧動色,稱為丈夫」。 最後幾句再次表白,即使以身殉國,他的魂魄也會變成杜鵑飛回南方,為故國的滅亡而哀啼泣血。 作者寫的《金陵驛》詩中,「從今別卻江南日,化作啼鵑帶血歸。 」他表示以身殉國,為國而亡身,雖死而無憾! 文天祥的詞是宋詞的最後的光輝。 在詞壇充滿哀嘆和悲觀氣氛的時候,他的詞宛如沉沉夜幕中的一道閃電和一聲驚雷,讓人們在絶望中看到一絲希望之光。 全詞歡暢淋漓,不假修飾,無齊蓬之痕,絶無病呻吟之態,直抒胸臆,蒼涼悲壯,可謂當時詞壇中一顆耀眼的星辰。 鄧剡詞作鑒賞 生平簡介 鄧剡(1232-1303)又名光薦,字中甫,又號中齋,廬陵(今江西吉安)人。 景定三年(1262)進士,為文天祥門友。 剡以詩名世,江萬裡屢薦不就,後隨天祥贊募勤王。 宋末,元兵至,攜家入閩。 端宗即位,廣東制置使趙潽晉闢為斡辦官,薦除宣教郎、宗正寺簿。 祥興元年(1278)六月,從駕至矽山,除秘書丞,兼權禮部侍郎,遷直學士。 宋亡,投海者再,元兵打撈之,不得死。 元將張弘范禮致之,與文天祥同押北上,舟中唱和。 有詩集名《東海集》,天祥為序。 至建康以病留,天祥賦詩別之。 久之,得放歸。 張弘范卒後,其子張珪襲父職,于至元十九年(1282)迎鄧剡師事之二十三年(1286),程鉅夫以侍御史行台至金陵,鄧剡有《燭影搖紅》詞賀其得子。 卒於大德七年。 《南宋書》、《宋史翼》有傳。 《中齋集》。 趙萬裡《校輯宋金元人詞》有《中齋詞》一卷。 ●浪淘沙 鄧剡 疏雨洗天清。 枕簟涼生。 井桐一葉做秋聲。 誰念客身輕似葉,千里飄零? 夢斷古台城。 月淡潮平。 便須攜酒訪新亭。 不見當時王謝宅,煙草青青。 鄧剡詞作鑒賞 鄧剡被俘虜,和文天祥一同被押解北上。 在途經建康,鄧剡作了此詞。 這首詞寓含有懷古感今的濃濃深情,語言極為明快,堪稱鄧剡現存的詞中的一篇佳作。 「疏雨洗天清。 枕簟涼生。 井桐一葉做秋聲」。 暑退寒來之節氣替代,說出盛極而衰的人生哲理。 古話說得好:「一葉落而知天下秋」;宋室覆亡,故國不在,如瑟瑟寒秋,令人心灰神懶。 「疏雨洗天清」,然而天清世不清,能奈其何。 室內枕席生涼,是實寫秋天到來天氣生涼,氣候更替,室外井桐落葉,既是報秋,又勾起詞人對自己身世的感嘆。 此詞一開篇,便給全詞的氣氛作了烘托,深含懷古的幽幽情感。 「誰念客身輕似葉,千里飄零」?跟《唐多令》詞裡寫的「堪恨西風吹世換,更吹我,落天涯」意緒相通。 葉隨風飄,說明個人命運的不可把握,也表明作者對邦國淪亡悲哀之情。 「千里」是概括在廣東被俘到建康的旅程。 李後主亡國後所作《浪淘沙》的「夢裡不知身是客」,和本詞中所講的「客身」皆指亡國之虜淪落于異域的生活。 「夢斷古台城。 月淡潮平。 」東晉台城在今南京玄武湖畔。 無限哀思難以排解。 鄧剡把它帶到夢鄉,醒來卻發覺古台城上夢淒涼。 詞中借己情感之轉折,演繹出作詞的生活。 詞人的心境本來就很哀傷,但醒來見月色暗淡,海潮泛起,禁不住自己也心潮澎湃,心裡更加淒愴。 夢醒之後,到哪裡去呢,只能去「便須攜酒訪新亭」。 據《世說新語。 言語篇》西晉滅亡後南渡士人「每至美日,輒相邀新亭(在今南京市南),藉卉飲宴。 周侯(豈頁)中坐而嘆曰:」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皆相視流淚。 唯王丞相(導)愀然變色曰:「當共戮力王室,克複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王導在當年的新亭會上,還主張」戮力王室,克服神州「。 但自己和文天祥都做了俘虜,宋王朝已徹底亡矣。 它跟李白《登金陵鳳凰台》詩」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所表達的意思相符。 李白慨嘆歷史之已成陳跡,而鄧剡卻多了一層亡國的實感。 從情感之深切,鄧剡實多一層。 作為結句,它能融情入景,從而引讀者于審美活動中直接領悟人生哲理。 酹江月 驛中言別 鄧剡 水天空闊,恨東風不惜世間英物。 蜀鳥吳花殘照裡,忍見荒城頽壁。 銅雀春情,金人秋淚,此恨憑誰雪? 堂堂劍氣,鬥牛空認奇傑。 那信江海餘生,南行萬裡,屬扁舟齊發。 正為鷗盟留醉眼,細看濤生雲滅。 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衝冠發。 伴人無寐,秦淮應是孤月。 鄧剡詞作鑒賞 第48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詞鑑賞》
第487頁